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國
摘 要:在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閱讀學習。但是現(xiàn)如今,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卻存在一些弊端,這些弊端不僅存在于學生學習閱讀的方面,還存在于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方面。從實際出發(fā),分析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對策研究
語文作為最重要的一門科目,在所有課程的教學中都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而在聽、說、讀、寫等步驟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除此之外,小學教育正是塑造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因此研究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是至關重要的。在研究中,要多角度、深入地看待問題,才能找到根本原因,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培養(yǎng)更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
一、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在一些研究和報道中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課上與課后的反應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學生在課下對閱讀的興趣很低,或者一些學生只喜歡閱讀自己感興趣的一小部分書籍,閱讀對于小學生的影響力顯然沒有電視、網(wǎng)絡或者游戲等的影響力大。
2.教師的教學方法
現(xiàn)如今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基本上處于千篇一律的狀態(tài),語文教師不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也不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大部分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多讀課文,甚至要求學生背誦,但是基于閱讀的理解卻很少有老師提及。另一方面,在課前的準備上,大部分老師不會告知學生此次閱讀的目標,也并不讓學生去回顧和搜集與本次閱讀課程有關的知識和背景資料。這就會導致學生盲目地學習,而且無法與學習的其他知識聯(lián)系起來。最重要的是,教師僅僅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但是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實踐,也不關注學生是否真的掌握了閱讀的方法。
3.課堂學習的氛圍
閱讀課堂的學習氛圍,一方面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取決于教師的關注程度。大多時候,教師對于學生課堂上是否發(fā)言,是否具有積極性以及是否理解教學內(nèi)容的關注度都不太高,沒有積極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除此之外,教師采用何種方法進行教學,是否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是否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都能直接影響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
二、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對策
1.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因為閱讀課程的學習主要是在課堂內(nèi),因此利用課堂內(nèi)的大環(huán)境,布置一些學生可以進行的活動,或者利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就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地震是怎樣發(fā)生的,有怎樣的危害以及地震中感人的故事等。在講課的時候把學生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并讓學生對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以及小故事進行講解,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地震的形成原因、危害、自救方法等,最終通過這些資料讓學生對文章中父與子的感情以及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有一個明確和深刻的理解,調(diào)動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興趣。
另一方面,如果課本中有明確的角色設定,則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所講述的內(nèi)容排演簡短的話劇和舞臺劇,以娛樂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景,體驗人物所處的真實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這種方法也可以在課前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對整篇文章的閱讀都感興趣。
2.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
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是為閱讀課的教授進行鋪墊,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有效,也是閱讀教學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讀課文,并對所閱讀的課文進行“翻譯”式地講解,不僅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也會使整個課程進行得沉悶無趣,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所以,教師應該利用身邊可以利用的資源,改變教學方法。比如,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課件上色彩鮮艷的圖片或者切合實際情況的視頻,都會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即使脫離了課本,也能對課件上講解的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
多媒體課件的應用還能使學生掌握閱讀訓練中的重點。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多媒體課件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課件上展示的內(nèi)容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感受作者想要通過文章表達出來的感情,從而訓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思想感情,并對文章有一個準確的認識。課堂上,老師應鼓勵學生多讀書,積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定期布置讀后感或者組織小的閱讀知識競賽來激發(fā)學生課下閱讀的積極性。
3.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沉悶的課堂氛圍會使學生無心聽講,使學生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每個學生都給予同樣的關注,并且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只要在閱讀的時候就會使用自己形成的固定的方法。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活躍課堂氣氛,多和學生互動,還可以臨時組織一些小的辯論賽、知識問答等小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高興地接受新知識。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方法的重要階段,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法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因此,從根本上發(fā)現(xiàn)和解決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讓學生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范佳佳.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考試周刊,2011(24).
[2]朱蘭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0(56).
[3]吳良純.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