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姝苗(安徽)
一個編輯打來電話,與我探討如何打造自身 “元素”。這個命題很新鮮,以至于談話長達半小時以上,其中幾乎是他說我聽,這位編輯可稱得上具備 “健談”的元素了。
元素無所不在,是區(qū)分事物特質(zhì)的標志。在古代中國,祖先認為宇宙萬物由木、火、土、金、水五大元素組成,稱為“五行”。國際上公認的中國元素,有孕育了5000年文化的文房四寶、琴棋書畫、武術兵法、戲曲 “生旦凈末丑”等國粹奇珍,具有神秘的東方韻味。提及美國人,首先想到是他們張揚的個性,自由、創(chuàng)新的精神;英國自稱為日不落帝國,其民族聰慧、精明,金融產(chǎn)業(yè)繁盛悠久;法國以優(yōu)雅和浪漫著稱,無論是餐飲、建筑,抑或香水、紅酒,都透著濃郁的浪漫氣息;德國人嚴謹、精細,由此制造出汽車的卓越代表——奔馳和寶馬,并開創(chuàng)了便捷和安全的高鐵時代,令世人矚目;日本人細致節(jié)儉、一絲不茍、注重禮節(jié),不僅表現(xiàn)在見面鞠躬上,還用無可挑剔的Sony和Panasonic抓住了全球億萬消費者的心,只不過由于 “島爭”問題,使得 “日貨”愈加不被我們國人待見。
任何事物,但凡具備了元素,就好比一個人生下來被取名了一樣,是可以區(qū)分也容易辨識的。一幅畫有筆墨元素,一首歌有音符元素,一個人有氣質(zhì)元素,一座房屋有建筑元素,一方領土有地域元素……或流行或復古,或時尚或樸素,或東方或西方,都標記著物質(zhì)本身的今天,并被漸漸延續(xù)成該物質(zhì)的明天。有些元素是與生俱來的,改變不了,也替換不掉,如同人的性格一樣,決定著它自始至終的命運。
據(jù)說經(jīng)這位編輯點撥,已有不少寫手找到屬于自己的元素,或有奇名異姓、獨到思維,或有超強閱歷、鮮明個性,或處名人故居,有高端學歷、不俗的工作、家庭背景等,都可以作為打造元素的媒介。我想借他高見看清我有哪種元素,無奈他抱歉地說,還未想到。說實話,除了在博客借韋應物的“得與幽人言”表白自己淡然、隨喜的性格,還沒想過以什么其他方式來代言自己。
接下來的話題更有意思,他列舉了一些知名作家的寫作風格,依次為他們安插了不同的標簽,鄉(xiāng)土類、情感類、懷舊類、故事類等,然后又將當下某些前沿雜志的選稿、用稿元素進行了歸類,比如,異域、名人、勵志、才智、創(chuàng)富、大愛……名目繁多,不一而足。這是好的,有些稿約竟然需要獵奇、驚悚、曖昧、靈異之類文字,為滿足刊物所需,各類文章應運而生,真可謂萬類霜天競自由。
在社會,元素是一張名片,代表學識、地位、修養(yǎng);在市場,元素是一份籌碼,承載金錢、實力、信譽;在職場,元素是一種責任,包含擔當、勤奮、敬業(yè);在家庭,元素是一個巢穴,裝滿微笑、溫暖和關愛。
人生,會有無數(shù)個時空組成不同時期、不同場合、不同物質(zhì),來激發(fā)和展現(xiàn)你的元素,不論它是怎樣的,唯有丟棄那些 “借用”,保留屬于你的本真,才最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