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婧
眾所周知,生物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絕大多數理論知識都是科學工作者通過大量的實驗進行分析、總結而得出的。我們雖不能重現所有的研究過程,但利用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更好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很多教師已經付諸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撰寫了大量優(yōu)秀論文。本人在學習他人優(yōu)秀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具體情況也嘗試運用該教學模式,通過近年的探索實踐小有心得。
一、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探究性實驗教學需要學生熟悉教材內容,要求學生學習運用實驗設計的原則方法和原理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學會觀察實驗現象,分析、解釋實驗原理,得出實驗結論。由于探究性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對于所探究的問題,可以提出不同的假設,可以有不同的探究方法,這對于開拓學生視野,養(yǎng)成求異思維品質,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的潛能,發(fā)揮主動性,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二、我校實際情況分析
我校規(guī)模小,生源差,學生的智力水平一般,學習能力低,學習習慣差對教師的依賴性極大,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意識,在我校實行探究性實驗教學難度很大。
(1)學生沒有設計實驗的經驗,思維存在較大局限性,難以完成一個完整合理的實驗設計方案。
(2)由于生物并不在中考范疇,在初中處于被忽視的地位,學生基礎差、動手能力弱,對實驗儀器的認識和控制能力差,獨立完成實驗難度大。
(3)限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獨自分析實驗結果、得出正確結論比較困難,特別是對實驗中某些條件的忽視或控制不好而造成的實驗結果的偏差,難以得出合理的解釋。
(4)學習習慣不佳,主動性差。大多數學生做實驗只是為了好玩而已。
(5)探究過程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假設多種多樣,實施過程意外因素無法全部預見,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探究性實驗教學在摸索中前進
為了提高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中我嘗試采取以下方法,取得了較好效果。
首先做好探究性實驗教學準備工作。在日常教學中教授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嘗試設計;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培養(yǎng)團隊意識樹立集體榮譽感,對學生出現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舉措,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和鼓勵,使學生體會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學習的快樂,有意識培養(yǎng)各組中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使其發(fā)揮榜樣作用,以點帶面,為實驗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加強驗證性實驗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了解實驗儀器、用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學生活動時教師及時提醒學生按照實驗設計方案進行操作與觀察,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指導學生做好實驗記錄,不但要記錄符合預期的現象,還要記載與預期不符的現象,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交流能力,教給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結果的方法,引導學生利用事實進行科學的推理,進而得出相應結論,完成實驗報告。
其次,嘗試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努力提高其實效性。
(1)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取消部分難度較大、儀器設備要求較高的探究性實驗,增添一些學生便于理解、操作性強的實驗進行探究學習,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
(2)選擇典型的探究性實驗,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分析體會實驗過程形成正確的實驗設計思路和方法。
(3)做好課前預習。設計一些思考題,將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實驗記錄、實驗分析和實驗結論呈現出來,對實驗關鍵點給予提示。在實驗課前3—5天下發(fā),讓學生通過預習來解答。使學生對所用的實驗方法及實驗預期做到心中有數。
(4)教師課前盡可能做好準備工作,對實驗操作的干擾因素、學生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及其導致的現象、實驗的改進方法等要有全面的預測,為進行實驗規(guī)劃準備、教學的組織、操作的指導以及教學評價等教學過程提供第一手材料,為實驗教學掃清障礙。
(5)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核心是實驗設計,強調探究問題的環(huán)節(jié),以問題為先,以探究為主,強調探究是對所研究問題的學習,同時也是對探究過程的學習。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小組帶頭人的組織作用,并加強巡視指導,避免學生不參與或假參與的現象發(fā)生。實驗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將各組實驗方案、現象結論、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實驗存在的問題等做匯報總結,并引導學生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探討。這樣即可以鍛煉學生的表述能力,分析解釋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審慎細密的思維習慣。不可避免學生實驗方案的設計或實驗操作過程存在一些失誤,影響到了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此時只要學生已經努力參與了實驗過程教師不可再指責學生,因為他們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總之,探究性實驗教學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免其流于形式,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后我會加強學習、探索,堅持不懈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