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娣(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丁伙中學225000)
講究教學策略,讓數學課堂更精彩
李元娣(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丁伙中學225000)
要想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根據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學計劃,而且還要不斷優(yōu)化這個教學設計,靈活運用一些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多種方法和手段有效結合起來使用,以此來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讓學生從中學習一些知識,并且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fā)現。本文主要結合以下幾點進行淺析。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
數學教學中,萬能的教學方法是沒有的。但是,無論教師采取哪種教學方法,都要切實考慮這些方法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產生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如果這些方法不能夠起到此作用的話,則是失敗的。高效的教學方法要求教要致力于“導”,然后再服務于“學”,計算、概念、幾何等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教師所選用的這些教學方法需要適合不同的內容自身所具有的特點,才能是行之有效的。數學教學的過程不僅是知識傳播的過程,而且還是師生在理性、情感等方面的互動過程。學生能否接受教師所傳遞的信息,關鍵還是在于這些信息是否能夠滿足學生在情感方面的需要,是否能夠引起他們對知識的求知需要。比如,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第一節(jié)的相關內容時,我先是利用了放縮尺畫了一個卡通人物的頭像,這個時候,很多學生會產生疑惑,“今天又不是美術課,老師為什么要用工具簡單的畫出這個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頭像呢?”這個時候,我及時地抓住了學生這種疑惑的心理進行知識的導入,很快將學生的這種疑惑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知識的探究當中,促使新知識順利展開,而且還使得課堂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數學教材中,有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講述或者直接指導學生去學習的話,學生也會無從下手?;诖?,針對相關的知識點,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直觀的材料,或者是通過具體的實驗來設置相關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觀察,讓學生通過觀察、畫圖、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接著,再組織學生研究具體的問題,為學生指明了探究問題的方向,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逐漸提高。比如,在教學“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任意的三條線段是否都能夠組成三角形?剛開始幾乎所有學生都回答的是。為了驗證這種結果,我就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一些長短不一的細繩子,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演示,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來否定他們的答案,既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又能讓學生很直觀牢固的掌握了三角形的三邊之間的關系。
學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對象,是知識傳播的主要接受者,教師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展開的。實踐也證明,教學時,如果脫離了學生這個主體,違背了“三維目標”要求的教學活動,都是無效的,也不可能實現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學生主體特性的培養(yǎng)是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把學生作為“中心”來對待,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當中,并且把此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為了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教師要主動深入到學生群體當中,及時了解學情,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此外,教師還要善于構建融洽的教學氛圍,將學生引入到課堂的互動過程中。比如,在講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這章節(jié)內容時,我就是利用了學生喜歡“質疑”“好奇”的心理,設置了一個矛盾的問題:“學習了全等三角形性質的學習活動,我們也明白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它們的三個角是對應相等的,那么,是不是三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也會全等呢?”讓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互動中,有些學生開始對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在認知上產生了“分歧”與“疑惑”,這就為他們進一步探究問題的真相奠定好基礎,而且還有利于進一步激發(fā)他們探究知識的“欲望”,這時,我再適時地進行引導,學生也會帶著探索其中奧秘的欲望主動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參與到師生互動的實踐活動當中。
構建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總是和教師對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及時有效的課后反思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途徑。有效的反思是教師通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的考查,及時總結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根據這些不足的地方及時作出調整,不斷優(yōu)化和改善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加深對教學活動規(guī)律的認識與理解,不斷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效率。一名合格且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需要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不斷學習、反思、探索、總結,逐漸的成長成熟起來。
高效的數學課堂的建立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實現的。為了實現高效率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的進行探索與總結,然后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逐漸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此外,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多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來,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探究知識,讓師生共同為構建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教學服務。
[1]劉萬海.教學質量觀重建:有效教學的視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2(10).
[2]何勇剛.探索新課標下初中數學的有效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2(21).
[3]何華香.淺談初中數學教育的生活化[J].新課程學習:下,2011(11).
(責編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