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從紅
【摘要】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引入主位推進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英語段落寫作的布局謀篇能力,寫出語意連貫、過渡自然的文章。也為大學英語寫作實踐提供了新的視角,將語言的外在形式與內在意義結合,更易于掌握和分析語篇結構,有效指導學生英語寫作。
【關鍵詞】主位推進 英語寫作 運用
一、引言
寫作是學生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是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標尺,也是學生在綜合吸收所學語言知識基礎上的再加工、創(chuàng)造、產(chǎn)出的重要過程。然而,大多數(shù)學生受漢語思維影響且沒有專門的寫作課來進行寫作訓練,導致寫作能力較弱,寫作句型單一,缺乏變化,文章結構不清,條理不明,句子和段落間缺乏銜接,連貫性差等問題。本文從主位結構理論出發(fā)來探討主位推進模式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以彌補學生在寫作方面的不足。
二、主位推進理論
布拉格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Mathesius 最先提出了主位(Theme/T)和述位(Rheme/ R)這兩個概念。朱永生(1995)提出:主位指位于句首的成分,它在交際過程中有著引出話題的作用。跟在主位后面的其他部分則,稱為述位。因此,主位是話語的出發(fā)點,用來說明要談論的主題,而述位是圍繞主題開展的,是對主位的進一步敘述或描寫。
語言學家 Danes 首先提出主位推進模式。他認為,語篇中各句的主位和述位將新信息不斷向前擴展和推進,語篇才得以展開,語篇中的銜接、連貫才得以完成(Dane,1970)。其他國內外許多語言學家也對主位推進模式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并總結出主位推進的基本模式。其實,主位理論的核心內容便是主位推進模式,連貫的語篇就是靠主位推進模式來實現(xiàn)的。根據(jù)主位-述位的選擇和變化可將主位推進模式分為:平行型、延續(xù)型、派生型三種。
1.主位平行型可分為主位同一型和述位同一型兩種,是指每個句子都使用相同的一個主位或相同的一個述位,其結構為T1=T2=T3=Tn或R1=R2=R3=Rn。
2.主位延續(xù)型是指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為后一句的主位成分,第二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又成為下一句的主位成分,依次類推。
3.主位派生型是指前一句的總主位或總述位總能派生出幾個次主位。
這三種主位推進模式是語篇中最常用的基本結構類型。實際語言運用中,可以采取單一的推進模式表達完整的意思,但略顯單調。通常情況下,語篇往往需要兩種或三種推進模式交替使用來連貫地表達思想內容。
三、主位推進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主位推進以語篇為傳遞信息的單位,掌握了語篇中句子與句子之間的主位和述位的銜接、過渡的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在進行寫作訓練時考慮如何組織語篇的內容及銜接,使其語意連貫,過渡自然。因此,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引入主位推進模式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主位理論及主位推進模式。課堂上,教師可運用該理論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布局謀篇的規(guī)律,把握其目的、序列及思路流程,借助主位結構框架快速、準確地識別篇章信息結構,發(fā)展語篇主題,從而把握段落、語篇及情境完美的結合,以最貼近作者思維的方式對不同類型語篇的構成規(guī)律進行解讀。
2.循序漸進將主位推進模式逐步融入寫作教學中。首先,句子內部主位選擇練習;引導學生在表達同一意義時嘗試采取不同的主位述位結構,統(tǒng)籌安排已知未知信息,使得句子有不同的基點。
如:A.My brother broke my glasses.
B.It was my brother who broke my glasses.
加強這一方面的練習,使得學生能自如地在句子內部選擇適合自己表達需要的主述位結構,深刻體會不同的主述位結構所帶來的意義表達的不同。
然后,熟悉并仿寫小的語段,采用各種主位推進模式,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掌握,并試圖找出各種模式與各種文體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從句子到篇章意識到主位和述位的自然交替推動了語篇邏輯思維的發(fā)展,研究句子內部的主述位劃分及信息結構將有助于按英語思維展開句子,運用銜接手段達到句子之間、段落之間及文章前后的連貫,使我們的寫作有切實可行的思路可循。嚴密的主位推進能使整個文章像用一根無形的線用不同的方式串連起來,統(tǒng)一連貫、過渡自然。在實際寫作中,引導學生憑借各種詞匯和句法手段,保證主位推進的發(fā)展。有了初步的語法知識基礎,再借助于語用學與語義學方面的認識,在所要創(chuàng)作的篇章中建立起信息結構的框架,展開主位推進程序。
四、結語
主位推進模式有助于段落寫作的布局謀篇,使其思想連貫,過渡自然。英語教師把主位和述位概念及主位推進模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組織語言,寫出條理清晰、意義連貫的文章。
參考文獻:
[1]Danes, F.(ed.)Papers o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M].The Hague: Mouton,1974.
[2]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胡壯麟.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4]朱永生.主位推進模式與語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