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心雕龍·熔裁》篇“熔”與“裁”之對象蘊涵探析

      2015-05-30 10:48:04楊帆
      北方文學·中旬 2015年6期
      關鍵詞:情理文心雕龍本體

      摘 要:《文心雕龍·熔裁》篇主要從“熔意”、“裁辭”兩個角度論述寫作的方法。根據(jù)原文,“熔”的對象一是“情理”,二是“本體”?!扒槔怼敝扒椤钡奶N涵主要包括:“情志”;以含“風”之情為最上的純粹情感;性情、情性;情趣。“情理”之“理”的蘊涵主要包括:道理、精義、思想內(nèi)容;思路;相應文體的基本寫作原理;“事類”?!氨倔w”的蘊涵主要包括:情理;剛柔風格;體裁、體制規(guī)格;“勢”;“氣力”?!安谩钡膶ο笠皇恰拔牟伞?,二是“浮詞”。同時,“熔裁”之“異端”也是熔裁的對象?!叭邸迸c“裁”既是不同的,又是相通和同一的?!叭鄄谩钡乃枷胴灤┝恕段男牡颀垺穭?chuàng)作論的始終。

      關鍵詞:熔裁;情理;本體;浮詞;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熔裁》篇屬于《文心雕龍》的創(chuàng)作論部分。與創(chuàng)作論的其它各篇相配合,主要從“熔意”、“裁辭”兩個角度論述寫作的方法。目前關于《熔裁》篇的研究相對較少,研究者大多對“熔裁”的過程進行分析,探討熔裁的意義、功用、目標、思想淵源,探討與“三準”有關的問題,從訓詁的角度對“熔”“裁”分別釋義等。然而通過閱讀本書,筆者認為,所“熔”之“意”與所“裁”之“辭”在《文心雕龍》創(chuàng)作論各篇中有著多種不同的體現(xiàn)。因此筆者將對“熔”與“裁”的對象所包蘊的多層涵義進行細致地探析。同時創(chuàng)作論具有整體相通性、相關聯(lián)性,筆者的論述將會涉及創(chuàng)作論甚至全書的多個篇目。

      一、“熔”

      (一)何為“熔”?

      《熔裁》篇首段即對“熔裁”作出了清楚的解釋:“蹊要所司,職在熔裁:檃栝情理,矯揉文采也。規(guī)范本體謂之‘熔,剪截浮詞謂之‘裁?!雹僖虼宋覀兛梢詼蚀_地得出“熔”包含兩層意思:

      1.“檃栝情理”;

      2.“規(guī)范本體”。

      (二)“熔”什么?

      根據(jù)上面“熔”所涵蓋的兩層意思,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熔”的對象有二,用原文的話講即“情理”、“本體”。那么“情理”與“本體”講的是完全相同的一種事物,只是叫法有別,還是涵義不完全相同的兩種事物呢?筆者在下文會通過論述二者的蘊義來說明這個問題。此外,為了使讀者更清晰地明白“熔裁”的涵義,劉勰還分別作了一個貼切的比喻。他對“熔”的比喻是:“駢拇枝指,由侈于性”、“二[一]意兩出,義之駢枝也”。這正是告訴讀者:寫作時所要“熔”的東西是“侈于性”之物,是“兩出”之“意”,也就是文章本質上的多余,即多余、重復的內(nèi)容。那么“情理”、“本體”所講的也是指內(nèi)容方面的東西。

      1. “情理”——“熔”的對象之一

      “情理”一詞作為一個整體來講時,可以指情感、道理,即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思想感情。本篇開頭即講:“情理設位,文采行乎其中。”給所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內(nèi)容安排好特定的位置,辭采便可閃耀在內(nèi)容之間?!墩戮洹菲摹翱匾槔恚陀H會”、“夫設情有宅,置言有位”,“情理”也表示思想內(nèi)容,第二句的“情”也是情理之意。再如“若情數(shù)詭雜,體變遷貿(mào)”(《神思》篇)、“情數(shù)運周,隨時代用矣”(《章句》篇),此二處的“情數(shù)”即指“情理”,都是情感、道理的意思?!侗骝}》篇的“山川無極,情理實勞”也是講無邊無際的錦繡山川,實在需要作家匠心獨運,把情感與理性思維恰到好處地醞釀在一起(才能作出“金相玉式”的好文章)。然而筆者認為,若將“情”與“理”兩部分分別看待,縱覽整個創(chuàng)作論,它所包蘊的意義還可以進行更為細致的區(qū)分。

