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評估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5-03-11 12:09肖毅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關鍵詞:評估指標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yǎng)

      肖毅

      摘要:教育部已組織開展了兩輪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新一輪評估工作即將啟動。在總結前兩輪評估指標中師資隊伍建設評估的特點與不足的基礎上,對新一輪評估提出意見和建議,有助于提高評估質量,推進師資隊伍建設。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師資隊伍建設;評估指標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5)02-0038-04

      我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評估工作是在高等教育立法日趨完善,高校教師評價制度漸趨成熟,高職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日漸深化的形勢下展開的。2004年,在高職院校評估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全面開展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的通知》,在全國正式啟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水平評估工作。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促進高職院校內涵發(fā)展,在總結第一輪“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和“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yè)院校建設計劃”實踐的基礎上,2008年,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印發(fā)〈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方案〉的通知》,各省市在教育部制定的政策框架和指導原則下,結合當地實際,于2009年先后出臺了“評估方案”,開啟了第二輪評估工作。2014年第二輪評估結束后,教育部將制定新的評估方案,各省市將據此實施第三輪評估。教師是提供教育服務的主體,是教育質量的主要踐行者,因此,總結前兩輪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指標中師資隊伍建設評估的經驗,并提出進一步完善的建議,可以為新一輪評估提供借鑒。

      一、前期評估特點

      (一)強力推進師資隊伍建設

      2008年教育部制定的《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指標體系》主要包括7項評估指標,22項關鍵評估要素,54個建議重點考察內容。直接考察師資隊伍建設情況的關鍵評估要素有專任教師、兼職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主講教師、教學資料、質量監(jiān)控、社會服務等7項,涉及專兼職教師基本情況、教師培訓進修、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考試/考核方法、授課教師情況、教師技術服務情況等14個觀測點;間接考察教師的有課程內容、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設計等5個關鍵評估要素,涉及課程教學目標、校企合作開發(fā)課程等8個觀測點;考察師資隊伍建設情況的關鍵評估要素達到55%,涉及專兼職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同時,各省市制定的評估指標體系對師資隊伍的關鍵評估要素均達到或超過這一比例。由此可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的重中之重,并積極致力于建設一支結構優(yōu)化、業(yè)務精湛、專兼結合的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

      (二)突出師資隊伍建設的高職特色

      前期評估工作較為顯著地突出了高職院校辦學特色。首先,重視“雙師”素質提升。前兩輪評估都重視“雙師”素質提升,并不斷將推進教師具備“雙師”素質的工作落到實處。其中,2008年評估指標不僅擴展了“雙師”素質教師類別,將原來僅要求校內專任教師具備“雙師”素質擴展為包括校內兼課人員,還調整了認定標準,除兩項未變動外,將原標準第一項和第四項合并為一項?!半p師”素質教師認定標準調整后,弱化了對教師職稱的要求,擴大了符合“雙師”素質教師要求的人員范圍,但提升了評估標準的要求,由原來僅重視具備技術職稱及職業(yè)資格轉變?yōu)楸仨氂新殬I(yè)技能和實踐經驗,并取得公認的良好效果。其次,拓展了兼職教師的內涵。2004年評估文件指出,兼職教師是指學校正式聘任的,已獨立承擔某一門專業(yè)課教學或實踐教學任務的校外企業(yè)及社會中實踐經驗豐富的的名師專家、高級技術人員、技師及能工巧匠。2008年評估指標在對兼職教師的注釋中刪除了“學校正式聘任”、“已獨立承擔某一門專業(yè)課教學或實踐教學任務”的要求。一支優(yōu)秀的兼職教師隊伍在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校企合作、推動專業(yè)建設、優(yōu)化教師隊伍結構等方面均能發(fā)揮重要作用。標準調整后,擴展了兼職教師認定范圍,將非正式聘任或承擔教學任務以外如實訓基地建設、專業(yè)建設任務的行業(yè)企業(yè)人員列入兼職教師范疇,促進了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有利于推動校企間構建良性的互動機制。

