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樺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要重視口語交際教學,而口語交際的教學則要注意采用情境法才能取得實效。情境法運用時,要理解其理論基礎,掌握具體的應用策略,然后根據教學目標適切地進行應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2-0076-01
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需要采取情境教學策略。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引發(fā)學生的交際行為,可促進口語交際的有效進行。在創(chuàng)設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教學,不僅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初中語文情景交際教學的理論依據
1.1 情景認知理論。情境認知理論是繼行為主義"刺激反應理論"與認知心理學中"信息加工理論"之后的一個重要的學習理論。這一理論的研究是以學習本身作為出發(fā)點,批判傳統的學校教育,順應了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情境認知理論認為學習是一種社會協商,從認知到建構都處于學習所需要的社會和文化情境下,情境認知理論認為:"知識來源于真實的活動與情境。并且只有在運用中才能被理解"。知識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識通過不斷的運用而得到完善。情境認知理論認為學習的目的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思考所產生行為變化,而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事實性的知識。學習要借助于知識所具有的特定情境,并且要求學習者主動參與到這種特定的情境中。情境認知理論認為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類似于生活的真實情境,這是因為有意義學習實際上是學習者能夠進入到知識的情境中,通過知識的情境理解知識的形成,真實的情境能夠為學生的理解創(chuàng)造機會,并能迅速的對于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情境認知理論非常注重情境的作用,認為知識與情境是相互融合的。因此根據情境認知理論,語文口語交際的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的,并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生活的情境。并能夠在此情境中認識知識,理解知識的抽象意義。
1.2 建構主義教學觀。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具有情境性,在教學中強調情境作用。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與情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真實的情境背景下的學習能夠使學習者利用原有的認知結構的經驗來建構新的知識,并能夠賦予新的意義。建構主義還認為學習者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對于知識的建構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據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口語交際教學中要讓學生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并且要求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這也是要求在交際中要創(chuàng)設具體的交際情境。建構主義認為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來解決學習任務,一方面具有針對性,能使學生依據自己的經驗認識到知識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做"中學,讓學生有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應用知識。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口語交際情境教學策略的實施奠定了理論基礎。
2.初中語文情境交際教學策略
2.1 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口語交際情境??谡Z交際教學中,輕松愉悅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實現多媒體與口語交際的優(yōu)化整合。多媒體可以通過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發(fā)揮出聲色并茂的特點。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個生動、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受到感染,情動而辭發(fā),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會大膽動情的進行交際訓練。如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第六單元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要求學生介紹《三峽》并采訪別人,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展現出不同季節(jié)的三峽風光圖,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展開討論,學生在介紹時就會根據展現的圖片加上對課文的理解,展開激烈的討論。從而實現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又如進行《珍惜人類生活的家園》這個話題時,通過多媒體可以首先展示出"湛藍的天空,茂密的森林,洶涌的大海,"然后展現出"污濁的天空,光禿的山脈,烏黑的河水,肆虐的洪水"由此引出口語交際的話題"保護環(huán)境"。學生在感受到這種對比之后,就能夠認識到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也能夠聯系到現實。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就會有話可說。
口語交際中輕松愉悅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依據于具體的教學實踐,如學生一般會對生動形象的文章感興趣,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充當不同的角色,讓學生置身其中,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學習感到有興趣。比如最簡單的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挑選角色,進行朗誦,并要求學生互相評論。
2.2 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表述能力??谡Z的交際教學指的是利用增強學生們的應變能力、傾聽能力及語言表述能力,使同學們具備良好的素養(yǎng),同他們進行流暢的交流,進而為現實生活提供服務。從中可以看出,老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時,應緊密聯系生活,從而確保學生可以在形象、生動、逼真的氛圍中自行進行交流,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口語交際來講,設定的教學情境應使學生有一種相識的認識,符合真實的生活,這樣,學生在仿真的情境中開展交際活動,就好像在真實生活中進行交流一樣,有助于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與興趣,也容易在交流過程中與他人產生共鳴,進而更加深入的掌握相應理論知識。對于生活氛圍內的口語交際教學來講,口語交際的內容是生活,相反,生活也是口語交際的工具,教師應緊抓一切同生活相關聯的機會進行交際練習,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應用分析實例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也就是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同日常生活相關聯的真實事例。其實,實例本身就是一種形象、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老師可以組織學生模仿一些優(yōu)秀的實例,并針對其內容進行討論,通過學習這些真實事例,有利于學生自行發(fā)覺交流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此外,老師在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期間,還可以應用描述場景的方法。對于學生來講,直觀的思維對他們有更強烈的影響,當學生們受到外部氛圍、環(huán)境的感染后,自身就會產生特定的情感與思想,形成交流的欲望。描述場景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或網絡教學的方法開展,應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幽默的動畫、鮮艷的圖片等,重現真實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在其中自由的交流。另外,教師在創(chuàng)建生活氛圍期間也可以應用活動的方法,通過有意義的活動達成提高學生口語表述能力的目的,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們對口語交際的熱情,增強知識水平,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們的表述才能,培養(yǎng)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課程中,有一單元的內容為"模擬招聘小記者"的情境,那么,老師就可以帶動學生依據自身愛好扮演"應聘人員"與"考官"的角色,進行面試的對話交流。通過上述這些形式鍛煉學生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么的興趣,使學生自主參與活動,同時有利于增強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表述能力及總結能力,一舉多得。endprint
讀與寫·下旬刊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