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摘 要:簡·愛的愛情有著浪漫氣息,是超越了現(xiàn)實的“灰姑娘”式的愛情,簡·愛所期望的自始至終是平等的愛情——物質上的獨立地位,精神上的真摯感情。桑菲爾德莊園被燒,簡·愛意外繼承了大筆遺產(chǎn),獲得了與羅切斯特物質上的平等;羅切斯特的妻子被燒死,羅切斯特回歸單身,簡·愛收獲了一份真摯毫無負擔的感情,也終于得到了她夢寐以求的門當戶對的婚姻。
關鍵詞:《簡·愛》;門當戶對;獨立;平等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10-0176-03
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但夏洛蒂卻不是僅僅只為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作為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著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著一個嶄新的開始,在《簡·愛》里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逗啞邸肥且徊繋в凶詡黧w性質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有著濃郁浪漫主義色彩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夏洛蒂·勃朗特創(chuàng)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簡·愛作為愛情小說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現(xiàn)在這部19世紀的文學作品中的。以往愛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麗溫柔、高貴賢淑的女子形象。而簡·愛,她“貧窮,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擁有的一顆智慧、堅強、勇敢的心靈,使那些外在的美在這內(nèi)在美面前黯然失色。女主人公的人生追求有兩個主旋律:勇于反抗、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對于更高精神世界里自由幸福的渴望。本文主要是針對其第二個主旋律進行粗淺的探討。簡·愛是追求真正愛情的女性形象,鄙視用金錢交換愛情,她渴望得到尊重和完美的愛情,這種愛情要建構在一切平等之上,愛情平等,物質也要平等。這種要求體現(xiàn)在作者對其家庭背景、成長環(huán)境及其個性形成的描寫上,特別是體現(xiàn)在其為爭取女性經(jīng)濟獨立和愛情平等權利斗爭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從中清晰地看出簡·愛對門當戶對的婚姻生活的向往。
簡·愛所追求的自由幸福是純粹的沒有負擔的愛情,這種愛情要尊嚴和愛并重,而她認為的尊嚴首先就得是經(jīng)濟上的平等,完全脫離社會所附加在她們身上的枷鎖,爭取經(jīng)濟上的獨立。而19世紀的英國是男權主義盛行的時代,女士只是男士的附屬品,沒有任何獨立意識可言,社會大眾只接受她們的“家庭職能”,她們只能把婚姻當職業(yè),從一個家庭跳到另一個家庭,永遠被束縛在狹窄的家庭生活之中。雖然女性主義有所萌芽,但對于女士來說,她們可以選擇的職業(yè)是少之又少。文章并沒有脫離作者自身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因為作者曾為了自辦學校,在其姨母的資助下和艾米麗一起去意大利學習法語和德語,所以她在設定簡·愛職業(yè)時,把她設成了家庭教師。簡·愛想成為一名家庭教師,就是為了自己經(jīng)濟上能獨立,不再接受別人的接濟,能昂首挺胸過自己的自由生活。她的這種經(jīng)濟獨立愿望是從小就有的。父母由于染上了傷寒,在一個月之中相繼去世,幼小的簡·愛寄養(yǎng)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在紅房子中去世后,簡·愛過了10年倍受歧視和虐待的生活。她很小就從她表哥的嘴里得知,她之所以寄居在舅媽家是因為她爸爸什么也沒有給她留下,她需要依賴別人,靠別人養(yǎng)活,她沒有資格去翻別人的書,應該去討飯。她的不幸遭遇是因為她沒有錢,所以她知道貧窮的可怕,在藥劑師勞埃德先生問她,“如果有又窮又地位低的親戚愿意收留并善待她,她愿意去嗎?”簡·愛回答“不,我不愿與窮人為伍?!币驗樵谒磥?,窮困就是墮落的別名。后來到了勞渥德慈善學校讀書后,更是克服種種困難,她在孤兒院里表現(xiàn)得非常勇敢,不卑不亢,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也沒有埋沒她那顆善良的心,她是那樣的珍惜友誼,愛護伙伴,不顧自己的危險保護她,安慰她,她的友情在那種環(huán)境下,可以說是朋友的精神支柱。簡愛的命運是靠自己的努力改變的,她沒有被困難壓倒,努力的學習,努力的做人,如果她沒有勤奮刻苦的學習知識,就不能做教師,就更不可能走出那個地獄般的孤兒院,也就沒有她今后的美好生活。