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現(xiàn)在的初中化學新課標注重探究式教學,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倡教師要把課堂教學的主動權逐漸交給學生,努力做好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協(xié)調者。要開展好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做好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有必要的,互動可以是課外的,也可以是課內的。首先,師生之間要加強交流;其次,教師要努力提高課堂組織能力;其三,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來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
關鍵詞:交流;組織能力;演示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現(xiàn)在的初中化學新課標注重探究式教學,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倡教師要把課堂教學的主動權逐漸交給學生,努力做好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協(xié)調者。新課程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即使是在新課程結構與以往大有變化的情況下,常規(guī)實驗教學中也往往存在學生處于比較被動,老師和學生之間缺少互動的狀況。接下來,我就如何開展初中化學教學的師生互動淺談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多與廣大學生交流,以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以便更好地去了解學生,知道他們真正需要什么,而不是填鴨式地把書本知識硬塞給學生。這樣教師才好因材施教。教師想要了解學生就要多與學生交流,教師不僅僅要了解學生學習方面的情況,還應該多了解學生生活上,思想上,心理上的情況。因為這些方面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學生交流也是一門學問,它不能夠跟我們教師之間一樣的交往,其中語氣很重要,教師要心平氣和地跟學生交流,課后要把學生當朋友,以給學生一種親切感,這樣學生就會慢慢地去親近你,逐漸地把他心里想說的實話都說出來。這樣教師就可以逐步地了解學生,以便因材施教。
二、教師在課堂上的組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年輕教師在這方面應該下苦功,向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學習經(jīng)驗。做到課堂上一張一弛,收放自如。這一點,我就做得不夠好。有時課堂氣氛是調動起來了,但是放開讓學生討論完之后,想讓他們停下來了卻比較困難了,結果整個課堂顯得比較亂。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課堂組織能力欠佳。那么如何提高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呢?其實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是通過不斷積累形成的。教師要多實踐,多向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取經(jīng),要多研究學生這個群體,了解他們的課堂心理變化,要設法控制學生的浮躁情緒;同時自身也應該在空余時間多看看相關教育理論的書籍,做到理論結合實際。作為一個化學教師需要有很強的課堂組織能力,比如在組織學生做實驗時,學生在下面不聽教師講解,隨心所欲地亂做一氣。最后,一節(jié)課上下來,效果肯定不好,這樣就達不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學到得也不多,時間就浪費了。還有當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時,有些學生討論完了就來討論其它與課堂無關的問題,停不下來。這樣也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效率。因此在上實驗課時,教師要做到讓學生動手學生就動手,讓他們停下來聽他們就停下來認真聽老師講解。其實這也是在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默契。師生之間的默契一旦形成,那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就如魚得水了。
綜上所述,師生要想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除了與學生自身素質有關,更主要的是教師必須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正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教師要把握好這個“道”就要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課堂組織能力。
三、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來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老師演示的行動策略是必須讓教室里的每一位學生都能看得到實驗示范,都能接觸到實驗現(xiàn)象,都能感覺到實驗變化。例如在濃硫酸性質(如脫水性)的演示實驗中,教師手拿著一團雪白的棉花,像魔術表演大師一樣,用手平舉著,在學生面前劃了一個圈,又在講臺上向左平移了幾步,此刻,整個講臺仿佛成了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把它輕輕地放入試管中,再小心翼翼地滴入濃硫酸,漸漸地試管里發(fā)生了一系列奇妙的顏色的變化,同學們各個都為濃硫酸的神奇威力而驚嘆,一團雪白的棉花最終變成了黑色的漿糊狀物質;教師還可以用玻璃棒蘸取一定量的濃硫酸,然后在一張白紙上寫上“中國”兩個字,一會兒,白紙上便出現(xiàn)了黑色的“中國”二字。老師還可趁熱打鐵,積極引導學生再想出些辦法做此類實驗!學生們躍躍欲試。小小演示實驗能激起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欲望,追求真實自然下的互動效果生成。如此,面對興致勃勃的學生,教師的教學潛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掘。
如今新課標對教師的要求有所提高,廣大初中化學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并將其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去,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而開展好初中化學教學的師生互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這就要從化學實驗、師生課內外的交流以及提高教師自身專于素質以及課堂組織能力等方面做起。相信通過廣大化學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與學生有效的展開互動,推動教學質量全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