      “情理”之“情”的蘊義:

      (1)情志。

      “情理”之“情”首先有“情志”的意思,表示思想、感情。有時寫作“情志”,有時單用“情”或“志”來代表。如《附會》篇:“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隱秀》篇:“夫心術之動遠矣,文情之變深矣”,《情采》篇:“況乎文章,述志為本”。有時則用其他詞來代替,如《章句》篇:“斯固情趣之指歸”,“情趣”在此即“情志”。“《詩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司馬遷《史記·自序》:‘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②因此“情志”的含義有時偏重于“志”,更多地指作家的思想而非感情。比如“蓋風、雅之興,志思蓄憤,而吟詠情性,以諷其上”(《情采》篇),講《國風》、《大雅》、《小雅》是作者郁積了憂憤情思用以諷刺當權統(tǒng)治者的,因此這里的“志”雖然不乏情感在其中,但更重要的是表達作者要怨刺權貴的這種內(nèi)心的想法,這種思想傾向。正如王元化先生所說:“‘志淵源于《堯典》的‘詩言志,偏重在國家禮俗政教的美刺方面,……‘情脫胎于《文賦》的‘詩緣情,偏重在一己窮通出處的抒發(fā)方面……”③作家的情志若想清晰鮮明地表現(xiàn)于文章中,必定要經(jīng)過“熔”的過程,才能精煉、突出、感染力強。

      (2)以含“風”之情為最上的純粹情感。

      純粹情感是“情”的最本質涵義。如“登山則情滿于山”(《神思》篇)、“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情采》篇)、“情固先辭”(《定勢》篇)等等很多,不再贅述。但有一種情感劉勰給予了特別的重視,這就是《風骨》篇重點論述的含“風”之情。“《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因此,含“風”之情主要指具備感化力量的、感染力極強的情感。可以說是劉勰對文章情感的總體要求?!扳鲪澥銮?,必始乎‘風”,“深乎風者,述情必顯”。因此,以含“風”之情為主的純粹情感也一定是“情理”之“情”的蘊義之一。

      (3)性情、情性。

      《情采》篇:“綜述性靈?!薄啊端螘ゎ佈又畟鳌贰锻フa》:‘含生之氓,同祖一氣,等級相傾,遂成差品。遂使業(yè)習移其天識,世服沒其性靈。……是以‘性靈謂性情?!雹芤驗椤靶哉呱|也,情者人之欲也”、“情生于性”⑤,因此筆者認為,“性情”指的是由作家的個性、氣質所決定的獨特的情感,也指這種情感與作家個性、氣質的總和。

      “性情”與“情性”的含義基本相同,細微之別在于“性情”側重指作家的情感,“情性”側重指作家的個性。《情采》篇說:“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三曰情文,五性是也?!迩榘l(fā)而為辭章?!薄啊栋谆⑼āば郧椤菲骸哉哧栔?,情者陰之化也。人稟陰陽氣而生,故內(nèi)懷五性六情。”⑥這就很清楚地揭示了人的情、性由陰、陽二氣稟化而成,所作的文章又由情、性幻化而生的自然規(guī)律?!拔馁|附乎性情”,“文采所以飾言,而辯麗本于情性”。因此,文章華美還是質樸,與作家的性情特點密切相關;真正蘊藉深厚、辭采絕艷又內(nèi)容深邃的文章必是出于作家內(nèi)心真實情性的搖漾與驅使?!巴录{英華,莫非情性?!保ā扼w性》篇)作家的情性(性情)表現(xiàn)在作品中同樣需要“熔”的提煉。

      (4)情趣。

      “男子樹蘭而不芳,無其情也?!保ā肚椴伞菲┻@里的“情”解釋成“情趣”更合適一些,說男子種蘭花而不芳香,是因為沒有與之相應的情趣。再如“顧盼可以驅辭力,欬唾可以窮文致”(《辨騷》篇),“文致”詹锳先生也認為是“文章的情趣?!雹叽颂幍摹扒槿ぁ辈皇恰扒橹尽钡囊馑迹P者認為其與一般情感的區(qū)別在于,“情趣”強調的是一種與此時此地更相契合、更相匹配的一種情感。那么作家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自然也應該與文章所表達之物相契合,否則“言與志反,文豈足征?”

