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云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積極作用不斷發(fā)揮出來。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活動課的設計與增加,會讓教學實踐活動更加活躍,也會讓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肯定。本文以小學數學活動教學的實踐設計為題,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設計的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活動課 ?教學活動 ?實踐設計 ?方法
前言:
在教學改革的今天,小學生已經不再是數學課堂中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應當成為數學知識的主動探究者。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作為重點,將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從而讓小學數學教學可以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利用有效的實踐設計,融入更多科學的教學思想,讓每一個小學生都可以在數學活動中受益,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一、加強數學活動課設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加強小學數學活動課教學的實踐設計,是促進小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的重要手段。對于許多小學生來講,數學學科內容相對枯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fā),融入到數學課堂活動中來,才能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在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情境,會讓小學生眼前一亮,意識到數學學習的新鮮性,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明顯。小學生對于游戲有著絕對的熱情,教師可以將知識競賽、技能競賽等方式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對小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乘法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火車游戲進行教學,促進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活動。教師讓學生在座位上坐好,設置一名學生做起點,教師利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口令控制火車。教師說向前,在對應方向的學生需要按照一定節(jié)奏報數,教師說向左,相對應的學生開始報數。當教師說出“?!?,正在報數的學生需要回答一個數學問題?;卮疱e誤就要退出游戲。在這樣的課堂活動中,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極大程度上得到調動,數學學習體驗感也大大增強。
二、加強數學活動課設計,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
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培養(yǎng),是新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學科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引導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在實踐活動開發(fā)新的數學知識,促進數學素質的有效形成。小學數學活動課具有操作成分,讓小學生在動手的同時動腦,有利于小學生數學學習注意力的集中,能夠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學習了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多個圖形知識后,教師可以利用“圖形世界”這樣的主題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活動。教師給學生提供材料,讓學生做一套自己的七巧板,并利用這套七巧板去拼湊出各種圖形。教師組織學生去創(chuàng)造人物、創(chuàng)造風景、創(chuàng)造建筑,并將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圖形通過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在學生完成了操作之后,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促進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在這樣課堂活動中,小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培養(yǎng),課堂的全面性也大大提高。
三、加強數學活動課設計,培養(yǎng)問題解決能力
培養(yǎng)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促進小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有效手段。數學知識是生活實際的抽象表達,生活是數學知識的重要來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將生活與數學進行有效地結合,讓學生動腦筋去發(fā)現二者之間的聯系,從而能夠積極地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許多內容與生活有著明顯的關系。雖然學生的年紀較小,但教師仍然可以針對小學生的生活經歷作為背景開展課堂活動。
比如在講解《認識人民幣》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四人一組,組成一個小小的營銷圈。一個為營銷員,其它三人為不同類型的顧客。學生利用課前制作好的人民幣進行交易,在課堂中體會人民幣的用途。在人民幣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小學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人民幣的面額,也會意識到一定面額的人民幣可以買到什么樣的東西。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小學生不僅了解了人民幣,其生活能力還有所提高,有利于小學生解決生活中買賣東西的問題。這樣的課堂活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利于小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中的突出。
四、加強數學活動課設計,規(guī)范教學評價體系
要做好小學數學活動課教學的實踐設計,教師需要關注課堂活動的評價體系。只有科學的評價體系在課堂活動中得到利用,才能讓小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體,給予小學生更多的數學學習動力。無論在課堂中開展什么樣的課堂活動,教師都要利用正確的評價方法去評價小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形成性評價是新課程標準中提倡的一種評價手段,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思想與行為,綜合學習結果給予小學生正面的評價。
像在課堂中開展競賽性游戲的時候,一些小學生因為好勝心過強,不愿意接受自己沒有拿到第一名的現實。教師要利用“游戲只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只要你在游戲中學到了知識,你就是老師心中的勝利者”這樣的評價去肯定、疏導學生,而不是告訴學生這樣做是大錯特錯。另外,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真實水平。學習能力低的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掌握了基礎知識,并有進一步提高的積極性,教師要給予肯定。學習能力高的學生安于基礎知識掌握現狀,教師要進行引導。只有教學評價體系得到規(guī)范,才能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化。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活動課中加強實踐活動,促進小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有利于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構建。開展實踐法,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結合,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存在,等于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在教學發(fā)展的今天,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設計,是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不可推辭的重要教學責任。
【參考文獻】
[1]沈建紅數學課堂活動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科研論壇2006(10)
[2]嚴國賢如何加強活動課的管理[J]教學與管理2002(11)
[3]梁業(yè)基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活動教學[J]考試(教研版)2012(06)
[4]許福年,劉云峰構建活動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小學教育科研論壇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