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之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中,體驗式教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針對小學數學這門課程來說,應該針對這門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個性,來進行體驗式教學,這樣可以改變學生對于數學的態(tài)度,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體驗學習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對體驗式教學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目前體驗式學習已經成為了小學數學學習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學生在體驗過程中不僅可以獲得很多數學知識,對接觸到的數學知識有一個更深的感悟,而且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可以幫助他們發(fā)現一些問題,還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把體驗教學與日常教學融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到數學的魅力,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綜合素質很有幫助。作者根據自己工作中的實際經驗,在這篇文章中對于體驗學習的內涵做了簡要的論述,并且簡要闡述了體驗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合體驗教學,希望能夠給一些教師朋友提供一些借鑒。
1體驗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的內容具有很鮮明的生活特性,這就表示數學是來自于生活并且應該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同時這也是對體驗學習的最好解釋。小學生可以在數學體驗過程中,通過仔細觀察和動手實踐來概括出數學學習中存在的規(guī)律,而且可以把這些規(guī)律運用在以后的學習中。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符合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而且可以彌補小學生由于經驗不夠造成的在數學學習上的不足。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對于增強學生的交流探索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在小學生現在具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來幫助他們進一步完成體驗式學習,幫助他們提高交流合作與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在對學生實行體驗式教學上首先應該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這樣才能很好的找到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才能更好的把數學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讓學生感到數學離自己是如此之近,對數學更感興趣。
2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學習的途徑方法
2.1要引導學生關注體驗的內容
可以說小學數學知識跟我們的生活關系很大,但是因為小學生的年紀很小社會經驗和生活經歷都不夠,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還是有點吃力的。所以,教師應該在講授新的知識以前,幫助學生了解該知識的生活背景,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這樣才能為數學教學的展開奠定一個好的基礎。例如:老師在教授“利息”這節(jié)課以前,可以組織學生們到銀行去進行一次存錢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可以跟銀行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從而了解更多的儲蓄知識,這樣學生可以對利息有一個更直觀的感覺。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們在學習利息的知識時就會輕松一些,而且學生們經過這樣的體驗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會更加高漲。
2.2體驗成功
從專業(yè)的角度講,比如兒童心理學,孩子想要高效快速的融入到學習中去,就要運用情感化的模式來進行。讓孩子感受到成功和喜悅最能夠使他們享受到情感的體驗,更加有助于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心。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能夠有機會體會到成功和喜悅,通過切身的感受增強學習的興趣,從而喜歡上學習。
那么成功如何來體驗,這就要求老師對每個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讓學生把自己自身的成功實例轉化為自己對成功的感悟和體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思維,也會有不同的成功體驗。老師要正視學生們對于成功體驗的不同理解。對于學習不好的孩子,能夠在一次測驗的高分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有的學生數學好,那么能夠回答老師“不會”的問題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鼓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成功體會,通過這些積極的引導,讓學生愛上數學。
每個學生都有他的特點,根據這些不同,我們玩了一個基于數學知識的游戲,并且把對圖形直觀性好的學生、計算能力強的學生、思維活躍的學生分開,相應的做圖形闖關游戲、計算闖關游戲和心算口算闖關游戲。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充分的表現自己,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并且要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掌聲。這樣的實踐證明,每一個孩子在各自相對擅長的地方都能夠有很好的發(fā)揮,并且獲得很大的信心。在類似的實踐活動的帶動下,數學課題上的整體氛圍要濃厚了很多,每一個孩子對數學的興趣都大大增加了。
2.3體驗過程
很多的老師和家長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學生或者孩子對于知識“一學就會”,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大多都是“課堂上會,課下忘記”,這樣對于教學的效果來說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老師要給學生一個深刻體驗的時間和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牢牢把握所學的知識。所以,老師們要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和探索,充分體會過程的美妙。
比如,我在講授長度單位的時候,課下先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們自己測量身邊的物體,并把這些數據記錄下來,讓學生對這些物體進行一個橫向的比較,讓學生沒對長度單位有一個切身的體會和把握,讓他們把課堂所將內容和實際的生活相聯系,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這樣,老師在課上再將長度的知識時,學生們就能夠清楚的明白老師講的是什么,怎么用,也明白了為什么要學習長度的知識。
2.4要提供學生參與體驗的機會
素質教育的教育體制下,學校不僅僅是學生獲得課本知識的地方,更應該是學生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地方。所以我們首先要讓學生經過親自動手來獲得體驗,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多多的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讓他們在操作的過程中來更深入的了解數學知識,也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學生還應該通過交流來獲得體驗。只通過學生親自動手來獲得體驗有些不太現實,所以就需要學生通過交流來獲得體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的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在交流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讓他們知道數學跟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密切,這樣才能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以后必定會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模式。教師在體驗式教學的推廣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小學數學老師對于自己的學生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體驗教學與數學教學融合起來。
參考文獻:
[1]蔣月珍.讓學生在參與中快樂學數學[J].學生之友,2011,(8).
[2]王德鵬.小學數學“雙向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天津教育,2012,(7).
[3]龍金知.提高山區(qū)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體會[J].現代閱讀,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