      以上四點是筆者論述的“情理”之“情”所涵蓋的四層意思。

      “情理”之“理”的蘊義:

      (1)道理,精義,思想內(nèi)容。

      既然“情理”之“情”偏重于文章的感情方面,那么“理”自然就主要指文章的思想、道理,或者說文意,也就是文章想說件什么事。比如《情采》篇:“設模以位理?!本褪侵v首先要設置特定的模式來安排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再如“理圓事密”(《麗辭》篇),“理”也是道理、思想的意思。如果對思想內(nèi)容加以提煉和升華,便可以叫作“精義”,可指文章中所滲透的閃耀著哲學思想光輝的精華之義。再如《神思》篇的“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在咫尺而思隔山河”。這里的“理”與“義”相互為文,指文章的思理、精義。描述一種所求的精義、道理與作家的心靈相隔甚遠,“關鍵將塞”,總不能相通的無奈狀態(tài)。此外筆者認為,此句中的“理”還可作另一種解釋:思路。

      (2)思路。

      接上所述,“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的“理”也可解作寫作時神游不定的思路。這是“情理”之“理”的第二種含義。再如“理郁者苦貧”(《神思》篇),“理”也是“思路”的意思,說思路不通暢的人會為內(nèi)容貧乏而苦惱。思路付諸筆端,當然要經(jīng)過“熔”的功夫。文思泉涌,“萬涂競萌”時,作家需要將思路整理、捋順,分清主次,找出主導思路;思路不暢或中斷時,也要重新構思文意,查閱資料,并將其“熔”入構思,以啟發(fā)新的思路。

      (3)相應文體的基本寫作原理。

      從《原道》篇講文章起源于天地之道的思想來看,“理”最根本的意義應該是“神理”,即自然規(guī)律。如“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如果將此自然規(guī)律推演到寫作上,那么“理”則表示寫作的基本規(guī)律。如《通變》篇:“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薄叭唤幎陶咩暱?,足疲者輟涂,非文理之數(shù)盡,乃通變之術疏耳?!闭撌龈鞣N文體的名稱與其基本寫作原理繼承定規(guī),文思阻塞往往不是因為基本寫作原理、方法都用盡了,而是不懂“通變”。“理”就是相應文體的基本寫作原理的意思。各種文體的寫作原理是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是作家必須掌握的武器。只有將寫作原理與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有機“熔”合,運用它去指導相應文體的寫作,文章才能不偏離正道。

      (4)“事類”。

      劉勰在《熔裁》本篇對作文提出了三個步驟,即“三準”:設情以位體、酌事以取類、撮辭以舉要?!霸O情以位體”很顯然屬于“熔”的范圍?!按檗o以舉要”說選取辭藻來體現(xiàn)要點,則屬于“裁”的范圍。那么“酌事以取類”講根據(jù)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來選取典故、事例,這當然也屬于“熔”的范圍,因為典故是為了證明作家所要表達的思想觀點的,且典故本身就是文章內(nèi)容的一部分。既然如此,“事類”其實應該屬于筆者論述的“理”的第一項涵義“道理,義理,思想內(nèi)容”之中。但由于“事類”在思想內(nèi)容中還是比較特殊和重要的,《文心雕龍》中還為其另文專述,單獨成篇,因此筆者也將其單獨成項。

      “‘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庇媒裉斓脑捳f就是用典。劉勰認為,“明理引乎成辭,征義舉乎人事,乃圣賢之鴻謨,經(jīng)籍之通矩也?!彼麡O其看重引用前人的故事來講明自己的思想,無論是“略舉人事”還是“全引成辭”。因為“夫經(jīng)典沈深,載籍浩瀚”,是“群言之奧區(qū)”、“才思之神皋”。但用典也需講究方法和策略,最關鍵的是要“事得其要”,即引用事例能抓住要點,還須盡量避免“引事乖謬”,才能“眾美輻輳,表里發(fā)揮”。因此就需要作家“綜學在博,取事貴約,校練務精,捃理須核”(本段11處均出自《事類》篇),也就是要看“熔裁”之功了。

