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 宋彥龍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間的變化,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越來越多的挫折。但是,目前的家長對孩子寵愛有加,不讓孩子經受任何挫折,這就使小學生不具備任何抗挫折能力,從而難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而小學體育課具有培養(yǎng)學生抗挫能力的優(yōu)勢,因此,尋找小學體育課堂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徑很有必要。
關鍵詞:小學體育;挫折教育;思考
傳統(tǒng)小學體育課的內容是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而新課標下的體育課程既關注學生的身體成長,也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它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能力,又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克服各種阻礙,以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小學體育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設置挫折教育情境
體育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的是知識和本領,教師是學習的引領者,育的是心理與人格。為了實現挫折教育,教師首先應該設置挫折教育情境,讓學生體驗抗挫過程的艱辛,感受困難的壓力,牢記勝利的來之不易,從而增強學生的抗挫能力。挫折教育方式必須科學、合理,并且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安排,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挫折教育的目的。
二、營造挫折教育的合作氛圍
合作學習是體育教學的理念之一,合作精神的確立有助于創(chuàng)新精神和操作能力的發(fā)展。良好的合作氛圍,能夠避免學生滋生單打獨斗的想法,防止產生嫉妒心理。同一合作小組中,當有人因自己的高超技藝而喜悅時,說不定就會激勵別人創(chuàng)造奇跡;當有人因自己的滯后而喪失前進的動力時,伙伴的援助之手是增強其自信的有效途徑。因此,合作可以讓學生學會分享勝利的喜悅、勇于接受困難的挑戰(zhàn)。
三、構建挫折教育的溝通平臺
溝通是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徑。體育課上,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完成訓練目標,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和興趣愛好,從而有利于了解學生的需求,若在課堂上出現糾紛,教師便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有效化解矛盾。
四、發(fā)揮挫折教育的榜樣作用
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榜樣作用,來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戰(zhàn)勝自卑,擺脫挫折陰影。建立多幫一的組織,讓優(yōu)秀學生帶動抗挫能力較弱的學生,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抗挫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中實現挫折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唯有從實際出發(f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顧海濤.小學體育課堂的挫折教育謅議[J].田徑,2014(1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