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珍珠湖小學 姜秋麗
生活教育倡導新理念,寫作水平提升高素質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珍珠湖小學姜秋麗
【摘要】“生活是作文之本?!弊寣W生的作文內容豐富,有獨特的個性和精神,有一顆智慧的純真的童心,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做一些適當的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關鍵詞】生活教育寫作水平提升素質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告訴我們“生活是作文之本”。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說過:“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作文是學生的難題,作文教學也是讓教師感到棘手的事,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guī)е@個問題,看了不少有關寫作的書籍,在學習的同時也摸索出了自己作文教學的路子。下面談談我的具體做法——
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寫下他們看到的人、事、物。日記可能會很長,也可很短,有時100到200字,有時兩三句話就可以了,我給它起名為“材料庫”,以備寫作選材之用。學生通過寫日記,長時間的積累,寫起作文來就不怕沒有素材了。我們應要求學生,無論何時都不說一句不完整的話,說一句話一定要表達出一個意思,使人家聽了都能夠明白;無論何時都不把一個不很了解的詞應用在語言里,也不把一個不很適當的詞強湊在語言里。
選擇切合學生實際的作文題目,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最好寫學生親自經歷的事,或是學生經常接觸到的人、常見的物,如《我的媽媽》、《我最敬佩的人》、《我的同桌》等,這些題目學生寫起來素材多、積極性高。作為小學教師,我們必須帶領學生走進他們喜歡的、容易接近的實際生活中去,留心觀察生活,把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記錄下來,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在寫作時才會覺得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
葉圣陶先生在《論寫作教學》中指出:“教師命題的時候,必須排除自己的成見與偏好,依據平時對學生的觀察,測知他們胸中應當積蓄些什么,而就在這范圍內寫題目。學生遇見這種題目,正觸著他們胸中所積蓄,發(fā)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對于表達的技術自當盡力用功夫?!币虼?,教師的命題要注意為學生提供一些半命題作文、想象作文、自由命題等,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為學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示個性、發(fā)揮創(chuàng)新才能提供廣闊的天地。
1.作文講評、修改的重要性。老師通過批改,使學生了解自己作文的優(yōu)點和缺點,同時教師可以了解學生作文的實際,便于總結作文教學的經驗教訓,及時改進教學,也可以搜集素材,為作文講評做好準備。
2.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實踐訓練中首先要引導學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要認真讀,修改其中的字、詞、句等,再定稿。其次要處理好批與改的關系,以批促改。在教師認真批改后,要引導學生細心體會教師所畫的符號、所加的眉批,根據教師的批注認真地加以修改。最后,在作文講評課中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在講評課上,教師宣讀范文、批改示范,再集體評議,為學生自我修改作文創(chuàng)造條件。
1.鼓勵為主,熱情肯定。學生在學習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師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并得到欣賞鼓勵。小學生寫作文是初學初練,自然無法達到很高的層次。因此,我們不能用文學作品的標準來衡量學生,而應該懷著一顆期待的心,用一種充滿贊賞的眼光開掘他們的優(yōu)點、美點、智慧或其他閃光點。
2.講求語言的藝術。
(1)生動幽默的語言。比如,一位老師在評語中這樣評道:“句號瞪著圓圓的眼睛,引號的眉毛挑了起來,感嘆號哭起來了,鼻子:好同學,你怎么忽視了我們在文字中應有的位置?”這樣,學生不但會樂于讀評語,理解老師的意思,也會欣然接受老師的批評,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評價目的。
(2)精美典雅的語言。精美典雅的評語語言,對于學生來講就是一種熏陶,一種浸染。一條好的評語應該具有精美典雅的語言、濃郁的文學色彩,能夠讓學生模仿、借鑒和欣賞,讓他們滿懷敬仰,又深感知心,培養(yǎng)起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愛好。
(3)具有個性色彩的語言。評語要符合學生個性。正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一樣,他們的作文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如字跡、語言、立意、謀篇布局等。對這些做出明確、細致的評價,學生才能借助評語了解或認識自己的作文狀況,才能有所進步和提高。
3.轉變觀念,注重發(fā)展。一篇習作的完成,通常分為寫作前、中、后三個階段,教師完全可以采用口頭評價和書面評價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通過這些及時到位的評價,將學生現(xiàn)在與將來的寫作能力有機地鏈接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處在興奮、積極、向上的心理生態(tài)鏈中。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論”,“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們應該打破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藩籬,將課堂融入到真實的生活中去,以生活理念構建作文教學的大課堂。這樣,我們才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著眼學生的發(fā)展,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使作文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