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愛影
經(jīng)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治療女性SUⅠ的臨床療效分析
應愛影
目的 探討經(jīng)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TVT-O)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SUⅠ)的臨床應用。方法 回顧性分析采用TVT-O治療的45例女性中重度SUⅠ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術后隨訪情況。結果 45例TVT-O平均手術時間35min,術中出血量平均(20±5)ml,治愈45例,占100%;平均隨訪12個月,患者生活質(zhì)量明顯改善,無一例復發(fā)。結論 TVT-O具有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短、術后康復快等優(yōu)點,是目前治療女性SUⅠ的有效手術方法。
經(jīng)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 壓力性尿失禁 臨床療效
壓力性尿失禁(SUI)是指平時無尿失禁,腹壓驟然增加時(如咳嗽、大笑、打噴嚏、提取重物或上樓梯時),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口流出。流行病學研究表明SUI是老年女性的一種常見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心理健康[1]。研究表明女性尿失禁在成年女性中發(fā)病率>30%,其中SUI占50%,患病率和嚴重程度隨年齡增長而增加[2]。中重度壓力性尿失禁以手術治療為主。本院自2009年7月至2013年11月采用TVT-O手術治療女性中重度SUI患者45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45例均為本院住院患者,年齡47~79歲,平均56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3年。分娩1~8次,平均2.3次。中度12例、重度33例。專科檢查:患者均住院觀察腹壓增大時尿漏,膀胱頸抬舉試驗顯陽性。8例合并輕度陰道前壁脫出。尿流率檢查符合真性壓力性尿失禁,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無明顯異常。
1.2手術方法 采用聚內(nèi)烯網(wǎng)狀吊帶(強生公司),吊帶無張力置于尿道中段。本組患者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者全身麻醉,過度屈曲截石位。用記號筆平尿道口標記第一條水平線,此線上方2cm平行標記第2條水平線,在該線與兩側大腿、會陰部皮膚皺褶交點處外側2cm 處分別標記兩側TVT-O 出口。插入F16氣囊導尿管,氣囊內(nèi)注水10ml,牽拉尿管,陰道前壁觸及氣囊,明確膀胱頸位置。排空膀胱內(nèi)尿液,距尿道外口1.0cm處縱行切開陰道前壁1.5cm,分離黏膜下組織,用扁桃腺剪刀向恥骨和恥骨降支的聯(lián)合處鈍性分離后,以45°向外分離,當有突破感后,在剪刀分離的路徑置入蝶形引導器,插入螺旋穿刺針,向前推進,當有突破感后,取走蝶形引導器。旋轉穿刺針,使手柄移至中線位置,最終保持與地面垂直。經(jīng)閉孔穿刺出左右大腿部之前標志的出口位置,拉住吊帶,退出穿刺針。同法處理對側。剪去吊帶上的兩根穿刺針,將吊帶置于尿道中段下方,輕柔拉緊吊帶,調(diào)整吊帶松緊度,以中彎剪刀頭較松地通過尿道與吊帶之間為好,抽出塑料套,剪去多余吊帶,徹底止血,清點紗布、器械無誤??晌站€關閉切口,凡士林紗布填塞陰道,予保留導尿。術后次日晨去除陰道內(nèi)紗布,拔除尿管。如有陰道前壁膨出,同時剪去部分陰道前壁,適度縮緊陰道。
TVT-O平均手術時間35min,術中出血量平均(20±5)ml。術中穿透膀胱1例,經(jīng)膀胱鏡檢查證實,重新調(diào)整穿刺角度放置吊帶,留置導尿3d,手術效果良好,隨訪9個月無吊帶腐蝕現(xiàn)象。穿透陰道壁1例,術中調(diào)整穿刺角度放置吊帶成功,修補陰道壁損傷,術后隨訪無陰道吊帶腐蝕現(xiàn)象。1例術后拔除導尿管仍有明顯漏尿,手術無明顯效果,考慮吊帶過松,術后第2天行局麻下陰道切口進入吊帶折疊,術后漏尿改善,隨訪術后3個月無明顯漏尿,手術效果良好。術后大腿根部疼痛19例,均在術后3~4d自行消失。1例極度肥胖者術后排尿困難,留置導尿5d后排尿困難改善,術后1個月測殘余尿200ml,行經(jīng)陰道吊帶局部切斷術后排尿通暢,尿失禁明顯好轉,仍有手術效果。住院時間4~10d。45例患者隨訪3~36個月,平均12個月,隨訪率100%,均治愈。無陰道腐蝕、吊帶排斥反應等并發(fā)癥。隨訪期內(nèi)無復發(fā)現(xiàn)象。
