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廣?韓瑩
摘要:本文以“冰山原理”為立足點,在多模態(tài)話語理論之下,對《在密西根北部》的多模態(tài)話語進行簡要的解讀,抽取作品當中具有代表性語言句式以及人物對白作為分析的載體,意在拋磚引玉,求教方家。
關鍵詞:《在密西根北部》 多模態(tài)話語 冰山原理
引言
《在密西根北部》是海明威的早期作品,對于該作品,無論是海明威的導師斯泰因先生抑或是部分的文學評論加均不表示認可,認為作品當中所描繪的場景太過香艷,思想內涵更是“極端下流”的[1]。《在密西根北部》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歷來備受讀者推崇。海明威最著名的文學理論之一就是“冰山原理”,在其作品當中也有所體現(xiàn)。
一、多模態(tài)話語理論潛在含義解讀
所謂的多模態(tài)話語,即是當人們在社會交際的過程當中,以各種各樣的符號資源實現(xiàn)意思的傳達,多模態(tài)是由這些各種各樣的符號資源所組成的。有學者認為,人的交際并不僅局限于語言方面,還包括表情、手勢、眼神等“副語言”,自然人全部的交流都是“多模態(tài)的交流”,事實上并不存在單一模態(tài)的交流,無論是面對面交流抑或是文學創(chuàng)作,均無例外。
筆者認為“話語解讀”與“交際解讀”的本質是一樣的, 因此我們可以將“多模態(tài)話語解讀”理解為“多模態(tài)交際解讀”。針對文學作品而言,一個模態(tài)即是一個思想生成的資源,而且每一個模態(tài)的意義解讀都是不一樣的,與“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林黛玉”的觀念不謀而合,多個相互獨立的模態(tài)強捏在一起,其意義表達的深度與廣度均不及多模態(tài)相結合的形式。
二、對《在密西根北部》的多模態(tài)修辭句式解讀
通過對《在密西根北部》的多模態(tài)話語進行深入的解讀,處女莉芝對吉姆的愛戀純粹屬于單相思,可以說是虛無縹緲的。因而,在吉姆的引誘之下,莉芝獻出了寶貴的處女之身,對吉姆的愛戀成分固然有之,但是更多的是心理需求,海明威將這種需求概括為“人性”。在此過程當中,吉姆所扮演的是“獵人”的角色,而莉芝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獵物”,海明威將此過程定義為“通過儀式”。在多模態(tài)話語理論的基礎下對此進行分析,一切的存在都是合情合理的,莉芝最終變得更加堅強而勇敢,并不逆于人性的本能。特殊的語言句式是《在密西根北部》話語的集中體現(xiàn)。
(一)莉芝“被獵”之多模態(tài)語言句式
通讀《在密西根北部》,讀者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莉芝對吉姆的單相思,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莉芝“被獵”之前奏即是其對吉姆單相思的各種表現(xiàn),包括語言表現(xiàn)、心理表現(xiàn)等。經統(tǒng)計,莉芝的直接對白與心理描前后共出現(xiàn)了12次“喜歡”,10次“思考”,但是感覺者與被感覺者的身份從來沒有變換,前者是莉芝,后者是吉姆,可知吉姆對莉芝的情意是“明白卻不理睬”,為下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埋下伏筆[3]。
莉芝作為“不曾有人碰過的處女”,容貌嬌美,作者海明威對其不吝贊美之詞,稱她為“最干凈利落的姑娘”。然而,吉姆卻其貌不揚,莉芝對他的愛是基于相貌與財富之上的。莉芝吉姆均為外地人,但是吉姆卻沒有莉芝寄人籬下的苦惱,他對她的留意僅限于“她的頭發(fā)梳得很整齊”這一點,但是僅僅是一次會面也足以讓莉芝“臉上洋溢著歡樂”。
