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俊平
摘 要:職業(yè)中學與普通高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辦學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輸送初級技術人才,因而中職學校的專業(yè)設置豐富多彩。職校的班級管理如能注意到與學生的專業(yè)相結合,注重專業(yè)班級的特色管理,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職高生;管理;興趣;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3-036-02
職業(yè)高中的班級管理工作,同普通高中相比,由于學校性質、培養(yǎng)目標、學生生源等方面的差異,有它自己的特點。職業(yè)高中學生生理上表現為好動和興奮,心理上則表現為自控力差,紀律觀念淡薄,易出錯,信心不足。怎樣才能搞好職業(yè)高中班級管理呢?根據本人近年來的實踐,談點粗淺的體會。
對職業(yè)高中學生進行評價時,相當多的人都會很自然地認為:成績差,難以管理。事實并不是這樣,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對職高的學生有了正確的看法,這對我的班級管理也很有好處。在職中學校的班級管理中,我做到以下幾方面。
正確處理好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與學生相處,應把握尺度。對學生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在課間師生之間可以用朋友的方式相處,但在課堂上,教者應時刻謹記自己“教師”的身份。學生真正意識到課堂上“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的關系,這是班級良好秩序形成的關鍵。
努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職中生,普遍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缺乏激情,因為初中時成績不理想,所以對文化課提不起興趣,但我們應抓住他們所喜愛的專業(yè),來逐步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如開展一些比賽,抓住學生的閃光點,以具體的事例來感召學生,以社會的需求來鞭策學生,既要讓學生看到希望,又要讓學生有種“危機感”,以此逐步樹立學習目標。
組建班級核心,凝聚班級集體主義精神。班主任每天除了正常的班級管理,還有許多教務需處理,此時班干部則無形中成為班主任在班級影響的延續(xù),而班干部能否在班集體中發(fā)揮核心作用,則直接影響集體的方方面面。所以班干部一定要選好,要挑選那些樂于學習、有能力、敢說真話、善于團結人,并能與人合作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發(fā)揚民主精神,滿足學生自立的要求,增強學生成就感,當然班干要為形成班級良好班風做出表率,在工作中做到明確分工,加強合作,并能及時向班主任反應情況,以便于班主任隨時掌握班級動態(tài),從而有效管理班級。
班級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把學生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才能形成合力,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時而動,權力彼此制約。而教師則處在一個駕馭服務的位置上,通過引導學生對管理的認識,使學生自覺意識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別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觀效果上減少學生對管理的抵觸和對抗的情緒,大大減少由人際關系不和諧產生的內耗,這極大地提高教育管理的實際效果。
職業(yè)中學與普通高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辦學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輸送初級技術人才,因而中職學校的專業(yè)設置豐富多彩。職校的班級管理如能注意到與學生的專業(yè)相結合,注重專業(yè)班級的特色管理,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施班級特色管理的可行性審視目前的職校班級管理模式,由于學生素質等原因,特別是在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思想的影響下,基本上未能擺脫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管理方式。具體表現為:缺乏民主,班級的事情一切都由教師說了算,學生僅僅作為被管理者;管理機制成人化、僵化,很少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作用和需要;班級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正常秩序,嚴重忽視學生發(fā)展的需要;評價機制單一,遵紀守法就行。
因而,班集體缺乏個性和活力,學生在班級生活中處于被動地位,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受到壓抑,缺乏主動精神。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社會適應和成才等都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職校生是受教育群體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從調查結果看,職校學生多數學習上自信心不足,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自制力不強;心理較脆弱,自尊心強,情緒易波動,偏激易沖動,個性強,有一定的表現欲;是非觀念強,有自己對事物的認識。
一、學會正確關愛,營造和諧班級
1、對后進生要給予厚愛
在班級管理中,我努力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例如,本班黃同學入學葉,第一周就有兩次翻圍墻進網吧夜不歸宿,染發(fā)。穿拖鞋上課,上課打磕睡,可稱得上合格的后進生。我每次除了批評他外,更多的時間是找他談心,有時故意安排他給班上或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目的讓他有時間與我和班級接觸,從而不脫離班級集體,分散他外出玩的心。發(fā)現他做事時的亮點,把他的一點點進步及時給家長反饋,告訴家長也要肯定他的優(yōu)點,我第一次去他家家訪時,才知道他從小學到初中畢業(yè)沒有一個老師到過他家里,家長和學生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懷希望.從此以后,不論是言行和學習都有很大的改變,現在已成為班上一個合格的職高生,并且還把他弟弟也介紹來讀職高電子專業(yè)。
2、對中等生要博愛
中等生往往是一班中容易忽略的群體,他們有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他們既不像優(yōu)秀生那樣容易產生優(yōu)越感,也不僚后進生那樣容易自暴自棄,他們是班上的一面鏡子,他們希望老師重視他們,但又不那么自信,對這類學生要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正確對待他們的反復,始終如一的尊重理解信任他們。比如,艾同學學習成績一般,喜歡管事,但每當競選班子時她又沒有信心,我就推她當室長、小組長等職務,現在自信心增強了,每項活動都主動參加.還在學校舉行的交通安全知識競賽中表現突出被選為學校代表參加縣組織的競賽,并獲得獎勵。
3、對優(yōu)生要嚴愛
優(yōu)秀學生誰都寵他們,也正因此優(yōu)秀生的的缺點往往容易被忽視、被淹蓋、被原諒、被袒護,小的缺點易造成大的隱患。對這類學生我從不寵壞他們,更不遷就他們,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熱情的人、向上的人。優(yōu)生不單純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更重在人品優(yōu),心胸寬廣,心理健康。成天被人贊譽的學生,就要用更加嚴格的制度要求他們,這樣才能克服優(yōu)生的弱點,才能使其揚起風帆繼續(xù)進步。
二、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班級管理中還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努力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F在有一部分學生存在自私心理,集體觀念淡薄,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成為班級管理中重要的一環(huán)。我們班只有五名女同學,開學伊始,彼此都不太熟悉,由于一些小事,她們分成了兩派并且吵得不可開交。我知道后,就把她們分別叫到了辦公室進行調解,她們都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我具體的了解了情況之后,采取了各個擊破,不偏不倚的解決方法,對事不對人,耐心的說服她們要從整個班集體的榮譽出發(fā),要團結起來,不能什么事只想著自己,不能因為一些小事而影響了同學之間的感情,甚至影響整個班集體?!肮Ψ虿回撚行娜恕?,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jié),她們在彼此相處中都增添了信任,矛盾也漸漸的化解了,而且非常團結?,F在這五名女同學已經成了班級中的骨干力量,為班級的不斷向前發(fā)展發(fā)揮著各自的聰明才智,在她們的帶動影響下,一些調皮搗蛋的男生也逐漸走向正軌,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更加堅固,這樣的連鎖效應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因此,在班級管理中要正確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這樣就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從各國中等教育的結構看我國中等教育結構的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1980(01)
[2] 淺談職中班級管理中的“細節(jié)”- 新課程:教師- 2012(11)
[3] 做好職高幼師班級管理工作之我見-中等職業(yè)教育 - 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