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惠
(江蘇省張家港市少年宮 江蘇 張家港 215600)
當問及一些學習薩克斯的學生“舌在薩克斯演奏中起什么作用”時,他們可能會回答“吹斷奏要用舌”。在實踐中我們努力探究多種教學方法,深刻認識到循序漸進的教學、聽唱奏動的結合、沙龍式的體驗能讓學生有效學習薩克斯,使薩克斯教學在課堂中有效服務,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幸福中成長,開創(chuàng)出一條適合自身發(fā)展特點的藝術教育之路。
因為舌的動作及力度的改變,再加之唇部肌肉控制和氣息運用的相應調(diào)整,演奏者所吹出的音頭的音質(zhì)、音量自然也有之不同,于是就產(chǎn)生了短吐、連吐、斷吐、軟吐等幾種方式。關于舌頭在演奏中的動作方法,在譜面一般有比較詳細的說明,有時在特殊情況下也可由教師、學生或演奏者本人根據(jù)需要決定舌頭怎樣動作。
1.發(fā)音。在樂曲中,每個樂句的起音、樂句劃分都用舌頭來完成。因此,舌的技巧是管樂演奏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在薩克斯曲譜中,每個連線的第一個音,以及分音、保持音、連吐音、重音、頓音、同音反復等,都是由舌頭的動作來完成的。
2.止音。薩克斯之所以能夠發(fā)出聲音,是因為在氣流的作用下,哨片和笛頭的刮面產(chǎn)生了振動。當用舌頭頂住哨片的頂端時,聲音隨之消失,這樣舌頭就起到止音的作用。有的時候演奏者舌技不好就經(jīng)常要用“換氣”的方法來解決,這樣做不僅破壞了音樂的感覺,還會出現(xiàn)節(jié)奏不穩(wěn)、接不上氣的情況。如何才能使吐音更加完美?除了口型、氣息、姿勢、保持舌頭、喉部及口腔肌肉松弛以外,更重要的取決于舌頭和哨片的位置關系。由于每個人的生理條件不同,舌頭的大小、長短、薄厚都不同,口腔肌肉松緊程度不同,所以每個人的舌頭在口腔內(nèi)的位置也會隨之不同。由于舌尖面部的位置。是大多數(shù)人都比較適合這種位置。關鍵的是要找到舌頭在演奏時最自然、最放松、最舒服的位置。吐音時不僅舌頭的位置重要,舌頭的動作也很重要。在吐音過程中,舌頭觸及哨片時的動作是向上和向前的,離開哨片時的動作就應該是向下和向后的。吐音的動作有一大忌就是舌頭直來直去。試想一下,如果舌頭平直地落在哨片上,只能落在哨片的中間部分或根部,這樣根本不能對哨片產(chǎn)生效果,發(fā)出的音只能是“粘連音”,影響音質(zhì)。吐音的效果只能是遲鈍的、呆滯的。有三種常用的方法適合訓練,就是練習吹奏“嘟”、“吐”、“特”音節(jié)。吹奏“嘟”音節(jié)。也適合用于樂譜上每個大連線的弱起第一個音及音頭。在演奏這一音節(jié)時舌頭觸及哨片的位置可稍往后一些,舌頭離開哨片的動作要緩慢,這樣會使音色更加柔和、無負重感,不會出現(xiàn)突爆聲。氣流較均勻地進入管內(nèi),能使聲音更加柔和、更富有連貫性。吹奏“吐”音節(jié)。這個音節(jié)常在有力的如重音、頓音、突強、突強突弱音或力度較強的片段中使用。因為“吐”這個音節(jié)較強,有很大的爆發(fā)力,音聽起來干脆有力。但舌尖離開哨片之后,不要過于靠近喉部,以免引起喉部堵塞,從而影響氣息暢通使音質(zhì)不清晰、不干脆,有種“大舌頭”的感覺。如果舌頭離哨片太遠會影響演奏的速度。吹奏“特”音節(jié)。這個音節(jié)適用于演奏分音、輕柔連貫的快速斷音。這個音節(jié)相對“吐”音節(jié)來說,舌尖離開哨片的爆發(fā)力要小,和“嘟”音節(jié)相比舌尖離開哨片的爆發(fā)力要稍大一點,舌頭離開哨片的速度相對緩和(同“吐”音節(jié)比較而言)。
吹奏“吐”音的另外兩種技巧:“雙吐”和“三吐”。由于雙吐和三吐這兩種技巧在薩克斯演奏中屬于比較有難度的技巧,所以一直沒有被普遍使用,在其他吹奏樂器中雙吐和三吐已被較早地使用。
1.雙吐:現(xiàn)在演奏雙吐時所用的音節(ji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單音節(jié)“吐”后面加“庫”,另一種是在單音節(jié)“特”后面加“克”。這兩種發(fā)音方法截然不同。在“吐”后面加“庫”這種音節(jié)是由舌頭觸及哨片所形成的,而在“特”后面加“克”這種音節(jié)是通過舌頭的后部撞擊上顎而發(fā)音的??梢宰鲆粋€實驗來找這個音的具體位置。當我們說“庫”和“克”的時候,感覺舌部和上顎相粘的位置,這一位置就是舌與上顎的撞擊點。這個點的位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這個點靠前或靠后,發(fā)出的音是粗糙無質(zhì)感的,這種聲音并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想吹奏好吐音是相當有難度的。如果想要第二個音節(jié)與第一個音節(jié)一樣吹奏得純熟,就需要長時間的訓練。
2.三吐:三吐是在學會了吹雙吐后又一較難的技巧,前十六分音符用“吐克吐”音節(jié);后十六分音符用“吐吐克”音節(jié);三連音的吐音音節(jié)有“吐吐克吐吐克”“吐克吐吐克吐”“吐克吐克吐克”。
以上說了薩克斯演奏的雙吐和三吐技巧,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熟練地演奏這技巧,單吐仍是主要使用的吐音技巧。一方面,單吐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另一方面,必須使用雙吐和三吐技巧的作品仍是少數(shù)。
薩克斯教學在增強學生的美感、樂感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接近音樂、理解音樂,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相信只要我們勤于動腦,肯于鉆研,探究薩克斯教學方法,一定會讓“薩克斯在課堂”奏出更美妙的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