莉芝對吉姆的單相思是“缺乏理性的”,諸如“她喜歡他走路的樣子”以及“她喜歡與他小胡子有關的一切”等類型的心理描寫在作品當中不斷出現(xiàn),最多時是8句連用,相信這是作者海明威有意而為之。這些“副語言”正是多模態(tài)話語的直接外在表現(xiàn)形式,與我國傳統(tǒng)詩文當中的“言在此而意在彼”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此外,海明威在描寫莉芝心理狀態(tài)的時候,逐漸從“物理屬性”延伸至“化學屬性”,連用6句帶有語法錯誤,多加了虛指“it”的句子作為莉芝的內心獨白,如果說前文莉芝“被獵”之前奏尚屬于“形變”,至此即上升為“質變”。
(二)莉芝“被獵”之多模態(tài)語言修辭
以環(huán)境描寫來襯托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以及人物心理的變化同樣屬于多模態(tài)話語的范疇,與我國文學賞析當中的“情景交融”理念相似[4]。縱觀《在密西根北部》,其令讀者印象最為深刻的環(huán)境描寫是“一個貌似很美好”的地方的描寫——“既有學校、教堂、耕田、林地,又有靜雅的湖灣……”,但是“高大門面是假的,雜貨店與郵局、學校與鐵匠鋪相互對峙著”,作者以類似于排比與擬人的修辭手法對環(huán)境進行一系列的描寫,暗示著故事發(fā)展的高潮即將到來,隨之登場的內容既是香艷的,也是血腥的,更是危險而壓抑的。
莉芝的心理變化與言行舉止是典型的多模態(tài)話語,其心路歷程我們可以稱之為“少女情懷”。從現(xiàn)代的角度進行分析,莉芝對吉姆的單相思很大程度上是環(huán)境原因所造成的,海明威為其設定的生活環(huán)境是“僅有五戶人家的山鎮(zhèn),生活環(huán)境封閉”,采用白描的修辭手法交待莉芝的生活背景,為下文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加上性發(fā)育逐漸趨向成熟狀態(tài),一切的發(fā)展均是合理且有跡可循的。但是,作者海明威卻并未就其中的任何一點進行明確闡述,只是以心理描寫、環(huán)境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副語言”進行表述,但是這些單個的多模態(tài)話語卻并非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具有高度的凝聚性,多模態(tài)結合共同表達出莉芝的人物性格與心理狀態(tài),繼而透露出《在密西根北部》該作品的核心思想,即是“對人的天性最為直接的剖析”。
(三)“獵鹿”一詞之暗喻解讀
通過對《在密西根北部》作品的多模態(tài)話語進行解讀,關于“獵鹿”一詞之暗喻,我們可以提煉出如下幾點內容:①“鹿”是莉芝,“獵人”是吉姆,“鹿”被“獵人”獵殺正好是莉芝被吉姆占有,奪取處女之身的暗喻。②莉芝有著與“鹿”十分相似的性格,溫柔而膽小,面對“獵人”吉姆的引誘,基于單相思根本無法抵抗,最終“在拽拉的過程中被撩起裙子,被吉姆無情地進入身體”。③吉姆有著與“獵人”同樣的“狡猾”,將莉芝對他的愛戀視若無物,想占有的僅僅是莉芝的身體而已。“獵鹿”故事的最大悲哀之處就在于莉芝被吉姆強行占有,其中還存在著自身的心理需求與生理需求的主推作用。同時基于多模態(tài)話語視角之下,“獵鹿”一詞之暗喻可以如此表示:“鹿” 莉芝——“獵人”吉姆——引誘(單相思)——欲望——占有。
三、莉芝“被獵”過程的多模態(tài)人物對白解讀
從某個角度而言,莉芝“被獵”可以說是“咎由自取”,吉姆是“圍著皮圍裙看上去也不太像打馬掌的”酒色之徒,其住處與莉芝住處“僅有兩戶之隔”,在餐后卻不回自己的住處,“企圖借酒行兇,占有莉芝”[5]。在這種情況下,莉芝卻不警醒,依舊對吉姆的過分言行聽之任之,整個過程,從多模態(tài)人物對白的角度去解讀,作者海明威似乎已經透露出了“是兩顆欲望之心的碰撞,而不是吉姆一人的罪惡行為”。
(一)多模態(tài)話語下的人物對白解讀