      以上四點為筆者論述的“情理”之“理”所蘊含的四層意義。綜上所述,“情理”作為“熔裁”之“熔”的對象之一,它可以整體地表示一種籠統(tǒng)的涵義,也可以作為“情”+“理”同時涵蓋更多更細密的蘊義。

      2. “本體”——“熔”的對象之二

      “規(guī)范本體謂之熔”。何為“本體”?單純從詞義上講,就是事物本身,事物整體。如《章句》篇:“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畢矣?!敝v寫文章必須先從整體上命意謀篇,然后再逐步安排每章、每句如何寫,只有整體“彪炳”,段、句才能跟著光輝起來。其中“本”就指文章的一整篇,即文章整體,根本。再如“句司數(shù)字,待相接以為用;章總一義,須意窮而成體?!逼渲械摹绑w”指的也是一章,一個段落整體。那么除了文章本身、整體的意思,“本體”還包括哪些要素?《熔裁》篇對“本體”的相關論述中與“規(guī)范本體”相照應的論述為:“情理設位”、“剛柔以立本”、“立本有體,意或偏長”和“檃栝情理”。因此,“本體”所蘊含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項:

      (1)情理。

      “情理設位”、“檃栝情理”,“夫能設模以位理,擬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結音,理正而后摛藻。”(《情采》篇)寫作時要先制定一個模式把“情理”安置好,安放好“情理”之后才能鋪排辭藻?!扒槔怼钡木唧w蘊涵上文已有論述。

      (2)剛柔風格。

      “剛柔以立本”。寫作時先要確定文章的主要風格是剛還是柔,這是最根本的?!啊墩逶彙罚骸崛怂^剛柔,指性氣言;……性情陽剛或陰柔,決定文章風格之‘雄放或‘婉約,故《體性》篇曰:‘氣有剛柔?!雹唷皠側帷本妥骷叶允鞘菤赓|是個性,就作品而言則是風格是氣韻?!肮ⅲ骸⒈荆局缸髌返闹黝}思想(中心思想),立本即奠定主題思想也?!雹崛绱苏f來,“本體”之“本”似乎解釋成主題思想更合適一些,為什么要說是剛柔風格呢?

      首先,“《易·系辭下》:‘剛柔者,立本者也?!雹夤P者認為,既然文章是通過確立或剛或柔的風格來確立其本體的,那么剛柔風格就是“本體”一詞的應有之義。

      其次,風格與文章的“勢”密切相關,甚至極為相似:“文之任勢,勢有剛柔,不必壯言慷慨,乃稱‘勢也?!保ā抖▌荨菲┒皠荨庇质恰氨倔w”的含義之一,這一點下文再述。所以剛柔風格也是“本體”的含義之一。另外,“摹體以定習,因性以練才”、“數(shù)窮八體:一曰‘典雅,二曰‘遠奧……八曰‘輕靡。”(《體性》篇),很多地方的“體”都表示風格或至少含有風格之義。

      (3)體裁、體制規(guī)格。

      《熔裁》篇的“立本有體”、“設情以位體”照應《定勢》篇的“因情立體,即體成勢”,根據(jù)思想感情來確定文章的根本體制、體裁,由體制體裁形成相應的文勢。因此“立本有體”是說確立文章的根本、主體,有一定的體制要求。故“本體”的第三層含義是(文章根本的)體裁、體制規(guī)格。再如《附會》篇:“夫才量[童]學文,宜正體制”,講幼子學習寫文章,應該先端正文章的體裁。可見文章體裁的基礎性作用。《通變》篇所講的“夫設文之體有?!?,其中的“體”也是同樣的意思。

