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仰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初中階段教學工作對于學生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可。化學,是初中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自然科學學科。通過化學學習,初中學生的理性思維得以形成,在了解豐富化學概念的基礎上形成化學學習能力。新課程標準改革,提出了"過渡性"概念特征這一命題,要做好初中化學教學,必須要正確認識"過渡性"概念特征,并且針對其特點開發(fā)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 ?"過渡性" ? 概念特征 ? 教學策略
前言:
“過渡性”概念,就是指學科概念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具有不同的指向。也就是說,在一定的學習階段,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總體目標去確定學生對于某一學科概念的理解深度,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對教學內(nèi)容的相關深度進行調(diào)整。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化學概念知識體系不是瞬間形成的,需要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接觸、了解、掌握與不斷地調(diào)整。掌握好初中化學“過渡性”概念特征,開發(fā)正確的教學方法,有利于高效初中化學課堂的構(gòu)建。
一、初中化學“過渡性”概念特征
初中化學的過渡性體現(xiàn)在不同方法,具體如下:
1.化學概念名稱生活化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有許多化學概念并不需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掌握,但是為了促進化學知識傳遞的連貫性,讓一些化學過程更加合理,又不得不在課堂中引入這些概念。這些概念的出現(xiàn)主要是為了減少初中學生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概念名稱也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化學概念專用名稱,而是利用一些具有生活化特點的化學用語。這些概念的引入,不是為了促進學生對此概念本身的認知,概念的名稱能夠為學生所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像在講解有關于酸堿概念的同時,“電離”概念出現(xiàn),但為了讓初中學生一看就能明白,就用了“解離”這樣生活化的概念名稱。如果直接給出“電離”這樣的化學名詞,會把學生繞暈,影響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
2.化學概念表述例證化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正在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性思維發(fā)展,但在初中階段的學科學習過程中,學生仍然習慣于利用形象思維去理解事件?;瘜W,是初中階段的新晉學科,處于啟蒙階段。初中學生的化學知識量相當有限,如果用歸納化學現(xiàn)象的方法進行化學概念的講解,會加大化學學習的難度。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許多化學概念都是通過例證的方法總結(jié)的。像“酸”的定義就是“像鹽酸與硫酸這些通史于水溶液中解離出氫離子與酸根離子,也就是說不同酸溶液中都有氫離子”,通過簡單的例證讓學生理解酸,再給出相對較為專業(yè)化的化學知識,有利于讓化學學習內(nèi)容與初中學生的思維方式相符。
3.化學概念認知表面性
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化學知識的深度是無限的。但是在初中階段,受到學生思維特點以及認知能力的限制,化學概念還具有表面性的特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只需要通過概念教學讓學生對事物有一個表面的認知就可以了。像在學習有關于化合價的知識時,就只讓學生了解它是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shù)目就可以,沒有必要像高中一樣學習相對深入的概念。
4.化學概念認知局限性
鑒于初中化學概念具有表面性,許多化學概念并不是完整的,這也就使得初中化學概念知識具有局限性,更有一些概念是偏離科學軌道的。像之前提出的有關于“酸”的概念,在初中階段的化學概念中并沒有明確指出電離出的陰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
二、針對化學“過渡性”概念特征的有效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的化學概念具有過渡性,因此,教師需要開發(fā)特色化的教學方法對這些概念進行傳遞,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1.認識到過渡性概念學習的必要性
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應當認識到教材編寫的科學性。每一個學科教材的編制都是一個科學性與系統(tǒng)性很強的工程,初中化學課本中存在這樣過渡性的概念具有其合理性,要做好初中化學概念教學工作,教師要認識到這四點:
第一,化學教材的設計是以新課程標準為基礎的,過渡性的化學概念并不影響初中化學培養(yǎng)學生化學能力目標的實現(xiàn)。
第二,部分化學概念的出現(xiàn)是為了支撐初中階段某些重點化學知識的講解,其概念本身的認知并不是化學學習主要目標。利用這些概念給教學重點難的講解鋪路搭橋才是目的。
第三,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認知水平都十分有限,過渡性化學概念與初中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形式、認知水平都是相符的,相比于精準的化學概念,更有利于促進初中學生化學學習質(zhì)量的提高。
第四,初中與高中的化學教材內(nèi)容是相互銜接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學不全面的東西在高中階段會得到全面的解釋,過渡性化學概念完全不必成為教師的擔心。
2.以概念學習規(guī)律為基礎進行教學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概念學習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不是從自己的化學知識能力出發(fā)去追求化學概念教學的一步到位。概念知識本身是具有發(fā)展性的,因此,概念知識的學習也應當具有階段性。教師要對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化學概念學習內(nèi)容進行了解,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與聯(lián)系,根據(jù)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師要結(jié)合初中階段的化學概念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而不是針對化學教學的最終目標進行現(xiàn)階段的化學教學設計。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酸與堿的知識時,初中化學教材上對于酸與堿的定義并不完整也不盡準確,但二者的定義不是教學的重點,重點是讓初中學生去理解酸與堿的共性,因此,教師沒必要讓學生了解“在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陽離子全部為氫離子”或者“在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全部為氫氧根離子”這樣的概念,尊重概念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讓教學活動更有效。
結(jié)語:
綜上所述,認可初中化學“過渡性”概念特征,并以此為基礎對化學概念與教學內(nèi)容的課程功能進行定位,把握好化學內(nèi)容的教學深度與廣度,會極大地促進化學概念教學效率的提高,減小初中學生化學學習中的難度。概念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掌握“過渡性”概念特征,是解決教師教學困難的前提,也是讓初中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導下開展有效學習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鄭杰. 如何管理中學化學的過渡——以初中化學向高中化學提升為例[J]. 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6:157.
[2]鄭永信. 對初中化學新課程和高中化學老課程過渡銜接的思考[J]. 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05:55.
[3]張莉,劉玲. 對農(nóng)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師培訓的探索——基于2011年云南省“國培計劃”初中化學實驗員培訓項目[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