      (三)重視師資隊伍內涵發(fā)展

      在師資隊伍評估指標中,從評估標準看,2004年師資隊伍評估為水平評估,建立了等級標準,在優(yōu)秀、合格等級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十余處量化指標,這些指標在引導師資隊伍建設、規(guī)范師資隊伍管理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2008年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為合格評估,在師資隊伍建設指標說明中未提出明確的量化指標,出現了“提高”、“增加”、“逐漸提高”等趨向動詞,這樣做符合評估中“評軟不評硬”的原則,避免了因指標剛性統一而導致千篇一律的問題。在評估材料方面,2004年評估主要考察被評估單位提供的原始材料,而2008年評估主要依靠參評單位逐年提交的“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狀態(tài)評估數據采集平臺”(以下簡稱“數據采集平臺”)的數據,這樣有利于高職院校建立評估長效機制,在評估過程中持續(xù)提升師資隊伍建設質量。在指標框架方面,2004年教育部師資隊伍評估體系二級指標包括結構、質量與建設兩個方面,涉及5個主要觀測點,2008年教育部師資隊伍評估體系指標精簡為兩個關鍵考察要素,更有利于兼顧各地、因地制宜,推動各高職院校走特色建設之路。

      二、存在的不足

      (一)采集的數據未能有效利用

      “數據采集平臺”是2008年評估的重點考察內容,各省市每年定期組織高職院校開展“數據采集平臺”填報工作。填報之后,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曾發(fā)出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狀態(tài)數據采集工作情況通報》,主要對采集平臺填報的基本情況、采集工作中發(fā)現的填報問題等進行了通報。近兩年,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麥可思研究院聯合編寫了《中國高等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年度報告》,理清了高職教育的過去和現狀,通過典型案例闡釋了取得的成效,并為未來發(fā)展進行了規(guī)劃。采集數據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但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數據提交后便束之高閣,也未能及時收到各級主管部門或第三方機構提出的建設情況反饋或改進建議,出現了“平臺數據政府、專家使用,而高職院校不用”的現象,“數據采集平臺”變成一年一度的填寫報表,成為數據材料的簡單堆砌,未能充分發(fā)揮將采集平臺作為推動師資隊伍建設的有效手段,以便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改進工作,更好地推進師資隊伍建設的作用。

      (二)“雙師”素質建設落實欠佳

      2000年,教育部下發(fā)的《關于開展高職高專教育師資隊伍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雙師”素質教師的概念;2005年,國務院規(guī)定“建立職業(yè)教育教師到企業(yè)實踐制度,專業(yè)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到企業(yè)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2008年,教育部在《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方案》中對“雙師”素質教師的概念進行了完善,這一規(guī)定在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要求的同時,兼顧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實踐經歷。但從目前“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情況看,首先,“雙師”素質教師內涵的界定更適用于師資隊伍評估,對實踐教學的促進作用值得探討,實際上,很多高職院校出現了為提高“雙師”素質教師比例而導致教師取得的職業(yè)資格證書與專業(yè)不一致的現象;專業(yè)教師赴一線實踐名不副實,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師聘任、晉職時未列入必備指標,很難在實踐工作中推動落實。其次,為了推動“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2006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逐步建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體系,但評估中的認定標準并沒有對“雙師”素質教師提出類別、層次上的動態(tài)引導,更像是一種職業(yè)準入標準而非職業(yè)認證標準,對“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缺乏長效導向作用。

      (三)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標準不一

      校外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歷來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2004年,教育部規(guī)定:“聘請校外教師經折算后計入教師總數,原則上聘請校外教師數不超過專任教師總數的四分之一”;2006年,教育部提出:“要大量聘請行業(yè)企業(yè)的專業(yè)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逐步加大兼職教師的比例”;2008年,教育部指出:“從行業(yè)企業(yè)聘請技術能手,承擔實踐技能課程的比例逐漸提高”;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要求:“確保由企業(yè)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yè)課學時比例達到50%以上”;2012年教育部、財政部等部門規(guī)定:“兼職教師占職業(yè)學校專兼職教師總數的比例應在學校崗位設置方案中明確,一般不超過30%”。由此可見,近幾年,教育部等部門在諸多文件中提出了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指標要求,但各指標間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這給高職院校開展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帶來了困惑。