      (4)“勢”。

      上面論述剛柔風格時講到過風格與“勢”極為相似。那么“勢”為什么是“本體”蘊含的意義之一呢?《定勢》篇講道:“然淵乎文者,并總群勢:奇正雖反,必兼解以俱通;剛柔雖殊,必隨時而適用?!闭嬲L于寫作的人,是能夠自如地把握各種文勢、擅長各種風格的。他能夠熟習新奇與雅正兩種相反的風格,并將此二種風格融通。也能夠隨著時代、風尚、背景等等不同變化,在“剛”、“柔”之中選取最合適者靈活運用。由此可見,“勢”是成文的一種最根本的、必須掌握的要素。所謂“因情立體,即體成勢”、“此循體而成勢”,“勢”是順著文章的情感思想,體裁、體制規(guī)格如此一步步“乘利”形成的。因此,“本體”必定涵蓋了“勢”這層意思。

      除了《熔裁》篇提到的上述四點,還有一種對文章主體起決定性作用的東西也應該被包含在“本體”之中,作為“熔”的對象,那就是“氣力”。

      (5)“氣力”。

      筆者這里所講的“氣力”就是《風骨》篇所說的“綴慮裁篇,務盈守氣”的“氣”和“此風骨之力也”的“力”。劉勰舉例說明潘勖《錫魏》是“骨髓峻”的作品,司馬相如《大人賦》是“風力遒”的作品。可知這種“氣”與“力”結合在一起,說的是一種旺盛的生命力。這種旺盛的生命力不僅是就作家而言,更是就作品而言,是“風清骨峻,篇體光華”的作品所具備的勃勃生氣,所具有的凌云氣韻和深沉的感人力量。筆者認為它與《通變》篇“文辭氣力,通變則久”的“氣力”的意思基本相同。它是貫穿整個作品,使之鮮活的“生命線”,那么也必定是“本體”的內(nèi)容之一。

      以上就是“本體”所包含的幾層意思。

      綜上所述,“本體”與“情理”蘊含的內(nèi)容是不完全相同的?!氨倔w”的內(nèi)涵更為豐富,“情理”被包含在“本體”之中。它們都是“熔”的對象。《神思》篇有一句話寫道:“視布于麻,雖云未費,杼軸獻功,煥然乃珍?!薄拌梯S”能把粗麻變?yōu)檎洳?,其所獻之功在《神思》篇中當為藝術想象與構思。不過若將此句借與《熔裁》篇來看,杼軸所獻之功則完全可以恰當?shù)伢w現(xiàn)為“熔”的作用。緊接上文“拙辭或孕于巧義,庸事或萌于新意”,正是要經(jīng)過“熔”的過程,才能留巧義而去拙辭,存新意而棄庸事。

      二、“裁”

      (一)何為“裁”?

      與筆者上文對“熔”的概念的探究方式相同,根據(jù)原文,“裁”的意思就是:

      1. “矯揉文采”;

      2. “剪截浮詞”。

      (二)“裁”什么?

      根據(jù)上面對“裁”的解釋,“裁”的對象也有二:“文采”和“浮詞”。劉勰對“裁”作的比喻是:“附贅懸肬,實侈于形”、“同辭重句,文之肬贅也”。要“裁”的是“侈于形”之物。與“熔”的對象“情理”、“本體”的關系不同,“文采”和“浮詞”在根本上都是指辭藻。只不過“文采”是就整篇文章的辭藻而言,“浮詞”是就這篇文章中應該刪去的多余辭藻而言?!案≡~”是“文采”中重復的、繁濫的、理應剪去的部分。

      “剪截浮詞”這一觀點在《熔裁》篇是重點之一,在《文心雕龍》的其他各篇也經(jīng)常以不同方式被提出,提醒作家注意文采不能過濫。有時還指出同為濫辭但具有的不同特點。如《風骨》篇的“瘠義肥辭,繁雜失統(tǒng)”——無“骨”之辭、“‘辭尚體要,弗惟好異,蓋防文濫”——怪異之辭;《情采》篇的“華實過乎淫侈”、“為文者淫麗而繁濫”、“采濫辭詭,則心理愈翳”——華而不實之辭;《指瑕》篇的“制同他文,理宜刪革”、“若排[掠]人美辭,以為己力,寶玉大弓,終非其有”——抄襲他人之辭;《麗辭》篇的“游雁比翼翔,歸鴻知接翮”、“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對句之駢枝”等等。

      三、 “熔裁”之“異端”

