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唐萬珍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yī)院護理部,重慶 402160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原因與管理對策,以保證護理安全。 方法 對某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2013年1~12月護理系統(tǒng)非懲罰性自愿上報的84例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回顧性分析,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原因、分類、分級等進行綜合分析。 結果 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前五位分別為管道滑脫、輸液相關事件、跌倒/墜床、給藥錯誤、方法/技術錯誤事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護患溝通不良,評估不足,查對不嚴,管理不當?shù)确矫妫ぷ髂晗拊?年之內(nèi)的低年資護士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較多。 結論 護理部加強了對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在各病區(qū)采用移動護理信息系統(tǒng),同時試行了疾?。ń】担┕芾韼煂B毠芾?,做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有效地減少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關鍵詞] 護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移動護理信息系統(tǒng);疾?。ń】担┕芾韼煟还芾韺Σ?/p>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2(a)-0149-04
Analysis on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84 cases
GUO Wen TANG Wan-zhen
Department of Nursing,Yongchu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216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caus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nursing safety. Methods 84 cases of non-punitive and voluntarily reporte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y nursing system in a class-A three-level general hospital.The causes,sorts,and classification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first 5 nursing adverse events were tube falling,transfusion related,falling down/ bed dropping,medication error,and methodological/technical error.The main caus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ccurring were ill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insufficient evaluation,slack verification,and inappropriate management.Most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junior nurses who worked less than 3 years.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raining on junior nurses in nursing department,adopting 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trying out disease/health manager dedicated management,promoting all-round health education,and intensifying the communications in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Nursing adverse event;Safety management;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Disease/health manager;Management strategy
醫(yī)療質量和安全文化是醫(yī)院發(fā)展之本,是提升醫(yī)療質量和保證患者安全的基礎?!搬t(y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是醫(yī)療工作永恒的主題,建立醫(yī)院安全文化是管理者主要工作內(nèi)容之一[1]。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護理過程中發(fā)生的、不在計劃中的、未預計到的或通常不希望發(fā)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跌倒、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2]。護理質量直接影響到醫(yī)療質量、患者的安危、醫(yī)院的聲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醫(yī)療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維權和自我保護意識也明顯增強,對醫(yī)院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3]。本文對某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2013年1~12月護理系統(tǒng)非懲罰性自愿上報的84例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分類、分級、涉及科室、人員等,通過對護理風險采取預見性管理措施,提高護士風險防范意識,將護理工作重點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減少和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取得了較好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某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2013年1~12月護理系統(tǒng)非懲罰性自愿上報的84例護理不良事件,按事件的嚴重程度分為4個等級。Ⅰ級事件(警告事件):非預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進展過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喪失;Ⅱ級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醫(yī)療過程中是因診療活動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機體與功能損害;Ⅲ級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雖然發(fā)生了錯誤事實,但未給患者機體與功能造成任何損害,或有輕微后果而不需任何處理可完全康復;Ⅳ級事件(隱患事件):由于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未形成事實。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對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分析,內(nèi)容包括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原因、分類、分級、涉及科室、人員等。