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她終于升到了第一班第一名的位置,也終于被授予教師的職位,她終于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也終于擺脫了經(jīng)濟上的依靠,徹底的經(jīng)濟自由獨立了。然而她此時的經(jīng)濟水平遠遠低于上流紳士羅切斯特的家產(chǎn),所以當他們即將結婚,羅切斯特帶著簡·愛逛綢緞莊、首飾鋪的時候,作者寫了這樣一段話:“他給我買的東西越多,我的臉頰也因為惱恨和墮落感而更加燒灼得厲害了?!薄叭绻矣心敲匆稽c兒獨立財產(chǎn)的話,說實在我會心安理得的。如果我能期望有一天給羅切斯特先生帶來一筆新增的財產(chǎn),那我可以更好地忍受現(xiàn)在由他養(yǎng)起來了。這么一想,心里便感到有些寬慰?!庇纱丝梢?,簡·愛清楚的意識到兩個階級之間(上流社會和中產(chǎn)階級)的巨大鴻溝,而“她有可能會獲得的她叔叔的財產(chǎn)”這一可能性讓她有感寬慰,因為這會給她帶來經(jīng)濟上的獨立和平等。最后,簡·愛終于得到了叔叔的遺產(chǎn),她在和羅切斯特結婚后,還想著要繼續(xù)當阿黛勒的家庭教師,但是由于她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給了她的丈夫,所以簡·愛選擇了一個校規(guī)比較寬容、離家近又可以經(jīng)常探望的學校。簡·愛把阿黛勒送到學校去,這里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簡·愛得到遺產(chǎn)后,自覺與羅切斯特經(jīng)濟上平等了,所以不再徹底堅持了。自始至終簡·愛都沒有放棄對女性枷鎖的掙脫,不愿在經(jīng)濟上依附男人,不愿理所當然的被束縛于狹窄的家庭生活中。
完美純粹的愛情還需要的是感情上的真摯。簡·愛相貌平凡,沒有別人口中的外在美,她也養(yǎng)成了堅強的性格。在那個男權主義盛行的時代,對于女孩子來說,婚姻是她們生活的唯一選擇,如果沒有人想娶她們的話,那么不論是對于她的家庭還是社會來說,她們都相當于累贅。但簡·愛對于愛情和婚姻有著自己的堅持,她認為婚姻必須建立在男女雙方真誠相愛、心靈契合的基礎上。簡·愛在與羅切斯特相處時一直表現(xiàn)得很從容淡定,有自己的思想、原則,該同意時同意,該反對時反對,誠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那些無論我做什么去討他們的歡心都始終厭惡我的人,我也應該厭惡他們;對那些不公平的懲罰我的人,我就應該反抗?!彼e止大方得體,性格直率、單純、誠懇、文靜。簡·愛也能夠在精神上跟羅切斯特很好的交流,觀點上能跟他完美的契合,他看到了簡·愛身上不做作的真性情,她蔑視權貴的驕橫,嘲笑他們的愚笨,顯示出自立自強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頑強的生命力,從不向命運低頭。這些在上流社會中不存在的可貴品格無不吸引著羅切斯特,用他自己的話來描述:“對那些光靠容貌吸引我的女人,一旦我發(fā)現(xiàn)她們既沒有靈魂也沒有良心——一旦她們向我展示乏味、淺薄,也許還有愚蠢、粗俗和暴躁,我便成了真正的魔鬼。但是對眼明口快的,對心靈如火的,對既柔順而又穩(wěn)重、既馴服而又堅強,可彎而不可折的性格——我會永遠溫柔和真誠,也一直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他交流?!倍_切斯特在行為方面的從容自如,對自己外表的毫不在乎都讓簡·愛愿意去接近他,他說永遠不想把簡·愛當做下人看待,這種平等的態(tài)度正是簡·愛所強烈追求的。在桑菲爾德莊園的舞會上,面對那些上流紳士淑女的傲慢侮辱,簡·愛默默地忍受著,也默默地觀察著,她認為英格拉姆小姐不真誠,頭腦膚淺,心靈天生貧瘠又沒有自己的主見,所以根本不值得她妒忌,由此可見簡·愛是自負的,但同時她又是自卑的,上層舞會把她排除在外,她自己在一個角落里靜靜地坐著,雖然她不愿與那些膚淺的人為伍,但卻希望羅切斯特例外,所以當羅切斯特離開客廳,拋棄舞會里那些打扮得優(yōu)雅的淑女追上她和她聊天時,她感覺到了羅切斯特對她的尊重與特殊,讓她有了一些優(yōu)越感,不再感到孤單或低人一等,這也更加深了她對羅切斯特的愛戀。簡·愛渴望平等自由的愛情,但絕不會祈求愛情,愛情是兩情相悅的,在羅切斯特沒有愛上她之前,她一直壓抑著,在她誤以為羅切斯特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結婚時,她提出要離開桑菲爾德莊園,當羅切斯特阻止她時,她質問:“對你來說,我算什么?”以及后面那一段最為經(jīng)典的算是告白的宣言:“你以為我會無足輕重的留在這里嗎?你以為我是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嗎?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緲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和你有一樣的靈魂,一樣充實的心。如果上帝賜予我一點美,許多錢,我就要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xiàn)在不是以社會生活和習俗的準則和你說話,而是我的心靈同你的心靈講話。