      以上筆者分別論述了“熔”的對象“情理”、“本體”和“裁”的對象“文采”、“浮詞”它們各自所蘊含的豐富意義?!叭鄄谩笔菫榱耸刮恼隆熬V領昭暢”、“蕪穢不生”,那么經(jīng)過“熔”、“裁”,文章必然有應留下的部分和應刪去的部分。所謂“舒華布實,獻替節(jié)文”,存優(yōu)棄劣?!袄K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圓合,條貫統(tǒng)序。若術不素定,而委心逐辭,異端叢至,駢贅必多。”(《熔裁》篇)這段話固然是在向讀者解釋劉勰提出的“三準”的重要性,但同時也告訴我們:繩墨之內(nèi)的東西是需要留下的,而繩墨以外的東西,無論多“美”都要裁剪掉。因為它是不合主題、不合規(guī)范的,也就是所謂的“異端”、“駢贅”。

      凡屬“異端”的東西都是“駢贅”的。從這個角度講,“異端”被包括在“駢贅”之中。但“異端”之“異”又絕非“駢贅”所能涵蓋。文章內(nèi)容、情感、風格方面的“異端”應該被“熔”去,辭藻方面的“異端”應該被“裁”去。因此“異端”也是熔裁的對象。根據(jù)劉勰的創(chuàng)作論,“異端”主要包含以下幾者。

      (一)“熔”之“異端”

      1. “訛勢”。

      《定勢》篇有言:“自近代辭人,率好詭巧,原其為體,訛勢所變?!苯詠淼淖骷蚁矚g詭巧的文風,推溯其體制源頭,是由一種錯誤的趨勢造成的。這種錯誤的趨勢就是穿鑿附會,強取新意。比如“若雅鄭而共篇,則總一之勢離”,“密會者以意新得巧,茍異者以失體成怪”。劉勰并不反對“意新”,他寫《通變》篇就是為了說明文章應該既有繼承又有創(chuàng)新的。但他反對與正常體制風格相違背的失體之新、失正之新。求新求變應該以“雅正”為根本,以“密會”為前提,貼切地表達文意。而不是“逐奇失正”,追求“訛而新”的趨向。否則只能“勢流不反,則文體遂弊。”

      2. “兩出之‘意”。

      “二[一]意兩出,義之駢枝也”。同一種意思前后說了兩遍,就是語義重復,應該去掉一處?!白秩ザ饬簟?,避免“辭敷而言重”(《熔裁》篇)。

      3. “依稀其旨”之語。

      《指瑕》篇講了一種晉末篇章“單舉一字,指以為情”的現(xiàn)象,認為“‘賞訓錫賚,豈關心解?‘撫訓執(zhí)握,何預情理?”因此不能把“賞”和“撫”分別用在“賞際奇至”、“撫叩酬即”之中表示內(nèi)心體會一種情趣。劉勰把此稱作“依稀其旨”,即語義模糊不清?!八箤嵡橛炛儯臐仓卤?。”這種現(xiàn)象也應該是經(jīng)過熔合來改變的。

      4. 注解中的知識性錯誤。

      “《西京賦》稱中黃育獲之疇,而薛綜謬注謂之閹尹,是不聞執(zhí)雕虎之人也?!保ā吨歌Α菲┢鋵嵅粌H是注解中的,文章的任何部分如果出現(xiàn)此種知識性錯誤,同樣都應該熔去、改正。

      除以上四種之外,劉勰在《辨騷》篇中對《楚辭》“異乎經(jīng)典者”的“詭異之辭”、“譎怪之談”、“狷狹之志”和“荒淫之意”是很不滿的,雖然他并沒明確主張此異乎經(jīng)典者四事應該刪去,但很明顯,此四事也是被他看作“異端”的,是“乖道謬典”的。因為有此四種“異端”,《楚辭》才成了“雅頌之博徒”。只是《楚辭》畢竟也有“同于風雅者”四事,而且“自鑄偉辭”,所以總體來說仍是“詞賦之英杰”。

      (二)“裁”之“異端”

