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永付,鄭曉嫻,張 彥,李 蕓,秦 瓊,龔曉英,包健安,金鴻賓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藥學部,蘇州 215006
人血白蛋白臨床應用調查及合理性分析*
杭永付,鄭曉嫻,張 彥,李 蕓,秦 瓊,龔曉英,包健安,金鴻賓**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藥學部,蘇州 215006
目的:調查某院人血白蛋白使用情況,為建立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管控體系提供依據(jù)和參考。方法:回顧性調查2013年1~6月份某院使用人血白蛋白的5257份病例并統(tǒng)計分析,隨機抽取每月30份共180份病例進行合理性評價。結果:該院白蛋白使用率為11.8%,白蛋白費用占藥品總費用9.4%。180份點評的病例中合理率46.1%。結論:該院人血白蛋白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建議制定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規(guī)范,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分析
人血白蛋白(以下簡稱白蛋白)廣泛應用于擴容和糾正低蛋白血癥。臨床上使用也一直存在著爭議,并且其使用更多的是依賴于經(jīng)驗用藥而缺乏循證醫(yī)學證據(jù)[1]。白蛋白因其原料來源的局限性決定供應量有限,隨著臨床用量的日益增加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狀況。此外,該藥價格昂貴,臨床濫用普遍,因此其用藥的合理水平不僅影響患者醫(yī)療費用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該有限資源分配的合理性[2]。
本文采用回顧性方法,調查某院白蛋白臨床實際使用情況,隨機抽取部分病例分析評價其合理性,為制定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管控體系提供參考依據(jù),促進臨床白蛋白的合理使用。
1.1 材料
利用信息系統(tǒng)調取某院2013年1~6月份使用白蛋白的病歷,共5257份病歷,每個月隨機抽取30份病歷、計180份進行點評。
1.2方法
將抽取的5257份病歷中的病區(qū)、白蛋白使用情況、使用前白蛋白水平、住院用藥總金額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了解全院使用白蛋白情況;再采用等距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每個月30份病歷,按照預先設計好的表格提取所需信息:住院號、病區(qū)、年齡、診斷、白蛋白使用情況、病程記錄中的理由、使用前白蛋白水平、住院總費用、住院用藥總金額、白蛋白用藥總金額等,并進行合理性評價和分析。
點評依據(jù)為《住院患者白蛋白使用合理性評價標準》。該標準的制定參考了美國大學醫(yī)院聯(lián)合會(the University Hospital Consortium,UHC)推薦的《白蛋白使用指南》[3]、北京市醫(yī)療機構處方專項點評指南(試行)中“血液制品處方點評指南”[4]、“血液制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等國內外相關指南、共識,并結合該醫(yī)院實際情況。表1為住院患者白蛋白使用的適應證(擬定)。
2.1 患者一般情況
使用白蛋白的5257名患者中,男性2907例,占55.3%,女性2350例,占44.7%。平均年齡(55± 26.2)歲。
2.2 白蛋白使用情況
2.2.1 白蛋白使用人次情況 1~6月份白蛋白使用人次見表2。上半年使用白蛋白總人次5257例,占全院住院人次11.8%;每月使用人次呈現(xiàn)逐漸上升趨勢。
2.2.2 白蛋白使用總體概況 5257例患者共使用27357瓶(白蛋白規(guī)格:20%10克50毫升/瓶,售價378元/瓶),總金額 1034.1萬元,月平均金額(172.3±46.9)萬元。人均使用白蛋白(52.0±60.7)g,人均白蛋白費用(1967±2268)元。1~6月份白蛋白費用占藥品總費用9.4%。見表3。
表1 住院患者白蛋白使用的適應證(擬定)
表2 1~6月份使用白蛋白人次及比例情況
表3 白蛋白使用金額占藥品總金額情況
2.2.3 白蛋白使用科室分布 白蛋白用量前5名的科室及用量見表4。前5名科室使用量占總使用量的67.1%。
2.3 用藥前患者白蛋白水平及人均使用量分布
180份點評的病歷中,不同白蛋白水平分布及人均用量見表5。使用前白蛋白水平低于25 g·L-1的占12.8%,低于30 g·L-1的占42.2%。白蛋白水平<30 g·L-1情況下人均白蛋白使用約80 g。
表4 使用白蛋白數(shù)量(g)前5名的科室
表5 不同白蛋白水平的患者比例分布
2.4 白蛋白點評結果
180份點評的病歷中,83份合理,占46.1%,97份不合理,占53.9%。不合理主要表現(xiàn)在適應癥不適宜70例,占不合理總數(shù)72.2%,遴選的藥品不適宜16例、用藥療程不適宜11例,分別占不合理總數(shù)的16.5%、11.3%。適應癥不適宜情況為:低白蛋白血癥(Alb≤30 g·L-1)為首位,占50.0%;其次為單純營養(yǎng)支持,占32.9%;最后為促進傷口愈合,占17.1%。
通過回顧性調查某醫(yī)院2013年1~6月份使用白蛋白情況,可以看出存在以下特點:
(1)用量較大,金額較多:該醫(yī)院白蛋白使用率11.8%,且有逐月增加的趨勢。使用白蛋白的患者白蛋白金額占藥品金額的10%左右。
(2)適應癥多:白蛋白使用科室涵蓋了醫(yī)院絕大部分科室,其使用疾病范圍十分廣泛,幾乎涉及各個系統(tǒng)的疾病。該院適應癥不適宜情況占不合理病例的72.2%,與國內學者[5]調查的指南適應癥符合率不足20%的結果相似。適應癥不適宜以低白蛋白血癥(Alb≤30 g·L-1)為主。2013年國家衛(wèi)生部頒布的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中白蛋白正常值為40~55 g·L-1,較先前提高了5 g·L-1,可能加強了臨床使用白蛋白的傾向。白蛋白>30 g·L-1的患者使用率接近60%,且人均用量達50 g,提示白蛋白使用適應癥過廣,存在過度使用情況。若按照國際推薦的Alb<25 g·L-1的標準,則不合理率將更高。
