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平,艾 國,何定斌,鄧維經(jīng),張雪峰,游月紅,房慧琳,何顯超,麥 瑩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桂洲醫(yī)院麻醉科,廣東 佛山 528305)
全身麻醉誘導氣管插管引起的交感神經(jīng)興奮,血漿兒茶酚胺濃度迅速升高,從而使血壓(BP)、心率(HR)驟升,誘發(fā)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對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危險性更大。芬太尼雖是阿片類藥物,可以較好地抑制氣管插管應激反應,但其對腦干呼吸中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反復使用會產(chǎn)生蓄積作用,可在使用后3~4 h出現(xiàn)遲發(fā)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1]。地佐辛是一種新型阿片類鎮(zhèn)痛藥,其鎮(zhèn)痛、鎮(zhèn)靜作用明顯,不良反應少[2],因此,本研究探討地佐辛在全身麻醉醉誘導氣管插管過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選擇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齡20~60歲,體重45~70 kg,ASAⅠ~Ⅱ級,心、肺、肝、腎功能基本正常,中、上腹部全身麻醉行氣管插管的手術患者,隨機分為A、B組。
1.2 方法:兩組均在入室后常規(guī)開放靜脈并監(jiān)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血壓(MAP)、脈搏氧飽和度(SPO2)、心電圖(ECG)、心率(HR)。A組(芬太尼):給予靜脈注射注射咪唑地西泮0.04 mg/kg,芬太尼4 μg/kg,得普利麻2 mg/kg,苯磺順阿曲庫胺0.15 mg/kg行麻醉誘導氣管插管;B組(地佐辛):給予靜脈注射咪唑地西泮0.04 mg/kg,地佐辛 0.2 mg/kg,得普利麻 2 mg/kg,苯磺順阿曲庫胺0.15 mg/kg行麻醉誘導氣管插管。芬太尼及地佐辛均于15 s內(nèi)注完,得普利麻、苯磺順阿曲庫胺隨后2 min內(nèi)注完,120 s后行氣管插管。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手術部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3 觀察指標:觀察麻醉誘導前、誘導后氣管插管前、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 各時點(T0、T1、T2、T3、T4)的 MAP、HR數(shù)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2.1 全部病例均為一次插管成功,一次插管成功率為100%。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s)
組別 例數(shù) 男/女 年齡(歲)體重(kg) 上腹部/中腹部A組30 15/15 45.3±9.058.5±6.5 17/1330 15/15 46.7±10.557.3±7.3 16/14 B組
表2 兩組患者插管前后各項指標(±s)
表2 兩組患者插管前后各項指標(±s)
注:組內(nèi)各指標與T1指標比較,①P<0.05
項目 組別 T0 T1 T2 T3 T4 MAP(mmHg) A組 94.5±8.1 72.1±4.9 105.1±10.3① 108.1±10.5①85.1±7.5 B組 97.1±7.2 73.5±5.6 105.3±11.2① 108.5±12.3① 86.3±5.4 HR(次/min) A組 80.5±10.0 71.4±7.2 83.2±8.5① 90.4±8.5① 84.8±10.1 B組 83.4±9.1 71.3±4.1 84.1±10.5① 90.3±9.2①84.1±7.9
2.2 A組與B組相比:兩組在氣管插管后各時間點MAP、H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組內(nèi)比較,麻醉誘導后MAP、HR均有所降低,氣管插管即及插管后1 min均較插管前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yǎng)過盛,運動量減少,心血管疾病將會越來越多,人們對手術麻醉的舒適度和安全性也增高,因此,采用全身麻醉的手術患者也增加,但全身麻醉誘導置入喉鏡及氣管插管強烈的刺激會引起交感神經(jīng)興奮,血漿兒茶酚胺濃度迅速升高,心率增快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上有采用許多不同方法以減輕上述的不良反應,如采用調(diào)節(jié)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局部麻醉藥物噴喉等方法,但其抑制應激反應效果不一。目前臨床普遍采用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誘導,其確切性已得到臨床認證。但芬太尼對腦干呼吸中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反復使用會產(chǎn)生蓄積作用,可在使用后3~4 h出現(xiàn)遲發(fā)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2]。地佐辛是一種新型阿片類受體,混合激動-拮抗劑,對k受體產(chǎn)生激動作用,對u受體產(chǎn)生部分激動作用,但不會產(chǎn)生典型的u受體依賴,因此,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術中鎮(zhèn)痛及術后鎮(zhèn)痛[3-4],以及用于抑制氣管插管期間的應激反應[1]。經(jīng)過本組臨床病例的觀察,筆者認為采用地佐辛0.2 mg/kg能抑制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時誘發(fā)的心血管反應,使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術畢蘇醒快而徹底,無不適感。
綜上所述,地佐辛應用于麻醉誘導氣管插管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蘇醒更安全[5],值得應用。
[1] 任鵬程,安麗君,呂海港,等.地佐辛抑制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期間應激反應的效果[J].江蘇醫(yī)藥,2011,37(11):1296.
[2] 唐紅麗,莫云長,耿 武,等.地佐辛注射液對圍撥管期血流動力學及蘇醒時效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1,16(8):908.
[3] 張 健,成 勤,范 龍.地佐辛聯(lián)合丙泊酚在無痛腸鏡檢查中的臨床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1,32(36):7717.
[4] 朱海蓉,尉遲海琴.地佐辛聯(lián)合舒芬太尼用于食道癌根治術術后硬膜外鎮(zhèn)痛的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3,34(23):4705.
[5] 劉愛秀,楊曉亮.地佐辛預防小兒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的臨床觀察[J]. 吉林醫(yī)學,2013,33(2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