      1. “詭巧”之辭。

      近代辭人“厭黷舊式,故穿鑿取新”,“察其訛意,似難而實無他術也,反正而已”,“辭反正為奇”(《定勢》篇)。與“熔”的異端“訛勢”相應,“裁”的異端首先就是“詭巧”之辭。如何“詭巧”呢?則是“顛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辭而出外,回互不常”,便是“新色”了(《定勢》篇)。這正是《風骨》篇所說的“辭尚體要,弗惟好異”之“異”。

      2. 比擬不當、尊卑顛倒的“拙辭”。

      《指瑕》篇講曹植用“永蟄”、“浮輕”這類擬于昆蟲的詞語施于君父,左思《七諷》說孝而不從,潘岳將尊極之文施之下流,崔瑗誄李公比行于黃虞,向秀賦嵇康比行于李斯。《指瑕》篇是專論文章瑕病的,首先指出的“四瑕”就是比尊于微、說孝反道、稱卑如尊、比擬不倫。劉勰認為,“斯言之玷,實深白圭”,如此不恰當?shù)淖巨o也是應該改掉的“異端”。

      3. “夸飾”之辭。

      《夸飾》篇寫揚雄的《羽獵賦》“鞭宓妃以餉屈原”,張衡的《羽獵賦》“困玄冥于朔野”,認為這是“虛用濫形”、“義暌剌也”,夸張到了違反事理的程度?!叭伙椄F其要,則心聲鋒起,夸過其理,則名實兩乖。若能酌《詩》《書》之曠旨,翦揚馬之甚泰,使夸而有節(jié),飾而不誣,亦可謂之懿也。”可見,剪去此種極其過分的夸張之辭,酌取經(jīng)書中的深廣意旨,才可能算是美好的文章。

      除以上三種之外,筆者上文論述過的作為“裁”的對象的無“骨”之辭、華而不實之辭、抄襲他人之辭等各類浮詞,雖然也許并無奇異之處,但從同樣擾亂文章一方面看,也可算是應“裁”之“異端”。

      “熔”與“裁”雖然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同一的。如果在動筆過程中修煉文意,必定會伴隨著裁辭,“熔中有裁”。而裁辭時也會有局部的熔意,“裁中有熔”。比如《麗辭》篇:“若兩事相配,而優(yōu)劣不均,是驥在左驂,駑為右服也。若夫事或孤立,莫與相偶,是夔之一足,趻踔而行也?!敝v對偶句中的用典,即“事對”。如果兩個典故的內(nèi)容、意境不相稱,即使形式上是對偶句,也是拙劣的對偶;如果只有一個典故無法對偶,那就連形式都有殘缺。因此“事對”是否高明,既要看典故內(nèi)容是否般配,又要看詞句形式是否對稱。既是在熔意也是在裁辭。但這畢竟只是針對文中的某一兩句話而言,熔的是句意而非文意,無論如何修改,于整篇作品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基本都是無礙的,因此仍然算是“裁”的范圍。再如《比興》篇:“至于揚班之倫,曹劉以下,圖狀山川,影寫云物,莫不纖[織]綜‘比義,以敷其華;驚聽回視,資此效績?!敝v“揚班曹劉”以后的作家,“日用乎‘比,月忘乎‘興:習小而棄大”,單純地比附事理而沒能興起情感,寄托婉諷。甚至所用之“比”“刻鵠類鶩”,連“切至”都做不到。這便是為“比”而比,無可取之處。因此或者給此類“比”中加入“興”義,這就是在熔意;或者直接刪掉,這就是在裁辭。這里的“熔意”如果影響了整篇文章的文意,那就是真正的“熔意”;如果不然,就仍是裁辭的過程。