女性SUI發(fā)病機制中的吊床假說認為在腹壓增加時,尿道被壓迫在吊床樣支撐結構上,從而增加尿道關閉壓。當支撐結構被破壞導致漏尿,因此SUI手術的關鍵在于重建尿道中段的支撐結構[3]。TVT-O是經(jīng)陰道前壁在尿道中段置入聚丙烯吊帶,由于穿刺路徑不經(jīng)恥骨后間隙,而緊貼兩側閉孔穿出,遠離膀胱、尿道及恥骨后間隙,并且應用蝶形導引器,不需常規(guī)行膀胱鏡檢查,操作更簡單、手術時間更短、手術更安全,消除膀胱穿孔的風險,術后患者恢復更快[4]。
TVT-O治愈率高,臨床療效好[5,6],但缺乏長期大量的臨床研究。本組手術對象短期隨訪手術效果良好,可能與入選病例均為中度以上SUI,且不伴有盆底器官脫垂有關。本組患者術后早期出現(xiàn)大腿根部疼痛19例(42.2%),未經(jīng)處理,自行消失。作者認為可能吊帶與閉孔神經(jīng)的距離較小或閉孔局部水腫、血腫及神經(jīng)損傷有關。因此,術中采取過度屈曲截石位,使閉孔神經(jīng)遠離吊帶的穿刺路徑,同時穿刺針緊貼恥骨降支內(nèi)側緣穿出,盡量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復穿刺,旋轉穿刺針時將手柄在水平位置移動,保持與地面垂直,可使術后疼痛機會明顯減少。本資料術中穿刺穿透膀胱1例、穿透陰道壁1例、術后療效不理想1例、術后出現(xiàn)排尿困難1例,均經(jīng)相應處理后效果、良好。一般認為吊帶松緊度是TVT-O的核心,均建議遵循“寧松勿緊”的原則。吊帶放置在尿道中段下方應無張力、無扭轉,吊帶的松緊度以保持一組織剪尖端的間距為宜。吊帶放置強調(diào)無張力,過緊將抬高尿道及膀胱頸,造成術后尿潴留和排尿困難,過松未起到加強“吊床”的作用,將影響術后的效果[7]。本組出現(xiàn)1例術后排尿困難,為過度肥胖者。作者認為對于體型偏瘦及正常者,吊帶放置可適當偏緊;對于體型肥胖者,可適當偏松。文獻報道若發(fā)生排尿困難,可適當延長留置尿管時間、尿道擴張,癥狀多可緩解;如長時間不緩解,需行經(jīng)陰道尿道松解術或吊帶局部切斷術[8]。本組出現(xiàn)的這例排尿困難患者術后1個月切斷吊帶,排尿困難消失,尿失禁明顯好轉,表明仍有治療尿失禁的效果。本組手術未發(fā)現(xiàn)多量出血、陰道腐蝕、吊帶排斥反應等并發(fā)癥,隨訪期內(nèi)未發(fā)現(xiàn)尿失禁復查病例。
1 那彥群,葉章群,孫光,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54~176.
2 方克偉,劉晉宏.女性UI及POP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國際泌尿系統(tǒng)雜志,2011,31(4):501~504.
3 李會兵,方平,孫光,等.經(jīng)閉孔尿道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206例臨床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1,32(5):330~332.
4 陳燕,蘆山,王焱,等.經(jīng)閉孔陰道無張力吊帶術治療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近期療效觀察.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1,30(12): 1021~1023.
5 Waltregny D,Gaspar Y,Reul O,et al. TVT-O for the treatmeutof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 after a 3-year minimum follow-up.Eur Urol,2008,53(2):401~410.
6 王飚,楊勇,武志津.TVT-O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效果隨訪(附112例報告).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8):778~780.
7 丁書貴.經(jīng)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18):72~74.
8 李文華,張川,王飚,等.經(jīng)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31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2,27(8):628~630.
321300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