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學習強調(diào)學習者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文章從自主學習相關理論出發(fā),從增強學習策略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網(wǎng)絡資源利用三個方面闡述二外日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關鍵詞:自主學習;學習策略;二外日語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1-0010-01
20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時代發(fā)展腳步的加快,一勞永逸的學習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終身學習已經(jīng)是信息與科技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自主學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研究熱點。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shù)綜合性大學以及專科學校都開設有英語專業(yè),因此二外課程的開設必不可少,其中以日語課程(二外)最為普遍。二外日語課程作為高校外語教育一個特殊的存在,其本身的特點不容忽視,比如課時少、任務重,教學模式老化,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等。那么怎樣克服這些困難提高學習效率就成了問題之所在。基于此問題的提出,筆者嘗試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二外日語教學中自主學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實際應用,力求使學生從單純的學會日語知識變?yōu)閷W會學習,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1.自主學習相關理論
自主學習又稱自我調(diào)節(jié)的學習,一般是指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標 選擇學習方法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jié)果的過程[1],自主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就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能夠用科學的方法主動探求知識、敢于質(zhì)疑問難、完成知識的重新建構(gòu)。
在國外,早在19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曾指出自然主義教育理念 [2]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更直接的指出:教師應該少講,重在啟發(fā)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探索獲得自主學習能力。[3]
隨著國外關于自主學習的研究日益興盛,國內(nèi)的研究者也將目光聚焦于此。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在自主學習研究領域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如董奇、周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對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以及歸因與自我監(jiān)控學習行為的關系。龐國維對自主學習的心理機制問題、自主學習策略、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問題等進行了系統(tǒng)的論述,并表明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不僅影響學習成績,而且是作為個體賴以生存的終身學習的前提條件。[4]
2.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2.1教授學習策略,實現(xiàn)自我調(diào)節(jié)。中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 學生要做到自主學習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其一是心理要達到一定的發(fā)展水平, 其二是要具有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 其三是應具備一定的學習策略作保障。文秋芳在她的實證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學習策略的使用對成績會產(chǎn)生決定性影響。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策略顯得尤其重要[5]。龐維國認為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是影響自主學習的關鍵性變量。[6]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策略和熟練運用這些策略的能力作為保障,即使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習活動也不可能實現(xiàn)高效率??梢?,自主學習必須以一定的學習策略作為保障,這就決定了自主學習首先必須以學習策略的掌握為基礎。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傳授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及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需由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和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兩部分組成。通過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各種學習策略技巧,通過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安排學習任務、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估任務完成情況的習慣,從而一步步走向自主。由上可知,教師在提高自身策略意識的同時,有意識的將策略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掌握一定學習策略,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2.2豐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目前,我國二外日語課堂教學手段幾乎一直停留在黑板+粉筆的模式。并且目前國內(nèi)真正適合二外日語學習的教材不多,且題材老舊,缺乏新意。因此,只有豐富教師教學手段,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日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強大的信息素材,在教學中利用圖片、音頻、視屏等材料,真實生動的展現(xiàn)所學知識的背景文化及應用場景,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擺脫枯燥的課堂講授。例如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有關日本傳統(tǒng)戲劇的內(nèi)容,教師可使用視屏手段,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接觸歌舞伎、能劇等日本傳統(tǒng)戲劇,而不是干巴巴的要求學生只是記住對他們來說抽象的詞匯。此外,教師還可利用游戲教學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寓教于樂。比如在初期學習假名時,可設計"假名接龍"等小游戲,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3網(wǎng)絡資源的自我利用?;ヂ?lián)網(wǎng)絡的普及為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利用網(wǎng)絡開展自我學習,共享學習資源。教師在課堂之余,應該督促學生學會利用網(wǎng)絡進行學習,比如通過看日劇了解日本文化和練習聽力,通過日語聊天室練習口語等,這些學習是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難以實現(xiàn)的。通過課下利用網(wǎng)絡資源,拓寬學習渠道,擴大學習的覆蓋面,無限擴大學習效果,這也是促進自主學習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另外,計算機輔助多媒體教學軟件在自主學習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具有容量大、手段多樣、人機交互等優(yōu)點,因此受到教育領域的高度重視。以上兩點都為自主學習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自主學習高效化,多樣化拓寬了道路。
3.結(jié)語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更不能缺少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二外日語因其自身特點,更需要改變老舊模式,借助現(xiàn)有有利條件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從枯燥的詞匯、語法的學習中擺脫出來,實現(xiàn)"樂學"、"會學"、"博學"。
參考文獻:
[1]楊俊嶺.《自主學習與學習策略教學的關系探析》[J].教育科學研究,2005(01).
[2](法)盧梭.《愛彌爾》[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
[3](英)斯賓塞(HerbertSpencer). 《斯賓塞教育論著選》[M].胡毅,王承緒譯.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6]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北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
[5]文秋芳、 王立非. 《中國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20年》[J]. 外國語言文學,2004(01)
作者簡介:
趙雁風(1985-),女,漢族,寧夏;寧夏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曲阜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學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