(3)使用誤區(qū)多:①作為營養(yǎng)補充劑。白蛋白作為氮源合成蛋白質的速度較慢,白蛋白的半衰期長達16~21天,其輸入人體后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分解為游離的氨基酸后,才能合成機體自身需要的蛋白質[6]。20世紀80年代末有研究發(fā)現(xiàn),白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比例十分不均衡,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和異亮氨酸缺乏[7]。因此白蛋白并不適宜作為營養(yǎng)制劑。另外,白蛋白作為氮源成本過高:同樣補充50 g蛋白,輸注白蛋白花費1500元/天,而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樂凡命)僅需103元/天。②促進傷口愈合。白蛋白使用不合理的病歷中手術者占42.9%,占有較大比例。部分外科醫(yī)生認為白蛋白可以促進傷口愈合。術后創(chuàng)傷早期,機體處于高分解狀態(tài)、全身炎癥反應,白蛋白被分解以及部分白蛋白滲漏到組織間隙液中,導致術后早期出現(xiàn)低蛋白血癥。白蛋白的適度下降可以刺激機體產(chǎn)生白蛋白,有利于機體的恢復。輸注外源性白蛋白反而會抑制肝臟內源性白蛋白的合成,促進自身蛋白質的分解。目前也無相關證據(jù)表明白蛋白可促進傷口愈合。③提高患者生存率。一些醫(yī)師認為重癥患者一般基礎狀況較差,補充白蛋白可以強化支持治療,改善預后。一項前瞻性的隊列研究顯示,1361 SICU患者限制后,白蛋白的使用降低了54%,未對死亡率產(chǎn)生負面影響,且成本降低了56%[8]。
綜上所述,該醫(yī)院白蛋白存在一定的過度使用現(xiàn)象,與國內外文獻報道相似[9]。雖然國家相關部門已發(fā)布《血液制品處方點評指南》、《血液制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文件,但是由于全球尚缺乏較為權威的白蛋白使用指南,且臨床上白蛋白的使用仍存在較大的爭議,再加上白蛋白來源稀缺,價格昂貴。此時規(guī)范白蛋白的使用顯得尤為必要。一方面,廣大臨床醫(yī)師應嚴格掌握白蛋白的適應癥,藥師需要把好審核關,建立一套白蛋白申請使用、合理性評價的管控體系;另一方面,積極開展臨床試驗,觀察研究為白蛋白的合理使用累積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最終促進白蛋白的合理使用,節(jié)省衛(wèi)生資源和經(jīng)濟效益。
[1] Boldt J.Use of albumin:an update[J].Br J Anaesth, 2010,104(3):276-84
[2] Myburgh JA,Finfer S.Albumin is a blood product too -is it safe for all patients?[J].Crit Care Resusc,2009, 11(1):67-70.
[3] Vermeulen LC Jr,Ratko TA,Erstad BL,et al.A paradigm for consensus.The University Hospital Consortium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lbumin,nonprotein colloid,and crystalloid solutions[J].Arch Intern Med, 1995,155(4):373-9.
[4] http://www.moh.gov.cn/zwgkzt/s9968/201212/f76fcb55582-4429195c131efc24372d2.shtml
[5] 王 強,李大魁,張 嬌.人血白蛋白臨床應用的藥物利用評價[J].中國藥學雜志,2005,40(13):1036-8.
[6]Quinlan GJ,Martin GS,Evans TW.Albumin: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J].Hepatology, 2005,41(6):1211-9.
[7] Spiess A,Mikalunas V,Carlson S,et al.Albumin kinetics in hypoalbuminemic patients receiving total parenteralnutrition [J].JPENJParenterEnteralNutr, 1996,20(6):424-8.
[8] Charles A,Purtill M,Dickinson S,et al.Albumin use guidelines and outcome in a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Arch Surg,2008,143(10):935-9;discussion 9.
[9] 陳 麗,鄧 楠,韋鴻雁,等.1200例人血白蛋白臨床應用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4,23(9):551-4.
Clinical Application Investigation and Rationality Analysis of Human Serum Albumin*
HANG Yong-fu,ZHENG Xiao-xian,ZHANG Yan,LI Yun,QIN Qiong, GONG Xiao-ying,BAO Jian-an,JIN Hong-bin**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use of human serum albumin (HAS)as th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building up a system to manage and monitor the use of HSA.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that included 5257 patients receiving HSA in our hospital was performed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3,180 record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evaluated for rationality.Results:The utilization rate of HSA was 11.8%,HSA cost account for 9.4%of the total cost of all drugs,the rational rate of HSA use was 46.1%.Conclusion:There was some irrational use of HSA in this hospital;a system to manage and monitor the use of HSA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Human serum albumin;Rational use of drugs;Analysis
R969.3
A
1673-7806(2015)06-581-03
江蘇省藥學會-百特生物藥學基金項目(JS2012-02)
杭永付,男,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臨床藥學E-mail:13584853217@163.com
**通訊作者金鴻賓,男,副主任藥師,研究方向:醫(yī)院藥學E-mail:jinhb0216@163.com
2015-09-18
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