莉芝對吉姆終日“苦苦想念著”,當吉姆終于到來的時候,莉芝的心理是“興奮而渴望的”。并且,在房東史密斯夫婦的親熱動作與語言的影響之下,莉芝的“渴望心理”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而吉姆對于莉芝的情欲是向來有之的,只不過“在酒精的助燃下更加強烈”而已。在進餐的過程當中,吉姆始終以語言和下意識的動作“試探莉芝的反應”,但是莉芝并未作出拒絕的暗示,很大程度上增長了吉姆的“賊心”。于是,吉姆“瞅準時機,用雙臂緊緊摟住她”。在吉姆侵犯莉芝的過程當中,二人的對白非常耐人尋味“別,吉姆,”莉芝說道。吉姆的手更往上滑,“你不能啊,吉姆,你千萬別”。無論吉姆還是吉姆的大手都沒理她??梢娎蛑返摹盁o禮行為”還是表示了反抗與拒絕的,且勿論莉芝的喊叫是否出自真心,但是海明威已經實現(xiàn)了他的目的,即是以人物的多模態(tài)對白為載體,引導讀者自主思考。而吉姆對于莉芝的喊叫并沒有加以理會,而是繼續(xù)在莉芝的身上為所欲為,他說:“我一定要,我就要,你知道我們必須得要”,莉芝的愛使得吉姆對自己的“無禮行為”變得有恃無恐并且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系列細膩而深入的人物對白描寫,同時表現(xiàn)出莉芝與吉姆的實時心理狀態(tài),讀者甚至不用再往下讀便可大致推測出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這就是多模態(tài)話語的文學價值之一,引導讀者自行想象,或與作者的思路相合,或與作者的思路相悖,均是多模態(tài)話語的價值體現(xiàn)。
(二)多模態(tài)話語下的鳳凰涅槃
在被吉姆強行占有之后,莉芝并沒有尋死覓活,先是“全身顫抖,仿佛不能接受眼前的情況”,隨后是“哭得很厲害”。但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莉芝便恢復了正常,看著赤身裸體的吉姆,莉芝顯示出了女性溫柔的本性,她先是“脫下外套”,隨后“俯下身子將外套蓋在他身上”[6]。海明威在描寫這一過程的時候尤其細膩入微,一系列動作描寫的傳神程度較之心理描寫與神態(tài)描寫有過之而無不及,動作描寫同樣是文學作品當中的“副語言”,屬于表現(xiàn)主人公內心情緒演化的典型多模態(tài)話語。經歷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莉芝對吉姆的一系列關懷動作是否就代表著其允許了吉姆的“無禮行為”呢?作者海明威并未就此作出明確的闡述,全憑讀者想象。讀者可根據(jù)自身的思維方式作出合理的推測,但很多人都傾向于莉芝從此沖破迷霧,像涅槃的鳳凰,開始新的人生旅程,也許她會忘卻這一切,也許她終此一生都無法淡化,但是只要她能重拾優(yōu)雅的風度,不失善良與溫柔,又有何妨呢?這也正是作者采用多模態(tài)話語創(chuàng)作《在密西根北部》的核心思想,引導讀者向人性光輝的方向思考問題。
結語
海明威本人卻對該作品情有獨鐘,其引以為傲的程度甚至超過了《老人與?!罚C魍J為該作品是對人的天性最為直接的剖析,從場景的描寫到思想的演化均是合情合理的?!对诿芪鞲辈俊分两褚殉山浀洌P者對其多模態(tài)話語的解讀乃淺陋之見,不足萬一。語
參考文獻
[1]張宜波,劉秀麗,周寧.《在密西根北部》的多模態(tài)話語解讀[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46-150.
[2]竇紅雙.話語的多模態(tài)性:理論與實踐[D].黑龍江大學,2011.
[3]張德祿.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J].中國外語,2009(01):24-30.
[4]韋琴紅.論多模態(tài)話語中的模態(tài)、媒介與情態(tài)[J].外語教學,2009(04):54-57.
[5]劉秀麗,張德祿,張宜波.外語教師多模態(tài)話語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系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03):3-9.
[6]羅永勝.近十年來中國多模態(tài)話語及其應用研究述評[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2(04):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