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永久
為了切實推行二級管理,高職院校應簡政放權,不直接干涉二級學院的日常運行, 而是以目標管理的形式,確定二級學院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方面具體的、可測的目標,達到提高管理效能的目的。 其中,教學工作是高職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學工作目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響整個學校二級管理的成敗,必須給與高度重視。
根據教育部《高等職業(yè)學校、高等??茖W校和成人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要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基本內容一般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與教學評估、師資隊伍管理、教學基本建設管理、教學管理與教學理論研究等六部分。 因此,教學工作目標管理也應設定六個方面的管理目標, 細分為教學計劃目標管理、教學運行目標管理等。
學校一級承擔的工作主要包括:規(guī)劃建設,從總體上對專業(yè)結構、課程體系、實訓條件等進行頂層設計;制度規(guī)范,使教學管理有據可依、運行有序;指導監(jiān)督,提供專業(yè)性咨詢建議,監(jiān)督二級學院運行過程和結果。 二級學院成為辦學主體,負責二級學院內部教學的實施運行,接受學校的指導和監(jiān)督,將學校的二級管理目標轉化成二級學院辦學的自覺行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增強科研和服務能力。 在不對二級學院教學工作進行直接管理的條件下, 二級學院教學工作目標的考核就十分關鍵。
某校以教學計劃管理等六方面作為教學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的一級指標如表1 所示。
表1 教學工作目標管理考核體系一級指標
根據教育部《高等職業(yè)學校、高等專科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要點》,教學計劃管理主要包括教學計劃編制、教學計劃執(zhí)行;教學運行管理包括制訂課程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管理、實踐教學管理、日常教學管理、教學資源管理、教學檔案管理、學籍與成績管理; 教學質量管理與教學評估包括教學質量核查、督導過程管理、教學評估、教學信息采集和統(tǒng)計。 師資建設規(guī)劃、雙師隊伍培養(yǎng)、兼職教師管理、教師工作量管理、教師聘任、師德建設和績效考核納入師資隊伍管理。 專業(yè)、課程、教材、實驗實訓條件、學風和職業(yè)道德建設、 教學管理制度等屬于教學基本建設管理。 教學管理與教學理論研究管理主要指公開課講座等教研活動、技能大賽、教研課題、教改項目、教改成果管理等。
以上述六個方面的主要內容作為二級管理教學工作目標管理考核體系的二級指標。如此,Si 分值是該一級指標下所有具體統(tǒng)計指標即二級指標Mi 的總和,計算如下:Si=∑Mi+加分-減分。
這樣, 整個教學工作目標管理的評分就落腳到二級指標考核點的設計,也就是教學計劃編制、執(zhí)行等具體怎么度量。 以教學計劃管理為例,考核指標設計如表2 所示。
表2 教學計劃目標管理考核指標
考核點分為定性和定量兩個類型。 考慮到學校二級管理的目標指向、指標的可行性和可比性,依據SMART 原則, 即目標是具體的 (specific)、 可測的(measurable)、可執(zhí)行的(actionable)、可實現的(realistic)和有時限的(time-limited),設計二級指標的考核點。 在表2 中, 定量目標包括課程標準編制率≥70%、課程增減率≤10%、課程時間變動次數≤3、調停課率≤10%、教室更換次數≤10、班級合并次數≤5。 定性目標包括編制流程合理、人才培養(yǎng)方案質量較高和網上錄入質量高。 定性目標也要設定評價標準。 如編制流程合理的標準可以是:前期進行社會調研、4 月15 日前完成實踐專家訪談會、5 月10 日前完成人才培養(yǎng)方案答辯會, 實踐專家訪談會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答辯會每推遲一星期扣一分。
參照學校和二級學院協(xié)商并達成共識的考核點標準,評價各二級學院的實際情況,定性指標以文字描述,定量指標以數據表示。
簽于各個二級學院建設的基礎和條件不同,在學校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中的地位也有差異, 導致了就某二級學院而言,一些指標是優(yōu)勢指標,另一些指標是弱勢指標。 為了平衡各二級學院的差異,在二級學院實際情況中需要修正目標管理中某些考核點的指標數據, 考慮整個學校的平均值和各二級學院上一個期間的數值, 如公式所示:Ni=[(Xi-x)/x+(Xi-xi)/xi]×100%。 其中,Ni 是經過修正的二級學院的數據,Xi 是二級學院當期數據,x 是學校當期平均值,xi 是二級學院上一期間值。 在得到二級學院各個考核點的數據之后,根據二級學院實際情況在全校中的定位,基于與其它二級學院的比較, 確定二級學院每個考核點的得分在哪個等分中, 并給與相應的得分。
