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梅,劉勝杰
吉林敦化市紅石學校
注重實踐,循序漸近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鄭紅梅,劉勝杰
吉林敦化市紅石學校
初中英語閱讀訓練是學生英語學習的核心。英語閱讀能力是聽、說、寫、譯的基礎。閱讀更是教師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每篇課文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文章的理解,是需要學生通過仔細閱讀來完成。因此,教師對學生閱讀方法加以指導,以便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中一項艱巨而又緊迫的任務。做為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應注意教學中對閱讀要循序漸近長期的、堅持不斷的訓練。
循序漸進;培養(yǎng);英語;閱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師教學的重點,而英語閱讀訓練是學生英語學習的核心。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從一個句子到一個段落,再從每個段落到通篇文章的理解,是要通過學生仔細閱讀來完成。因此,英語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和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并把此項工作做為持之以恒的習慣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
英語閱讀教學是一項艱巨而又緊迫的任務,英語教師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要進行循序漸近長期的、堅持不斷的訓練。結合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和目前的英語教學實際,我們認為閱讀教學是一大難點。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切忌操之過急。具體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中學生在小學已經都學過英語,因此,進入初中階段時他們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聽說讀寫基礎。一般來說,對于五十個單詞以內的小短文學生都能夠看懂的,教師只要通過精心設計,巧妙安排,我們的做法是從初一開始慢慢帶著學生讀一些簡短易懂的小短文,在具體閱讀時教學方法上主要采取鼓勵式、夸獎式教學。這樣,一方面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增強他們閱讀的信心,排除他們對英語閱讀的懼怕心理。這樣由易到難,隨著他們詞匯量的不斷增加,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再慢慢適度的加難加長,讓他們讀一些比較復雜的長篇文章,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目前英語閱讀理解重點考查的題型包括主旨題,細節(jié)題,詞義題,是非判斷題和推斷題五類。那么針對這五種題型,教師可從不同的側重點進行專項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比如,中考中的主旨題,實際上就是考查學生對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主旨大意的理解能力。教師在平時訓練中就要引導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捕捉大意,找準主題句。更深層次的需要對全文進行推理歸納。具備找主題句能力后,再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觀點、態(tài)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這些問題可讓學生相互討論。引導他們深讀文章,促使學生發(fā)揮潛能,鍛煉學生們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他們對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認識,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推理能力。
教師平時在教學中應嚴格要求學生,一定要特別重視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積累,對已經學過的詞匯要讓學生們扎扎實實進行記憶,牢牢掌握并學會正確運用,平時要求學生多背誦多默寫,具體方法是要求學生們每天堅持記幾個單詞或詞組。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教師最好是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詞匯,而不要孤立機械的進行詞匯教學,因為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使詞匯的意義更加明確,英語中的很多詞語具有一詞多義的特點,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能夠限制歧義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也便于學生記憶。同時,對于那些學生特別容易搞錯的單詞,教師應適當采用一些記憶策略。
在平時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意多幫助學生借助意群理解一些特殊的句式和比較復雜的句子,在具體講評閱讀文章時千萬不能只是一個中譯英的過程或者報出一個答案的過程。遇到長句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搞清句子的結構,例如學科基本要求上的五種基本句型(SV,SVP,SVO,SVOO,SVOC),從而理解句子的意思;遇復合句時,幫助學生弄明白是什么從句,理解句子的語序、時態(tài)和連接詞,讓學生更易于理解句意,從而避免造成理解上的錯誤。
閱讀的目標是理解課文,提取信息,對材料進行分析和評價,所以教師平時在閱讀中要讓學生有獨立的默讀時間,有時造成學生不能回答問題的原因不是問題提出的太難,而是教師沒有給學生留出應有的準備時間。所以教師要在提問時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準備,這樣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
中考閱讀理解題中除了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外,后兩篇是以首字母和回答問題的形式出現(xiàn)的。書面回答時,教師要求學生答題規(guī)范和準確。名詞注意是可數名詞還是不可數名詞,可數名詞的話,用單數還是復數。動詞要判斷是謂語還是非謂語,如果是謂語動詞要注意前面的人稱以及所需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形容詞、副詞要注意需不需要用比較級或最高級等。
教師是學生閱讀過程的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閱讀策略訓練,豐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如:根據標題或圖片預測內容;利用上下文或構詞法推斷詞義;運用“略讀”了解大意;運用跳讀理解細節(jié);學會找出主題句,歸納中心大意等。教師還可運用信息轉換手段對抽象的課文內容進行加工,理清文章的線索和思路,構筑文章的脈絡和結構。
1、在閱讀中學會猜測
2、在閱讀中學會抓住關鍵句
3、學會理解上下文的邏輯關系
4、學會針對不同的題目要求利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教學中教師對教材中的課文教學應注意不能將重點只停留于詞匯、句型和語法結構的講解上,還要注意讓學生整體理解課文,把握語篇的主要信息和框架結構,以及注意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解讀和文章傳遞的文化信息。因為對文章整體理解、上下文的銜接以及邏輯推理等內容的考查,往往是學生最容易失分的,對學生來說是難點。
總之,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非一日之功,教師應通過多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長期認真地積累語言知識和擴大詞匯量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博覽群書,鍛煉他們的分析能力,提高他們的認識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使用語法知識,學習一定的閱讀技能,掌握閱讀方法,切實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