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銀先
【摘 ? ?要】在新課程體系中,政治課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人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采用各種手段,利用各種資源,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
【關鍵詞】意義 ?師生關系 ?生活 ?探究性 ?多媒體 ?積極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13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和“樂”就是愿意學,就是喜歡學??梢娕囵B(yǎng)興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政治課的內容產生興趣,再加上老師恰當?shù)慕虒W方法,其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反之,學生把政治課當成是負擔,其教學效果自然就差強人意。因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是上好政治課的關鍵。
一、向學生揭示學習政治課的意義和實用價值
學生的學習并不在于滿足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現(xiàn)實需要,而是一種應付日后需要的間接儲備。學生學習的這一特點使得不少學生產生了“我為什么要學習”和“學習這門課程有什么作用”的疑問。而且政治課在許多人眼里又是一門“枯燥無味”“教條色彩濃重”“學了無用”“變化無?!钡恼n程,這些更增加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無奈”和“困惑”,也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考試而學習,為父母而學習,為老師而學習,消極被動地學習,這樣學習效果當然很差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有意識地向學生揭示學習政治課的意義和實用價值,使學生弄懂、弄清、搞明白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程,學習這門課程對自己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好處,對今后的人生有什么幫助和指導。只有使學生覺得學習思想政治課是有意思、有價值的,他們才會渴望學習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才會產生對知識占有的欲望,才會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樣也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政治課成績。
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統(tǒng)一的過程,教學過程實際上也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誠所謂“親其師,信其道”。那么,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呢?首先,要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育的全部奧秘”。只有把自己的心獻給孩子們,才能溝通師生雙方的感情,在師生之間架起信任和理解的橋梁。其次,還要多贊揚和鼓勵學生。贊揚就像是照在人們心靈上的陽光,就像是點燃憧憬和希望的火種,就像是給人溫暖和感激的春風。在現(xiàn)實中贊揚和鼓勵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給人以勇氣,給人以信心,使浪子回頭,催人奮進。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只要我們重視情感教育,多關注學生,就一定能與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讓生活實際融入課堂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端正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要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必須遵循“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喜歡聽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情,比較關心國家大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必須抓住這一特點,結合時事熱點、生活焦點,把教材與火熱的社會生活相結合,形成“小課堂、大社會”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政治課堂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增值高效。
四、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開展探究性教學
愛因斯坦曾說過:“結論幾乎總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讀者體會不到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喜悅,感覺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動過程,也很難清楚地理解全部情況。”這就要求政治課教師要將探究式教學引入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實施探究式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能否把握好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探究式教學的成敗。這就要求在探究式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導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自然是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一定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變“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變“教學中心”和“教師中心”為“學生中心”。
五、靈活運用多媒體
政治理論抽象、枯燥,單純靠“一支粉筆”“一張嘴”難以增強教學實效。把多媒體技術手段引入課堂教學,教師將自己的教學設計以文字圖形、影像、動畫、聲音、電腦特技等形式展示給學生,這不僅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鮮活,真正做到“圖文并茂”,而且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實際上是在無形之中把學生的視覺、聽覺等調動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效率。
六、積極的評價
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支持和正面評價,甚至獎勵,特別是學生,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很強,很看重這些榮譽和評價。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做好獎勵和對工作的總結,不能隨便了事,否則很容易傷及學生的內心,自然會阻礙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表揚和獎勵對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產生消極作用。要掌握表揚和獎勵的技巧,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①表揚和獎勵都必須針對的是良性行為。教師不能對什么事情都表揚和獎勵,要分清對和錯、該和不該。如果不分青紅皂白,胡亂表揚,不但起不到促進激發(fā)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②表揚和獎勵要真誠,充分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所取得成績的關心。不要表里不一,虛心假意,這對學生也是有極大傷害的。③表揚和獎勵還應該有這樣的功能,即現(xiàn)在學生還沒成功,但如果他付出努力,就有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所以教師對正在努力和進步的學生也要時時表揚和獎勵。有效地進行表揚和獎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許大量的表揚和獎勵給了不值得的行為,而需要表揚和獎勵的行為卻未能得到;有些學生永遠都得不到表揚和獎勵,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有些表揚和獎勵并不一定是學生所期望和看重的,就會影響效果。教師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此類事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許文,淺議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如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新課程(中學版)》2009年04期.
[2]杜延,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年1期.
[3]葉敬藝,淺談初中政治課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現(xiàn)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