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多吉
【摘 要】新課改對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舊的教學策略己不再適應新形勢需要。在當前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落后于形勢的舊方法,導致地理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做好地理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對新課改下地理課堂教學設計與創(chuàng)新的研究,提出了適應新課改的地理課堂教學策略,旨在豐富地理學科教學育理論,提高地理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教學 教學策略 設計與創(chuàng)新
新課改標準明確指出,在進行地理教學過程中,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地理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地理屬于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改變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勢在必行,而最首要的就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下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就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提幾點看法。
一、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贊科夫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象,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營造這樣的教學氣氛,那么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無法發(fā)揮作用?!钡乩硇抡n改要求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吸引學生的注意,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首先要讓學生熱愛地理,喜歡地理,對地理課感興趣。怎么使學生的注意力從課間的松散狀態(tài)集中到課堂中來,以最快速度的投入到地理課堂學習中,利用好每節(jié)課的前五分鐘做好新課導入是關鍵。地理教師可以在備課過程中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貼近生活、與課本知識相關的課外話題,以故事、詩歌、新聞、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導入新課,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進入到接下來的課程主要知識點的學習中。
二、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要重視地理知識的傳遞
課堂教學最主要的任務是將學科知識有效的傳遞給學生,然而知識的獲得與吸收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借助學生己有的經(jīng)驗進行自主性構建。轉變地理教學策略要求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地理知識的傳遞,用正確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總結重難點以及運用書本知識到生活中,將教材內容活化。地理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教材知識是以文字形式總結的結論,要讓學生充分理解及掌握知識的本質,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將書本知識進行展開、重演、還原,最后讓學生“從書本中來,到生活中去”。教師在進行地理課堂教學時可以多從我們日常生活著手,將地理知識更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記憶的同時讓學生從枯燥的書本知識中學會如何學以致用。重視地理知識的傳遞,讓學生學以致用,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記憶知識,從心里上端正學習觀,愛上地理課學習。
三、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要注重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
地理學習能力是指地理學科學習與研究能力,不僅指對書本知識的掌握,還包括對地理學習工具的運用和地理信息的獲取,如地理圖表、地圖的繪制、判讀,地理現(xiàn)象、地理信息的分析、歸納等。地理學科雖然歸類為文科,但是它與靠記憶背誦來掌握的政治、歷史學科不同,它不僅需要記憶,更需要理解。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僅僅將教材知識點進行簡單羅列是不夠的。不會讀圖,就無法判別國家、地區(qū);不會分析圖表、提取信息,就無法對一個地區(qū)的氣候、土壤、水文、植被、位置等信息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如果僅僅靠背誦各個時區(qū)、行星概念,學生仍然不會計算時區(qū)問題、理解晝夜更替。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不僅是教授學生解答地理習題的關鍵步驟,更是引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本知識的基本要求。
四、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具有綜合處理語高、文字、動畫、音樂等信息,聲像并茂和動態(tài)模擬各種地理現(xiàn)象的特點。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利于拓展學生視野,挖掘學生的思維深度,為學生開展高水平的認知活動提供有效的幫助,有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發(fā)和使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其聲、光、形、色等多種功能,化抽象為直觀,把動態(tài)、連續(xù)的過程真實地再現(xiàn),協(xié)同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真實性、新穎性和趣味性,使教學環(huán)境更加生動優(yōu)美。另外,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又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無法直接觀察的感性材料,也可以將緩慢進行的地理過程在短時間內完整地加以概括描述,又能將世界各國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課堂展現(xiàn),深入淺出、化繁為簡,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具體,讓地理課堂生動活潑,充滿生機,使學生在感受美、鑒賞美的愉悅中獲得地理知識。如利用多媒體制作“火山爆發(fā)、地震”的動畫過程,使學生在課堂上如臨其景,不僅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而且也獲得了對雄偉壯觀的景觀美的感受。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注重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積極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引入問題,促使學生能夠積極探索,著眼于指導,抓“能力點”,培養(yǎng)讀書讀圖能力、地理思維能力,注意學業(yè)評價能力化,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高質量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