1.3 數(shù)據(jù)處理
資料收集完成后進行整理并統(tǒng)一編碼,錄入Excel電子表格進行分析。采用頻數(shù)、百分比等方法描述一般資料。
2 結果
2.1 護理不良事件分類情況
84例護理不良事件主要為管道滑脫、輸液相關事件、跌倒/墜床、給藥錯誤、方法/技術錯誤事件及其他事件等(表1)。
表1 84例護理不良事件分類情況
2.2 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護患溝通不良、評估不足、查對不嚴、管理不當、培訓不到位、疾病因素、職業(yè)防護意識淡薄等(表2)。
表2 84例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2.3 護理不良事件涉及的科室
84例護理不良事件,以內(nèi)科系統(tǒng)和外科系統(tǒng)為高發(fā),分別占48.81%和25.00%,ICU和婦產(chǎn)科均占5.95%,其他科室相對較少(表3)。
表3 84例護理不良事件涉及的科室
2.4 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分級情況
Ⅰ級0例;Ⅱ級3例,占3.57%;Ⅲ級56例,占66.67%;Ⅳ級25例,占29.76%;其中24例有不良后果,60例無不良后果,無一例嚴重不良后果發(fā)生。
2.5 護理不良事件與涉及的護士工作年限
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的護理人員工作年限1~3年48名(57.14%),3~5年18名(21.43%),5~10年11名(13.10%),>10年7名(8.33%)。
3 討論
3.1 加強對低年資護士的培訓,提高護士風險防范意識
本組資料中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前五位分別為管道滑脫、輸液相關事件、跌倒/墜床、給藥錯誤、方法/技術錯誤事件。居第一位的是管道滑脫22例,其中有中心靜脈置管滑脫8例,氣管插管滑脫4例,胃管滑脫4例,氣管導管滑脫3例,引流管滑脫3例。
由于近年來招聘的3年內(nèi)低年資護士占全院護士的比例較大(約35%),低年資護士工齡短、職稱低、實踐經(jīng)驗少,存在相關理論知識不足,操作技能不夠熟練,往往只是按照醫(yī)囑被動工作,對潛在的風險重視不夠,書寫護理記錄、保存法律依據(jù)的意識淡薄,核心制度執(zhí)行不嚴,極易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據(jù)宋慧娟等[4-5]的研究報道顯示,低年資護士是發(fā)生不良事件的高風險人群,本次分析結果與之相同。管道固定不牢或不妥當是管道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6],對于有管道的患者進行管道滑脫危險因子評估,讓責任護士加強責任心,及時巡視和溝通,完善各類知情同意書,加強約束帶的規(guī)范管理,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各類管道脫落的應急預案、處理流程,并在床頭掛防管道滑脫警示標識,加強責任心和慎獨精神是防止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的關鍵。護理風險管理能力的教育培訓是改善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徑[7],也是解決患者安全問題的有效措施[8]。沈貽萍等[9]認為,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低年資護士培訓,優(yōu)化管理,培養(yǎng)其規(guī)范操作意識,并促使其形成習慣,可有效降低相關差錯的發(fā)生。護理部組織護士學習專業(yè)知識,相關法律法規(guī),強化責任意識、法律意識、質量意識、風險意識,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護理風險存在于護理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主動評估,對風險主動實施管理[10]。
3.2 病區(qū)實行移動護理信息系統(tǒng),采取彈性排班模式,減少和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由表1可以看出,與靜脈輸液相關的不良事件占第二位,有21例發(fā)生,因查對不嚴引起藥液過期1例、掛錯液體1例,巡視不及時,觀察病情不仔細致靜脈炎1例、輸液滲漏8例、輸液反應10例等。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與患者交流溝通的機會多,接觸時間也長。護理工作具有連續(xù)性、動態(tài)性、直接性和具體性,即使護理人員嚴格遵守“三查七對”制度,仍會發(fā)生護理不安全事件,而無懲罰原則的實施有利于護理不良事件的暴露和處理,提高患者的安全度[11]。靜脈輸液用藥由8-4班護士擺好,下午白班護士進行核對,中班護士再次核對后擺藥,再由第二天的8-4班護士核對后配置,與靜脈輸液相關的不良事件仍有21例發(fā)生。醫(yī)院管理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在各病區(qū)實行移動護理信息系統(tǒng),運用掌上電腦(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的無線掃描功能,在床邊對患者的有效信息進行確認,可直接在床邊進行醫(yī)囑管理、病案管理、生命體征錄入、靜脈輸液核對等操作。即時的信息存取,降低了錯誤率,可不斷優(yōu)化護理流程,轉變護理服務模式,提高護理效率,降低護理風險,在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效深化優(yōu)質護理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12]。國內(nèi)外研究報道,移動護理信息系統(tǒng)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13]。護士長根據(jù)護理工作量的不同采取彈性排班[14],合理安排人力,注意人員新老搭配,尤其是對危重患者、大手術等相對較多的時候加強了人力。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彈性安排護理人力資源是降低護理風險,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的有效途徑[15]。護理部還加強了護理質量督查,每周不定期組織相關人員深入病區(qū)進行檢查考評,以規(guī)范護理行為,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3.3 試行疾?。ń】担┕芾韼煂B毠芾恚龊萌轿坏慕】到逃?,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
