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東縣洋口鎮(zhèn)洋口小學(226407) 繆小華
以《泉城》為例談對好課的認識
江蘇如東縣洋口鎮(zhèn)洋口小學(226407) 繆小華
好課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層遞性。顯疑、引導、提升是教學活動的三個階段,逐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師在教學時可利用這種層遞性,引導學生進入課文,使課堂精彩不斷。
顯疑 引導 提升
何謂一堂好課?筆者認為,無論標準怎樣變化,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層遞性。層遞性其實猶如登山一樣,從山腳、山腰到山頂,這當中既有爬山的艱辛,又有登上山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的確,好課如登山,學生逐攀高峰的過程,一般也遵循以下三個步驟。
對一節(jié)課來說,有了好的開頭,并不等于就是好課,但好課一定有個好的開頭。在一節(jié)好課中,教師必須在前置學習中了解學生的學情,即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疑惑等。教師只有掌握了這些信息,才能對癥下藥,決定教什么。這就像登山一樣,在山腳下就應該決定攀登哪座山,走什么路線。目的明確了,效率才會提高。
比如在學習《泉城》這一課時,對課文中陌生字詞的理解,我就采用了“露”法,讓學生自己把問題展現(xiàn)出來,一是主動展現(xiàn),二是別人提問。這個過程,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有學生對“晶瑩剔透”不太理解,還有學生把“虎嘯獅吼”說成了“老虎嘯,獅子吼”,忽略了“像”。但這樣“露”,讓教師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了直接的認識。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來源于教師的“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解決實際問題,一來給學生舞臺,二來促進了同桌之間的合作交流,三來給了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的機會,及時調(diào)整教學重點及難點。
爬山不可能一帆風順,轉(zhuǎn)道、調(diào)整是很正常的。同樣,在一節(jié)好課中途,學習目標發(fā)生偏移,也屬正常,關(guān)鍵是教師要及時做好引導。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舞臺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學習,而教師只要做好引導就行。
比如《泉城》這一課中關(guān)于泉水名字由來的一段對話:
師:泉城中有很多名泉,名字很有意思,你們在學習課文時有沒有發(fā)現(xiàn)呢?
生1:之所以命名為“珍珠泉”是因為涌出的泉水像珍珠。
生2:五龍?zhí)妒怯晌逄幦畢R注而成的。
生3:黑虎泉是因為噴口雕的是老虎頭。
師:的確,這是它們名字的由來。趵突泉呢?這個名字有什么緣由?
(課堂一片寂靜)
師:你們可以查查字典,看看“趵”和“突”分別是什么意思。
(學生忙著翻字典)
生4:“趵”是“跳躍”的意思。
生5:“趵突”是“跳躍奔突”的意思。
師:“趵突”在這里形容泉水呈跳躍之狀,有噴騰不息之勢。但是除了這個,有沒有其他意思呢?大家想一想,泉水不停地往上冒時,有什么聲音?
生6:泉水發(fā)出“卜嘟卜嘟”的聲音。
師:由此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趵突”一是形容泉水跳躍奔突,二是根據(jù)泉水冒出的聲音來命名。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diào)整,滿足了學生自我探究的需要。在一節(jié)好課當中,教師要及時引導,讓預設變?yōu)樯?,這也是課堂精彩的關(guān)鍵。
一節(jié)課是否精彩,最主要看的是“山頂”的“風光”是否“秀麗”。對課堂來說,如果僅僅滿足于學生的常規(guī)發(fā)展,那么只能是中規(guī)中矩的,算不上出彩。要想讓語文精彩,最關(guān)鍵的是激發(fā)學生的活力,引領學生攀登高峰。為此,在課堂中,我具體設計了兩個實踐活動。
活動一:設計表格。讓學生自學珍珠泉、五龍?zhí)丁⒑诨⑷约磅劳蝗?,明白泉水名稱的由來、具體方位、泉水特征以及關(guān)鍵詞語。
活動流程:(1)學生自學;(2)小組交流;(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4)師生交流匯總。
活動效果:對于泉名、方位,絕大多數(shù)學生自己就能解決。對于泉水的具體特征、關(guān)鍵詞等,在小組內(nèi)也能解決。困難一點的,比如趵突泉名字的由來,還有一些關(guān)鍵動詞,在全班范圍討論,效果極佳。記得有個學生就曾用手勢形象地概括珍珠泉中的“拎”。
活動二:做泉城“小導游”。各小組自選一泉,合作編寫導游詞,然后給全班學生做導游。其實這是一個語文實踐活動,不僅集合作、概括、寫話于一體,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舞臺,融表演于一身。
在好課中,精彩的活動不可缺少,但教師也需要注意,活動只是把課推向高潮,但不能代替課,這是其一。其二,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所做的是引導,是提升,而不介入其中,喧賓奪主。
好課如登山。顯疑、引導、提升,雖是教學活動中的三個階段,卻不在一個層面上,而是逐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這三個階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具體活動中呈螺旋上升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讓課堂高潮迭起,精彩不斷。
(責編 莫彩鳳)
G623.2
A
1007-9068(2015)0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