      三、改進對策

      (一)強化導向功能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的目的是“逐步形成以學校為核心、教育行政部門為引導、社會參與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首先,必須處理好評估文件引導的“度”的問題。2004年教育部師資隊伍建設評估說明出現了十余處量化指標,剛性過大;2008年評估說明中未出現量化指標,主要參考采集平臺數據進行考察,為各省市結合當地社會、高職教育的實際制定有關文件, 充分發(fā)揮評估的導向作用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但各省市如何處理好評估指標中定量與定性相結合以更好地發(fā)揮引導作用的問題有待探究。其次,應充分發(fā)揮采集平臺的引導作用。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應崧認為:采集平臺是評估信息的主要來源,切不可把采集數據等同于一年一度的填寫報表,把采集平臺建設僅僅看作是評估材料的準備,采集平臺建設是否到位,直接決定評估工作的成敗。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高職院校要充分發(fā)揮好采集平臺的引導作用,對平臺數據進行縱向、橫向比較,綜合分析,及時反饋,有效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二)重視過程評估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職業(yè)技術學院有184所,2003年高職院校達到711所,高職院校在普通高校中的比例達到45.8%,這對高職院校教學設施建設、制度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挑戰(zhàn)。為強化教學資源建設,規(guī)范高職院校管理,增強質量意識,2004年,教育部啟動“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評估分四個等級,評估指標全面具體,僅師資隊伍建設部分量化指標就達到近20項,這種資源觀導向的評估對敦促政府加大教育投入,解決教學資源不足、保障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滿足教學需求等問題奠定了基礎。歷經2008年開始實施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評估”,高職院校逐漸樹立起提升內涵、辦出特色、提高核心競爭力、服務社會的辦學意識。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教學外部資源的滿足、規(guī)章制度的完善本身并不能帶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殷長春亦認為:今后應改變教師評估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堅持發(fā)展性評價的改革方向,改革完善高校教師過程性考核評估機制。因此,即將開始的新一輪評估應將評估重點轉向關注教學過程,重視增值評估,了解師生互動質量、教師提供的學業(yè)挑戰(zhàn)程度,評估人才培養(yǎng)目標實現情況,加強對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的考察,根據評估結果,了解學生學習參與情況,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三)強化能力為本

      評估指標能否真正促進師資隊伍建設,進而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需要在評估實踐中加以檢驗?!半p師”素質教師概念在提出之初就是要突出高職教育特色,提高高職院校師資的實踐技能,建立一支“教學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雙師”素質師資隊伍,有效指導實踐教學活動,實現高職教育培養(yǎng)目標,但對“雙師”素質教師的內涵出現了“雙證書”(教師資格證書+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雙資格”(教師職業(yè)資格+其他行業(yè)或職業(yè)資格)、“雙素質”(教師基本素質+實踐技能素質)等不同的界定,對校內具有“雙師”素質教師的類別先后限定為“不含公共課教師”、“講師及以上教師職稱”、“具有教師資格的校內專任教師及兼課人員”,“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逐漸由從重資格向重能力、從重形式向重內涵、從重數量向重質量、從重專業(yè)教師向重校內全體教師方向不斷轉變,隨著對這一概念內涵的深入詮釋,以能力為本的評估指標在實踐中也應持續(xù)完善。

      (四)倡導探索創(chuàng)新

      探索創(chuàng)新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路與路徑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促進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不竭動力。2006年,教育部指出:要“根據國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總體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2011年,教育部提出:“各地要創(chuàng)新高等職業(yè)學校師資管理制度,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一步完善符合高等職業(yè)教育特點的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職稱)評審標準”;2012年,教育部規(guī)定:要“完善教師分類管理和分類評價辦法,加強高職學校專業(yè)教師雙師素質和雙師結構專業(yè)教學團隊建設,鼓勵和支持兼職教師申請教學系列專業(yè)技術職務”。全面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是國家做出的重大決策,是教育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明確要求,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評估是有效提高教師隊伍質量的重要抓手。如何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針對當前影響和制約師資隊伍質量提高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突出問題,在評估指標中融入探索創(chuàng)新理念,破解師資隊伍建設中的難題,是高職院校走以師資隊伍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fā)展道路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楊應崧.自源頭開始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8).

      [2]殷長春.破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難題[N].中國教育報,2014-05-12.

      (責任編輯:王恒)

      Abstract: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organized two rounds evaluation on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t will start a new rou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valuation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team,the som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former two rounds are summarized, an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new round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evaluation index

      猜你喜歡
      評估指標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yǎng)
      我國職業(yè)足球俱樂部商譽價值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探析檔案安全風險評估中的元評估
      以評估指標為依據,構建教學質量標準體系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關于加強鄉(xiāng)村學校美術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行業(yè)型高校就業(yè)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初探
      淺談職業(yè)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紫云| 镇沅| 武乡县| 龙山县| 抚顺县| 眉山市| 德令哈市| 邵阳县| 澄江县| 都兰县| 丹阳市| 绥德县| 天台县| 武平县| 铜山县| 大冶市| 资溪县| 高安市| 昭觉县| 子长县| 富蕴县| 静宁县| 伊春市| 郓城县| 津南区| 盐边县| 乌鲁木齐市| 江华| 溧阳市| 巴东县| 比如县| 留坝县| 合江县| 东阳市| 拜泉县| 黄冈市| 治县。| 内乡县| 江西省| 太湖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