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川
[摘 要]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所謂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指的是學生通過課堂教學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具體表現(xiàn)在: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 時效性 方式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36-0105
學業(yè)上有收獲,是指學生在課堂時間內(nèi)獲得知識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通過課堂教學學生究竟能得到什么,這是所有教學活動必須思考的問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我認為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優(yōu)化課堂教學
(1)內(nèi)容的優(yōu)化。在講解內(nèi)容的時候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2)媒體的優(yōu)化?,F(xiàn)代化媒體介入課堂教學后,在教學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3)語言的優(yōu)化。教師要善于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對枯燥無味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講解,這就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對知識的把握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角色的轉(zhuǎn)換
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信任學生,給學生設定合理的目標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由師生利用課堂時間對知識進行分析總結(jié)。
三、教學形式的豐富
(1)自主式。由教師提出問題,幫助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去解決問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識,然后教師再對知識進行講解和總結(jié)。這樣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2)討論式。教師提出討論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利用課堂時間交流學習。這種形式可提高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3)辯論式。教師布置恰當?shù)霓q論題目,正反兩方的學生通過預習和查找資料搜集理據(jù),利用課堂時間辯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和點評。
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設計高效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佳途徑是對教學過程進行精心設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教學目標達成度要高,即重點要突出,難點要突破,知識點要落實。
五、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通過多種途徑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率。評定教師教學能力的重點是檢驗課堂教學的效率,在課堂上教授高難度或者過于容易的內(nèi)容,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校之間、班級之間、學科之間、學生之間都存在很大的差異,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要求學生是很不現(xiàn)實的。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是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多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六、扎實落實“三講三不講”,增強訓練時效性
從教學實際出發(fā),要遵循“三講三不講”的原則: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的知識;不講學生容易理解的、不講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不講學生理解不了的。落實“三講三不講”的原則,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講清知識的基本點。(2)講清運用知識的方法。(3)強調(diào)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要求。
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性
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法,還要研究學生的學法。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1)指導學生學習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的方法。(2)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八、將教學方法與藝術進行結(jié)合
教學,貴在選擇恰當?shù)姆椒?。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備課的時候要多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思考怎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可恰當?shù)厥褂媒虒W藝術,使課堂充滿活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九、教師應加強自身素質(zhì),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
教師要不斷追求新知識和新觀念,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在新課程理念下,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再是看教師是否講得好。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是傳統(tǒng)的落后的教學活動,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才能提高教學效率。這就對教師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要不斷學習和借鑒,掌握教學知識和能力,使自己的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
十、提高教師自身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如今的課堂教學追求的是師生平等,重點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更高的組織和管理能力,指導學生進行有序的自主學習活動,這樣才能實現(xiàn)有效教學,可以說教師的組織和管理能力是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與根本。
十一、兼顧“標”、“本”,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長效性
許多教師經(jīng)常上公開課、研究課,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日常教學的有效性。只有“標”“本”兼顧,才能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技能、方法和情感得到和諧的發(fā)展,建立課堂有效教學的長效機制。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課堂的高效性是教學的命脈,無效和低效的教學阻礙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從有效教學到優(yōu)質(zhì)教學應該是教師追求的最高境界。
(責任編輯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