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華?趙宇
摘 要:英語口語課程是學前雙語方向的一門核心課程,目標在于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幼兒英語師資。本文以合作學習為理論依據,探討了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方向)英語口語課程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與注意事項。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yè) 雙語方向 口語課程 合作教學
課 題:本文系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方向)英語口語教學合作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G2012020745。
當前教育國際化日益增強,雙語教學逐漸成為幼兒園教學特色之一。這就要求從事雙語教學的幼兒教師既要掌握學前教育專業(yè)知識,同時又要掌握出色的外語技能。英語口語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方向)學生的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該門課程以幼兒英語教師在職場中的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以能夠使幼兒英語教師運用語言開展工作為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是培養(yǎng)優(yōu)秀幼兒雙語教師的必修課程。其核心為培養(yǎng)學前專業(yè)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處理與英語教育工作相關的能力。
但在當前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方向)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口語課程教學仍然很傳統;學生聽說的訓練量不夠,應用語言交流積極性不令人滿意,缺乏良好的聽說習慣等諸多問題,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差強人意,無法勝任幼兒英語教育工作。因此,設計合理的口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一、口語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法的理論依據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于20世紀70年代初起源于美國,該理論提倡在教學過程中的師生、生生的相互作用,彼此互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它以“組內異質 、組間同質”為基本的活動方式,以教學中的合作和交互為基本特征,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倡導學生分工合作,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模式。
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精神、集體意識,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合作學習對于教師因材施教具有積極的作用,通過合作面對有差異的眾多學生,使他們求同存異,真正實現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在合作學習模式中,真正的交流、互助有利于學習者更形成口頭、書面或其他形式的成果。小組活動為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是一種以一定目標為導向的集體活動。在英語口語學習中,有效開展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興趣,還能夠增加學生語言輸出的實踐機會。
二、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方向學生的英語口語課程要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英語運用能力,能對幼兒進行英語教學和從事其他幼兒教育工作。因此,課程模式要與教學內容及工作環(huán)境相結合,從而有效實現培養(yǎng)目標。在具體應用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搜集資料構思設計
根據幼兒雙語教師的工作情境,教師布置和某一主題相關的材料收集任務,學生根據主題組織小組討論,理清、明確所涉及的詞語、對話等學習內容。
例如,在學習如何表達問候這一主題上,教師確定內容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后每名組員都要完成相應的任務,如組員1可以開展有問候涉及哪些具體情況;組員2可以查找相關的詞語;組員3 可以設計語言應用的展示情境等等。然后,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信息交流,并相互比較討論各自的看法。這樣就完成圍繞一個主題所需掌握的單詞,句型的學習和歸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是通過一些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去激發(fā)學生進行有效輸出的前期準備,激活學生相關的知識網絡。
再如,教師在圣誕節(jié)來臨之際,以幼兒園即將開展一周的圣誕主題周活動為題材,要求學生圍繞主題,以小組的方式,搜集和圣誕有關的英文詞匯;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所涉及的句型句式,如:Merry Christmas, Can you draw a Christmas card?;學唱和圣誕節(jié)有關的英文歌曲等。
2.小組合作,展示實踐
學生在第一階段經過合作完成信息搜集,輕松自如地完成了語言的有效輸入。在此基礎上,小組成員根據所收集的材料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圍繞主題,模擬幼兒園實際教學開展教學展示,要求把其搜集的資料盡可能的用到模擬教學中,從而實現有效的輸出。一人展示,其他組員配合,實現小組合作。
3.小組討論,多元評價
在學生進行以幼兒園工作情境相關的語言輸出展示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小組件的討論、點評,查缺補漏,從而使學生自主的掌握語言知識。同時教師要注重關鍵詞匯、句型的掌握,并針對各組的展示情況給予點評總結。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都是在互相幫助和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務,增加了任務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慢慢提高,避免了傳統口語教學模式中,教師教,學生操練的單一教學模式,以職場工作任務為主題,促進了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更加有的放矢。
三、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應注意的幾點
1.合理分組
教師在小組分組時應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方式。即教師要把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成績個性差異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將學生合理搭配,兼顧性別,做到組內異質。同時,對于各個小組,教師要考慮各組的水平、能力要大體均衡,做到組間同質。此外,教師把小組分工具體到小組每個成員,使每位學生有可做的事、有可說的話,對不同的任務小組成員也要進行輪換分工。這樣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2. 教師要積極轉變角色
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教師相當于一場活動的策劃與指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在課程開始前根據幼兒園工作任務與情景,確定口語課程的整體內容,以確??谡Z課程真正和職業(yè)相結合,實現課程的有效性和培養(yǎng)目標。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作為指導者,應及時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予以指導;教師還是督導者,要時刻監(jiān)察各小組任務進展情況,即時督導。總之,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角色,不僅是指導者和督導者,必要時也可以作為建議者和參與者。這樣有利于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3.評價機制的轉變
科學的評價機制是合作學習成功的保障。傳統的評價多為終結性評價,不能完全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能力,具有片面性。在小組合作中,我們必須改變評價機制,不僅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同時,在整個評價過程中,要積極開展教師與學生、組對組,學生對學生的互相評價,這使得學習效果的檢驗更科學合理,真正體現了合作學習的意義。
四、小結
學生獲得知識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僅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獲取信息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在口語教學中采用合作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學生們鍛煉了與人溝通的能力,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為其今后踏上工作崗位、融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干飛飛.小議合作學習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2).
[2]張艷東.合作學習理論在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6).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興安嶺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