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于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于離開你一樣??缮系蹧]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边@些無一不是她渴望平等自由愛情的吶喊。這種吶喊是對世俗偏見的斥責,無論是誰,無論貧富,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超越階級,超越身份。簡·愛認為愛情是神圣的,但卻不會為了愛情而委曲求全,她可以不顧世人的眼光,但卻不能是隱于陽光之下的愛情,她想要能盛開在陽光里的完美的愛情,否則她寧可不要。當她得知羅切斯特有妻子后,盡管羅切斯特苦苦挽留,盡管她自己也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fā)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但是從內(nèi)心講,更深一層的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雖然簡愛心痛萬分,她還是毅然決然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離開。在這樣一種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離開后,簡·愛對于羅切斯特的愛情也從未消失,即使后來一位舉止端莊的牧師想要娶她為妻,即使在當時的社會,一個無依無靠的女子能嫁給牧師也是一件很體面的婚姻,簡·愛仍然拒絕了。最后得知桑菲爾德莊園在一場大火里燒為灰燼,羅切斯特的妻子在大火中死去時,簡·愛不顧一切的嫁給了羅切斯特,即便是他成了殘疾也絲毫沒有阻礙他們的結合。她的愛情始終是純粹的,貧窮時如此,富有時也是這樣。終于再也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阻止她們在一起,她最終收獲了她夢想中的完美的愛情。
作者以濃郁抒情的筆法和深刻細膩的心理描寫,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jīng)歷,歌頌了擺脫一切舊習俗和偏見、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的深摯愛情,具有強烈的震撼心靈的藝術力量。簡·愛的愛情不容違反法律原則,同時又像火一樣的熾烈。她追求的是真正意義上完整的愛情,作者為了完成簡·愛的心愿也為了成全自己的夙愿,不惜在文章的結尾設計了瘋女人火燒桑菲爾德莊園,讓羅切斯特脫離上層貴族階級,甚至為了成全簡·愛的自卑,讓他在火災中被火燒傷,雙眼失明,那個時候簡·愛終于可以向世人宣告:我雖然身材矮小,我的家庭地位卻站的和我魁梧的丈夫一樣高。由此可以看出,其實簡·愛才是一個注重門當戶對的人啊,特別是在小說的結尾,簡·愛在表達自己和羅切斯特幸福的同時,也提到到瑪麗的丈夫——他是一個牧師,無論從造詣還是品行來看,這門親事都很般配。由此也可以看出門當戶對的婚姻是簡·愛所認可的,經(jīng)濟上不依附于男性,在心靈上匹配,精神上平等。簡·愛所展現(xiàn)的是一種全心追求付出的愛情,是平等的沒有負擔的純粹的感情,它是彌足珍貴的,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小說告訴我們,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加愛,小說的結局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雖然這樣的結局過于完美,但是作者的這種美好生活的理想——尊嚴加愛依然受到別人的尊重,畢竟在當今社會,要將“人的價值=尊嚴+愛”這道公式付之實現(xiàn)常常離不開金錢的幫助,人們都瘋狂地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逗啞邸匪宫F(xiàn)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是一種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感情,它猶如一杯冰水,凈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同時引起讀者內(nèi)心的共鳴。
參考文獻:
〔1〕吳均燮.簡·愛.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2〕趙玉萍:淺析簡·愛的愛情婚姻觀.當代小說(下半月),2009,(5).
〔3〕許藝萍.簡·愛和現(xiàn)代女性愛情觀比較.天津市經(jīng)理學院學報,2009,(4).
〔4〕王康英.論《簡·愛》中女主人公簡·愛對真愛的追求.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3).
〔5〕劉麗.追求平等、幸福、自由的女性典范—談《簡·愛》中的典型人物簡·愛.遼寧高職學報,1999,(1).
(責任編輯 孫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