由表2可以看出,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護患溝通不良,評估不足,查對不嚴等,本項研究結果與楊莘等[16]的研究結果基本相同。護患溝通不足是所有嚴重差錯事件發(fā)生的第一原因[17],內(nèi)科系統(tǒng)的危重患者較多,工作繁忙,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外科系統(tǒng)高,工作年限在3年之內(nèi)的低年資護士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較多,占57.14%。低年資護士業(yè)務技能掌握不熟練[18],安全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缺乏臨床工作經(jīng)驗,對風險認識不足,在操作技能、解決問題能力、協(xié)作溝通及創(chuàng)新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如觀察病情不細致,操作技術不夠熟練,對患者評估不全面,缺乏急救經(jīng)驗及正確的判斷能力,對患者的病情變化缺乏預見性,容易出現(xiàn)工作失誤,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要使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得到有效控制,應及時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加強溝通,防止糾紛發(fā)生,做到防患于未然。為了重視細節(jié)管理,醫(yī)院建立了各種告知書和評估量表(如住院患者告知書、跌倒/墜床、管路滑脫危險因子評估表、特殊治療同意書包括拒絕的護理操作告知簽字、Braden評分表等)。醫(yī)院管理者還意識到護患溝通存在的問題,試行了疾?。ń】担┕芾韼煂B毠芾恚M行??平】到逃笇?、健康宣教、健康狀態(tài)評估和疾病風險評估,為患者量身定制個性化健康干預及健康監(jiān)測方案,開展科內(nèi)患者健康小講課及出院患者的跟蹤回訪。通過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做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從而減少了因護患溝通不良,評估不足而引起的護理不良事件。
由于醫(yī)學護理學科的特殊性,醫(yī)療護理風險始終貫穿于醫(yī)療護理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19],做好風險發(fā)生前的前饋控制比風險發(fā)生后的處理更加重要。本文通過對護理風險采取預見性管理措施,提高護士風險防范意識,將護理工作重點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使護士能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危險因素,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處理事件更全面、更科學[20],提高了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及時性、有效性。與2012年1~12月比較,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增高,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下降,無一例嚴重不良后果發(fā)生。因此,加強對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在各病區(qū)采用移動護理信息系統(tǒng),試行疾?。ń】担┕芾韼煂B毠芾?,做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能有效地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李遠珍,何圣紅,章涇萍,等.125起護理不良事件歸因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華護理教育,2011,8(10):461-463.
[2] 李漓,劉雪琴.我院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建立與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07,7(11):54-55.
[3] 夏美春,王怡旻.心理工作坊干預對護士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4):53-54.
[4] 宋慧娟,劉雪琴,李漓,等.45例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J].中國醫(yī)院管理,2008,8(7):56-57.
[5] 鄭煜.臨床護理潛在的安全問題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8):685-686.
[6] 唐紅娟,唐笑青.NICU管道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181-182.
[7] 楊蓮榮,戴青梅.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及護理風險相關因素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8,8(5):59-61.
[8] Briner M,Manser T,Kessler O.Clinical risk management in hospitals:strategy,central coordination and dialogue as key enablers[J].J Eval Clin Pract,2013,19(2):363-369.
[9] 沈貽萍,裴艷,陳雯華,等.低年資護士護理差錯剖析與對策[J].上海護理,2008,18(6):12-14.
[10] 廖容,劉志霞.臨床護理風險的識別與防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8):57-58.
[11] 汪曉攀,韓琴,張敏,等.護理不良事件無懲罰原則管理效果探討[J].護理學雜志,2010,25(11):42-44.
[12] 施海紅,張友惠,楊云智,等.移動護理信息系統(tǒng)在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3):89-90.
[13] 李森,王泠,吳曉英,等.移動護理信息系統(tǒng)應用效果評價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2,27(22):90-93.
[14] 楊菊英.118例護理不良事件分析與對策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3):20-21.
[15] 汪麗進,黃雪梅,力燕,等.呼吸內(nèi)科護理工作量與人力配備狀況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9,9(5):29-31.
[16] 楊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30-132.
[17] 張亞玲.護理不良事件78例分析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3):93-94.
[18] 戴艷萍.臨床給藥差錯歸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4):1312-1313.
[19] 郝改琳.風險管理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0):4891-4892.
[20] 高琳,王世榮,劉靜.護理風險管理在病人集體轉運中的運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5):441-442.
(收稿日期:2011-11-24 本文編輯:郭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