      以上筆者結合《文心雕龍·熔裁》篇“熔”與“裁”的對象在多篇創(chuàng)作論中的體現(xiàn),對其具體蘊義進行了細致的探微。其實“熔裁”的思想可以說貫穿了創(chuàng)作過程始終,也貫穿了《文心雕龍》創(chuàng)作論的始終。無論是動筆前的構思、動筆過程之中還是完成之后的修飾潤色,都需要“熔”“裁”。這種“熔”與“裁”的進行或在腦海中,或在柔翰下。“神居胸臆,而志氣統(tǒng)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神思》篇)構思時要“熔”的是“志氣”,“裁”的是“辭令”,在下筆之前先對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行選擇和提煉,對辭令、語言進行組織、編排?!段男牡颀垺穭?chuàng)作論諸篇,雖然各篇都有一個具體不同的主題,但很多講的也都是熔裁之功。比如《章句》篇的“夫設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薄霸O情有宅”就是“熔”的范疇,“置言有位”就是“裁”的范疇?!陡綍菲摹翱偽睦?,統(tǒng)首尾,定與奪,合涯際”、“獻可替否”說的也是熔裁的具體做法,“改章難于造篇,易字艱于代句”是熔裁中的困難,“約則義孤,博則辭叛”是不擅熔裁的結果,“理得而事明,心敏而辭當”是精于熔裁的好處。熔裁的意義則在于“熔則綱領昭暢,裁則蕪穢不生”,通過“熔裁”,“使眾理雖繁,而無倒置之乖,群言雖多,而無棼絲之亂”(《附會》篇),使文章“外文綺交,內(nèi)義脈注,跗萼相銜,首尾一體”(《章句》篇)?!叭鄄谩钡哪繕藙t是使作品“情周而不繁,辭運而不濫”(《熔裁》篇),“曠而不溢,奢而無玷”(《夸飾》篇),“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就不僅要擅于熔裁,更要“熔鑄經(jīng)典”“翔集子史”),向著“情深而不詭”、“風清而不雜”、“事信而不誕”、“義直而不回”、“體約而不蕪”、“文麗而不淫”(《宗經(jīng)》篇)的標準前進。

      注釋:

      ①[南朝梁]劉勰著,徐正英、羅家湘注譯.文心雕龍[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314. 本文所有《文心雕龍》引文均引自此書,以下不再一一作注。

      ②[南朝梁]劉勰著,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60.

      ③王元化著.文心雕龍創(chuàng)作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22.

      ④[南朝梁]劉勰著,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50.

      ⑤[南朝梁]劉勰著,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53.

      ⑥[南朝梁]劉勰著,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53.

      ⑦[南朝梁]劉勰著,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67.

      ⑧[南朝梁]劉勰著,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78.

      ⑨[南朝梁]劉勰著,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78.

      ⑩[南朝梁]劉勰著,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78.

      參考文獻:

      [1]劉勰著,徐正英,羅家湘注譯.文心雕龍[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

      [2]劉勰著,詹锳義證.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王元化.文心雕龍創(chuàng)作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繆俊杰.文心雕龍美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5]童慶炳.《文心雕龍》“镕意裁辭”說[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28—32.

      [6]肖啟明.規(guī)范本體 剪截浮詞——簡論劉勰《文心雕龍·熔裁篇》的邏輯結構[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3:67—70.

      [7]克冰.“榛楛勿翦”釋[J].文學評論,1980:139.

      作者簡介:楊帆,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2014級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情理文心雕龍本體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哲學分析(2023年4期)2023-12-21 05:30:27
      對姜夔自度曲音樂本體的現(xiàn)代解讀
      中國音樂學(2020年4期)2020-12-25 02:58:06
      叔本華與黑格爾的情理之爭及現(xiàn)代啟示
      論《文心雕龍》象喻批評的邏輯建構特征
      知真求通中的情理交融——基于歷史閱讀的情感培養(yǎng)為案例
      法外開恩:鄭繼成刺殺張宗昌案中的情理、法律與政治
      法律史評論(2016年0期)2016-11-08 01:42:34
      《文心雕龍》選讀
      月讀(2016年10期)2016-11-05 18:51:09
      《文心雕龍》: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文藝理論巨著
      月讀(2016年10期)2016-11-05 18:50:06
      劉勰《辨騷》再認識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及啟示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5
      银川市| 准格尔旗| 隆安县| 商南县| 新田县| 库尔勒市| 佛坪县| 定西市| 台东市| 会东县| 万载县| 宜章县| 德庆县| 乾安县| 花莲市| 阜宁县| 德保县| 宕昌县| 长宁县| 双鸭山市| 溆浦县| 板桥市| 平果县| 昌吉市| 元谋县| 常宁市| 涪陵区| 山东省| 漾濞| 许昌市| 新昌县| 莎车县| 义乌市| 茌平县| 洪泽县| 聂荣县| 绥棱县| 绵阳市| 东城区| 鄂州市|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