楊金霞
摘 要: 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向短短的45分鐘要效率,是每個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本文就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生成進行有益探索。
關鍵詞: 高效課堂 初中化學教學 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要求時短高效,但不等于不要教學質量,素質教育也不等于不要學生的認知基礎。那么,怎樣才能實現(xiàn)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高效呢?我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談個人體會。
一、走近學生——生成高效課堂的前提
1.讓學生喜歡化學教師。教師與所教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連帶關系。如果學生喜歡上某位教師,那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就會明顯提高。如果學生不喜歡某位教師,那么,學生就會不配合,教學效果就自然低下。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良好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僅體現(xiàn)在知識的淵博方面,還體現(xiàn)在個人的涵養(yǎng)上。
2.讓學生喜歡化學課?;瘜W是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有其獨特魅力。學生剛學化學時,常常被化學實驗的現(xiàn)象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實驗讓學生喜歡化學,比如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點火等。其次,要注意將化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
二、注重方法——生成高效課堂的根本
1.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當前的教材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發(fā)展,打破傳統(tǒng)的知識結構體現(xiàn),很多以談話的方式出現(xiàn),因為對每個話題的探索,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這樣的優(yōu)點便于拓展學生思維,但對學生的思考化學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有序思維能力進行必要的培養(yǎng)。
2.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新課程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大力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在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突破口,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有教育家曾經(jīng)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假如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彼傅姆此季褪墙虒W后記。教師都會對教材處理和教學過程設計等花費大量的心血。在課堂教學之后,如果發(fā)現(xiàn)確實有獨具匠心之處則應該歸納和總結;另外,再具體的教案也不可能預見師生思維發(fā)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況,課堂上隨著教學內(nèi)容的展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或者一些偶發(fā)事件的產(chǎn)生,教師總會忽然產(chǎn)生一些靈感,這些閃光點往往“突如其來,忽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時利用教學后記去捕捉,稍縱即逝,會再也想不起來,造成很大的遺憾。
3.整體設計,統(tǒng)籌兼顧。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學生永遠是一個有待完美的人格體,在實踐中教會他們學會學習永遠比掌握知識有效。科學地指導學生讀書、識圖、觀察和實驗;識記化學知識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
初中化學教材內(nèi)容文字精練,語句準確,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內(nèi)容豐富,圖文并茂,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培養(yǎng)學生閱讀化學課本的良好習慣,既豐富了學生的化學知識,又開闊了學生視野。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預讀、課中精讀、重點閱讀、插圖閱讀等幾個階段來要求和指導學生閱讀化學課本,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教師也可鼓勵和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化學課程輔導之類的參考書或課外讀物,使他們的興趣更廣泛,視野更開闊。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根據(jù)初中化學的教學目標,研究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和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記筆記的習慣,對于新課,主要記下老師的講課提綱、要點及老師深入淺出、富有啟發(fā)性的分析;對于復習課,主要記下老師引導提煉的知識主線;對于習題講評課,主要記下老師指出的自己的錯誤,或對自己有啟迪的內(nèi)容。此外,對于課堂所學知識有疑問或有獨到見解的要做上標記,便于課后繼續(xù)研究學習。
初中化學計算題難度較大,必須教會學生在練習中理解概念,會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采用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方式計算,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練習要有數(shù)量保證,但并非要跳進題海之中。教學實踐中,學生在練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有的審題能力差,遇到復雜的題,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對基礎知識和技能尚未掌握和理解就著手解題,導致計算錯誤;還有的解題思路不清,缺乏邏輯性,書寫格式不規(guī)范,運算過程中寫錯單位,或者漏寫單位。為了充分發(fā)揮練習的作用,提高化學計算的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在深入鉆研教材和課程的基礎上,正確理解計算的目的與要求,掌握計算類型,加強對學生練習步驟和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解題的能力。
總之,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是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學習不再是只為了分數(shù)、升學,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科學的價值觀及科學態(tài)度的形成,在于科學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在于創(chuàng)新潛能的開發(f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為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關注社會中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