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李鵬
摘要: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音樂教學應從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出發(f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以達到音樂教學中的情感目標,從而提升音樂教學質(zhì)量。教育大家李鎮(zhèn)西說:“如若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故筆者圍繞著“音樂課中的情感培養(yǎng)”這一論題,以小學高年級的音樂教學為例,以“從歌唱教學方面進行情感教育”、“從欣賞音樂活動方面進行情感教育”、 “ 互動式教學是情感培養(yǎng)的有效手段”三個方面逐一進行論述。
關(guān)鍵詞:小學 音樂課 情感 培養(yǎng)
一、從歌唱教學方面進行情感培養(yǎng)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歌唱教學是最為常見也是最為普遍的教學方式,在歌唱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積極的肢體語言和情感鋪墊將學生帶入歌曲,潛移默化中,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歌曲的深層內(nèi)涵。
(一)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知識和文化修養(yǎng)
歌唱是一種藝術(shù),是一種聲樂文化,僅僅教給學生發(fā)聲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夠的,還需要幫助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提高文化修養(yǎng)。由于小學生對歷史社會的知識面的狹窄,在演唱每一首歌曲時,要對學生講解對歌曲作者的生平、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特點、風格流派以至于有關(guān)地區(qū)的風格民情有所了解。如教《七子之歌——澳門》,首先要求孩子們了解這首歌的詞作者聞一多先生,詞的寫作背景,以及澳門的歷史,增強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然后再進行歌曲的教唱。
(二)深度挖掘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曉之以情
唐代詩人自居易在《如元九書》中寫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呼聲,莫深乎義”。古人已揭示出音樂并非無情之物,有了情感的融入才能打動其他人。因此,在音樂作品中都飽含著濃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而音樂作品又可以通過感情豐富的歌詞和優(yōu)美的旋律來表達情感。這就要求我們音樂老師要在歌詞和旋律兩方面進行深挖掘,通曉音樂作品的情感內(nèi)涵,并傳授給學生。
二、從欣賞音樂活動方面進行情感培養(yǎng)
《小白菜》是一首歌詞生動而簡樸的童謠,素材簡練,充滿嘆息和悲傷的情緒,音樂如歌如訴,深刻的表現(xiàn)了失去親娘無依無靠的孩子的痛苦、悲哀的心情。曲調(diào)緩慢,表達小女孩在孤獨和悲哀中想念自己的親娘,訴說著其悲慘的遭遇。我引導學生閉目聆聽,使他們在音響中體會音樂的意境。聽完音樂,有的孩子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淚,爾后,我讓學生想象一幅小姑娘當時的畫面:“小姑娘穿的很少,而且又餓。”、“我看到小姑娘蹲在屋檐下,下著雪,她在哪兒等親娘回來?!眲偛帕鳒I的同學舉受說:“如果,小姑娘現(xiàn)在在我們這而就好了,我想幫助她?!边@樣一來,學生完全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用心去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隨后,是活潑、明快的《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引導學生比較兩首歌曲的感覺,學生回答,《小白菜》聽起來很“冷”,而《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聽起來很“甜”。由此激發(fā)孩子們熱愛新生活、熱愛祖國的感情。通過活動讓學生自然的學會了區(qū)分這兩種不同風格的作品,學會用不同的情感去領(lǐng)會作品,便樂意去學習,去再創(chuàng)作品的形象了。
三、互動式教學是情感培養(yǎng)的有效手段
情感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塑造完善的人格品質(zhì),建立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而在其中起著重要引導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不僅是學生品質(zhì)的指向標,更是學生一舉一動的模仿對象。教師良好的情感教育對于喚醒學生情感因素,強化情感意識,培養(yǎng)道德情操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注意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又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將情感教育擺在首位,通過適當?shù)膸熒?,提高師生之間的情感,以影響學生的感知、感受以及想象,有助于獨立人格的建立、例如:在講解《領(lǐng)唱秧歌》這首歌的時候,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歌曲的背景以及情感內(nèi)容。由于這首歌為一首陜北民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頗遠,也較少有學生了解陜北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這對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這時,教師可通過交流互動來達到教學的目的。教師提問學生:誰了解陜北生活,誰有過去陜北旅游的經(jīng)歷,講述下你所看到的景象。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當播放陜北的風土民情的影響以及音頻,使學生大致對歌曲的背景有印象。教師在具體演唱時,可通過邊打腰鼓邊演唱的形式,將學生的興趣點激發(fā)出來,使整體學生都隨著教師的鼓點一起動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操,感受陜北人生活的豪邁與激情。
音樂是一種抽象思維,將生活中的情感以及感受繪制成有規(guī)律的音符和節(jié)奏,通過演奏的形式進行抒發(fā)和表達。而小學生正處于抽象思維和具象思維的交接的成長階段。一些含義深刻,意味深長的音樂,小學生難以理解,甚至會出現(xiàn)厭倦、不愿意學習的情緒。這就需要教師適當?shù)靡龑W生發(fā)揮想象,將抽象思維轉(zhuǎn)化為具象思維,從而達到理解和消化的目的。另外,適當?shù)南胂罂杉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鍛煉了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將音樂情感與自身生活所經(jīng)歷的情感結(jié)合起來,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的思想和心境。在想象的基礎(chǔ)上,適當?shù)倪M行音樂情境表演,可更加深化音樂內(nèi)涵,完善音樂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塑造。例如:在教學《梁祝》時,教師通過播放音樂和描述情境,讓學生發(fā)揮合理的想象,根據(jù)想象中的內(nèi)容,形成具體的表演形式,體會音樂中所呈現(xiàn)的美感和令人回味的感情。
四、結(jié)語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也是心情的藝術(shù)。音樂教學應以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達到情感目標。在音樂教學中,情感教學應滲透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使小學生在情感的力量與情感熏陶中學習音樂,陶冶情操,提高綜合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情感教學是小學音樂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體驗音樂的美,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質(zhì),從而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
參考文獻:
[1]金亞文.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韋蓉.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初探[J].音樂天地,2008,(07).
[3]張丹.音樂情緒與情感問題淺析[J].探索,2008,(08).
[4]張進.音樂與情感——通讀《論音樂的美》后的感想[J].科技信息,2007,(11).
[5]宣艷秋.音樂與情感[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3,(01).
[6]王懿穎.音樂教育的情感意義[J].中國音樂教育,2009,(04).
[7]楊麗梅.柯達依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卓頤.對在音樂教育中融合情感教學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8).
[9]包明德.淺議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