類似的,可以確定教學運行管理、 教學質量管理與教學評估、 師資隊伍管理、 教學基本建設管理、 教學管理與教學理論研究等二級指標及其考核點。
從考核點開始,評價某二級學院的實際情況。 如二級學院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過程中, 經歷了社會調研、實踐專家訪談會、人才培養(yǎng)方案答辯會等環(huán)節(jié),時間上符合學??傮w安排,即可認為是教學計劃編制流程合理。 如果沒有經歷必要的過程,則扣減分數。
又如課程標準編制率考核點。 該考核點為數值,只要以二級學院所有課程總數作為分母, 編制了課程標準的課程總數作為分子, 即可以計算出課程標準編制率。 因為這個數值各二級學院情況不同,可能存在顯著差異。 某二級學院可能經過示范性高職院校專業(yè)建設,課程標準編制率高,但提高這個比率較難,而另一個二級學院教改相對落后,課程標準編制率很低,但從很低到較低的提高快,從而需要對考核點二級學院數據根據學校當期平均值和二級學院上一期間值進行修正。 假設A 二級學院課程標準編制率90%,去年是86%,全校平均70%,B 二級學院課程標準編制率65%,去年50%,則經過修正,A 的課程標準編制率是A3=[(90-60)/60+(90-86)/86]×100%=55%,B 的課程標準編制率是B3=[(65-70)/70+(65-50)/50]×100%=23%,這樣,修正后的數值縮小了二級學院的差距,更具科學性。
假設參照達成共識的標準和全校情況,A 二級學院的編制流程合理,得9 分;人才培養(yǎng)方案質量較高,得8 分;課程標準編制率經過修正后為55%,可得5 分,則教學計劃編制得分為22 分。 類似的,求出教學計劃執(zhí)行的分數,假設64 分。 則教學計劃管理的分數是兩者之和86 分,乘以權重10%,在二級學院目標管理中教學計劃管理得分8.6 分。
對于某個特定的高職院校來說, 考核點的選擇是不同的, 既需要考慮學校整體發(fā)展對于二級學院教學提出的目標要求, 也要考慮某個特定時期學校要在二級管理中解決的重點問題, 還要考慮二級學院既有的辦學條件和特色。 考核點中涉及具體的量化標準, 也需要根據高職院校辦學現狀和二級學院的發(fā)展水平確立,應具有科學性、挑戰(zhàn)性和指向性。各考核點的考核需要根據二級學院工作在全校這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給予相應的得分, 這需要基于院校管理的實踐經驗進行調整。
將權重視為動態(tài)值是必需的。 當學校和二級學院的實際運行情況與設計的目標偏差較大時, 權重需要調整,以體現對教學工作二級管理的引導作用。二級學院某一指標普遍較高, 反映了這一指標建設的高水平和運行秩序的常態(tài)化, 不需要學校層面作為重點考核時,權重可下調。 反之,有必要提高二級學院得分普遍較低、 對學校整體工作十分重要的的某一指標的權重,增加其在考核體系的份量,引導二級學院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做好相關工作。
一些高職院校在設計考核體系時, 列入了領導作用,這是值得商榷的。 目標管理是一種思想和組織行為,領導必須起帶頭作用,以身作則,影響教職員工培養(yǎng)目標管理意識,形成目標管理行為,并提供顧問、教練、保姆服務。 因此,對于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工作,領導作用是毋容置疑的。 但是,領導作用本身難以體現,一些高職院校將領導帶頭、二級學院工作有特色等考核點列入考核體系,顯得較空泛,難以量化評價。 領導作用的發(fā)揮可以體現在二級學院專業(yè)、課程、教材等建設的成效,從專業(yè)、課程、教材等建設的成效出發(fā)可以考核領導作用, 不需要在目標管理中單列領導作用這一指標。 只要二級學院的專業(yè)、課程、教材等建設的好,領導作用自然就體現了。
教學工作目標管理的前提是二級學院是辦學主體,相應的權利已從學校職能部門下放到二級學院。不能因為不相信二級學院的自主能力, 而部分下放某些權利,并制定苛刻的考核目標。 不下放權利而只是要求二級學院達到一定管理目標, 二級學院就會缺乏資源調配能力,辦學主動性和積極性受損。 權利的下放要求真實、徹底,除了需要學校層級統(tǒng)籌規(guī)劃之外的權利一律下放給二級學院。 改革需要一定階段的調適期,只要方向是正確的,假以時日,在科學的目標管理運行體系下, 教學工作二級管理必然會呈現良性發(fā)展趨勢。
[1]羅家國. 高校教學目標管理評估系統(tǒng)(ESTOM)建立和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06.
[2]金衛(wèi)東. 高職教學研究工作二級管理的思考[J].南通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3).
[3]徐體高,胡效亞. 二級學院教學工作目標管理及考核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