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建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實施,不僅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同樣也影響著小學作文教學,自改革以來,小學作文教學出現(xiàn)了新景象。如何在新課程改革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作習慣,讓學生愿意把心里話寫出來,能夠到心里話寫出來,能夠把心里話表達清楚明白,讓學生會寫、樂寫、想學。本文筆者就新課改下小學作文高效教學進行了闡述。
關(guān)鍵詞:新課程改革;作文教學;高效課堂;語言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31-01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不僅占的比重高,而且對于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但是,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是師生都較為頭疼的事情。一直以來,對于作文教學,教師教學起來難,學生學習起來也難,這個難點究竟在哪里,有沒有辦法解決呢?如何解決呢?總結(jié)過去,我認為,作文難固然有其寫作本身的難度,但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原因。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緊固了想象力,束縛了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抑制了小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因而學生無話可說,無話可寫。形式呆板,內(nèi)容空洞,自然是言之無物,言之無情。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作文課堂上呈現(xiàn)出了新的景象。
一、激發(fā)學生作文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習作
在《語文課程標準》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也充分體現(xiàn)出了興趣培養(yǎng)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是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首先就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所選的內(nèi)容要貼近童心,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教學中應(yī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但是,從當前學生習作現(xiàn)狀來看,學生缺少生活體驗,缺少情感體驗。作為教師,有必要讓清新的空氣吹進我們的課堂,讓教學走進廣闊的空間。春天,萬物復蘇之時,百花盛開之際,帶著學生到山間、田野去上一節(jié)別開生面的語文課,暖暖的春風吹著,草綠了、花開了,伴著潺潺的流水聲,聽著鳥兒的叫聲,孩子的笑聲回蕩在山間;秋天,果實累累,豐收的季節(jié),在領(lǐng)略美景的同時,也與我們的學生一同走進田地、果園,分享勞動所帶來的快樂。這些語文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自我實現(xiàn)”,不僅使學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有了對現(xiàn)實生活的關(guān)注與熱愛,而且也讓學生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欣欣向榮、春意盎然、秋高氣爽、碩果累累”等詞語的妙處,這也才能夠提起習作的興趣,學生才會“樂與表達 ”。
二、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處處留心皆學問。對小學生而言,他們?nèi)鄙俚牟皇蔷唧w生活,而是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和自我體驗。剛開始作文的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會碰到“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的困難,如果單靠老師傳授抽象的寫作知識,是難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yīng)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缺點。
三、指導學生學會修改作文,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
學生自己會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但是,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批改作文,學生看評語”的現(xiàn)象。這樣,學生不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鍛煉,還會錯誤地認為修改作文是教師的事,養(yǎng)成寫完了事,應(yīng)付差事的不良習慣。這對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極為不利。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變“替學生改作文”為“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每次作文完了后,鼓勵學生來做“小老師”,先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批改同學們的作文,前后左右同學都可以相互批改,而且在批改同學的作文時,容易找出對方的錯處,使作文寫得更加通順了。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能力,能有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具體體現(xiàn)。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好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上好作文講評課
講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培養(yǎng)學生良好動機的心理過程,是錘煉學生作文思維品質(zhì)的過程,是發(fā)展學生內(nèi)部語言和書面語言的過程,是不斷提高寫作效率的過程。評價作文是對學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按程度不同進行評價,讓每個學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悅。首先當場評價。范讀學生的典型習作,或比較成功習作,讓學生來評價,學生發(fā)表各種意見,教師加以鼓勵并指出存在的缺點。其次是書面評價,每次學生的作文,作為教師要細細品析,找出閃光點,值得改正的地方,對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從不同的角度去評價學生作文,按層次不同給予分數(shù)。低段學生喜歡高分,按進步程度打分。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分數(shù),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頭評語,對那些作文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使這些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guān)心,更加有信心地寫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 作文能力。
總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開放習作內(nèi)容,讓學生寫出自己眼里的世界和活躍的童心。在課程改革實施的今天,需要教師不斷的探索,適應(yīng)新時期的要求。開拓更為廣闊的天地,讓作文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步。
參考文獻:
[1] 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第一版
[2] 柯孔標.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第一版
[3] 張文質(zhì).竇桂梅.小學語文名師作文課堂實錄[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