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彧鴻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開拓思維、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徑,高效課堂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不懈追求。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應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第一要務,采取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征和學科內容特點的教學策略,營造出情趣充盈、活潑生動、風采依依的課堂教學氣氛,以由此構建的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主動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設計 快樂課堂 創(chuàng)新 政治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課由于其教學內容理論性強、概念抽象、趣味性少的特點,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課堂沉悶,猶如死水一潭。很多學生學政治學得痛苦不堪,要么上課睡覺,要么做一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甚至討厭上課,結果是考試成績上不去。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政治,使政治課堂成為學生充滿激情的課堂,一直是政治課教師孜孜以求的話題。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政治教學中仍然要積極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讓學生快樂學習,使每一節(jié)政治課成為學生的每一次生活體驗的課堂。我在政治課教學實踐中,做了如下的嘗試:
一、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活力
很多學生對于政治課感到枯燥無味,他們的這種想法給政治教師貼上了枯燥無味的標簽。因此,作為政治教師,要想讓學生體味政治課堂的魅力,自己就應該在課堂上充滿活力。教學過程是師生感情雙向交流的過程,如果沒有師生感情之間的交流,那么教師的教學就是“貧血的教學”。
作為師生雙邊互動的課堂教學,需要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我們必須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和方法,努力構建一個與學生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新穎而生動的教學情境,使相對靜態(tài)的高中政治課堂呈現(xiàn)出精彩與靈動,以此激活學生主動學習政治的心理情緒,引導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中興趣盎然地掌握政治知識。例如,在學習《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和作用》這一框題時,我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阿炳的《二泉映月》,悲涼凄慘的曲調,給學生一種強烈的聽覺震撼,心靈的琴弦被撥動,學生為之所感,情緒高漲。在此情景渲染的濃烈氛圍中,學生以主動的心理情緒參與教學活動,通過對情境的再加工,深刻領會到阿炳創(chuàng)作出這樣悲慘曲子的緣由,并從中得出社會實踐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這一結論。
二、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活動
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倡導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方式變革。高中政治教師要把“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水平”作為提升課堂活力的突破口,做好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以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為主線,注重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潛心引領學生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能引發(fā)共鳴的探索問題,開展教學問題的小組合作討論、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動。在熱烈而有序的自主探究中增強課堂互動,給學生搭建自主獲取知識的平臺,使學生以快樂的學習心態(tài),在能動的參與和探究中提高認識、形成能力。例如在教學《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框題時,我沒有進行逐段講讀,而是先指導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聯(lián)系學生中存在的“高消費、搞攀比”現(xiàn)象,提出問題“當代高中生是否還需要發(fā)揚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引領學生展開討論和辨析。由于問題與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密切相關,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心理認同,學生思維活躍,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知識的殿堂。
三、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組織教學
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系統(tǒng)性較強的學科,它通過抽象的觀點、深刻的道理對學生進行政治方向、道德規(guī)范等方面的教育。高中政治課的許多內容抽象、枯燥,學生理解起來有較大的難度,只有創(chuàng)設出一定的真實環(huán)境,才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課堂教學的氣氛和師生雙邊活動才能活躍,學生也才能真正理解政治理論的內涵。以網絡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電化教學手段,集聲、光、圖、色、影為一體,利用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形式在較短的時間內為學生提供逼真、翔實的學習材料,將語言文字描述幻化為具體直觀的動感場景展示給學生,突破了課堂教學空間與時間的局限,加大了對學生的感官刺激。原本教條式的政治理論通過電教手段的動態(tài)顯示,變得情趣十足。在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學生的思路,破解了學生認識上的疑惑。例如,在講授“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這一知識點時,我們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播放電影《遼沈戰(zhàn)役》的片段,讓學生通過再現(xiàn)的歷史鏡頭充分感知當時敵對雙方決策層的戰(zhàn)略思想,由此明確社會現(xiàn)象是運動中多層次、多方面的矛盾統(tǒng)一體,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社會現(xiàn)象的本質。毛澤東同志提出先打錦州的戰(zhàn)略決策正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住了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是堅持矛盾分析方法的光輝典范。
四、回歸生活,豐富教學課堂
生活化教學要把抽象的學科知識還原于生活,使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驗證和完善。教師布置實踐性作業(yè),讓學生課后收集資料,運用所學知識驗證課堂設想,反思課堂體驗,在實踐中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我在講授《世界文化多樣性》這一課時,課后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開展了這么一項活動:走訪居住地附近的老人,了解他們年輕時生活中都有哪些傳統(tǒng)習俗;比較這些習俗現(xiàn)在是否還存在,是否發(fā)生了變化。根據走訪的內容和比較的結果,寫關于傳統(tǒng)習俗的調查報告或關于保護傳統(tǒng)文化的倡議書,形式可以是幻燈片或文檔。這使教學由課內延伸至課外,使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中一展風采,并且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享受學以致用的快樂,讓學生真正感受學習的樂趣、知識的有用。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探索和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高中政治課堂的鮮活、精彩與靈動,吸引學生的情感投入,讓學生在師生共同構建的高效課堂上自主探究、快樂成長,同時也使政治課堂教學變得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