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鵬
【關鍵詞】語文 中年級段 主題閱讀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6A-0042-01
“主題閱讀”是一種針對同一主題,在一定時間內(nèi)閱讀大量書籍的方法。語文課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主題閱讀”給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新的元素,容易讓學生形成邏輯清晰、思維科學的閱讀形式和過程,可以有效避免學生零散閱讀所造成的知識遺忘,思考重復而不深入的問題。由于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閱讀了相關內(nèi)容,學生加深了記憶,能夠多角度、更全面地理解同一主題思想,有效形成框架性思考,將實用性書籍內(nèi)容應用到實際閱讀或寫作實踐中來。以下是筆者對小學語文中年級段開展主題閱讀的幾點探索。
一、從課文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主題閱讀”興趣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闭n文是語文教學的主體,也是學生進行課內(nèi)閱讀的主要對象??v觀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所收錄的課文有名家散文,描寫自然奧秘的篇章,還有反映世間萬象的美文等。教師在教學過程就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段或者一篇文章,要求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讀后感受,繼而閱讀、積累更多同類型的文章。這樣教學,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筆者在主題閱讀教學中通過“精選內(nèi)容,確定主題——導語入手,切入主題——品讀探討,感悟主題——拓展實踐,升華主題”的路徑,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全身心參與“主題閱讀”的興趣。比如,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小兒垂釣》這兩首古詩描繪了蓬頭稚子學習垂釣的情景,通過寥寥數(shù)語描繪出一幅春日里的溫馨畫面,筆者引導學生們思考:“我們還學過哪些與春天有關的詩句?”針對喜歡畫畫的學生,筆者引導學生們用彩筆描繪出自己心中春天的圖畫;針對喜歡唱歌的學生,筆者引導他們用優(yōu)美的歌曲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這樣的教學以課文為例子,自然生發(fā)出更多同類題材的閱讀資料,學生眼界更加開闊,進一步活躍了思維。
二、從單元主題出發(fā),拓展“主題閱讀”材料
教材的每一個單元,從“單元導讀”到“課文選編”,從“資料袋”素材到“語文園地”的設計都緊緊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引領學生有主題地讀書,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擴大閱讀面。如蘇教版語文教材每一個單元的課文都對應一個主題,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從單元出發(fā),拓展“主題閱讀”的材料,實現(xiàn)拓展材料與單元內(nèi)容相吻合。在開展“主題閱讀”時,教師就要選擇與本單元主題相似的題材文章,所選擇的文章還要符合中年級段學生年齡和身心發(fā)展特點。以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為例,第一單元的課文《走,我們?nèi)ブ矘洹贰兜谝欢湫踊ā贰堆嘧印贰豆旁妰墒住?,都是關于春天的文章。在教學中,筆者以單元主題為基礎,采集了“主題閱讀”的拓展資料,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還有其他名家描寫春天的佳作,以及班級里部分學生所寫的關于春天的作文。在主題閱讀材料拓展的基礎上,學生們閱讀了各種描寫春天的作品,在自主閱讀實踐中理解文本內(nèi)容,自覺積累讀書方法。這樣教學,是學生在涵泳文本后做出有意義的篩選和個性的賞評,真正提高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三、從生活主題出發(fā),拓寬“主題閱讀”視野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除了從教材中獲取閱讀資料外,還需要從生活出發(fā)查找有益的閱讀主題,拓寬學生的視野。語文教學將主題閱讀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起來,這也是實踐新課標改革實施中將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真正實現(xiàn)主題閱讀對學生的生活實際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和價值。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經(jīng)歷,筆者引導學生們拓寬主題閱讀的視野,比如在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筆者在班級里組織開展了以“愛國”為主題的閱讀課。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愛國題材的詩詞、佳作,結合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我給主席獻花》《天安門廣場》《徐悲鴻勵志學畫》《虎門硝煙》的課堂教學進行交流、分享。從“我自橫刀向天笑,留取肝膽兩昆侖”,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資料等,主題閱讀為學生在豐富的閱讀材料中輕松游弋,從課內(nèi)到課外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拓展了學生主題閱讀的視野。
總之,小學語文中年級段“主題閱讀”實踐活動的開展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以教材為本”的理念,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fā)”,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拓展主題閱讀渠道,閱讀教學就會收獲豐富的資源和無限的精彩。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