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雯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傾向于通過旅游來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旅游市場前景一片廣闊,對旅游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報考旅游英語專業(yè),希望孩子畢業(yè)后從事旅游事業(yè),旅游英語教學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大關注。近年來,英語旅游文化漸漸進入旅游英語教學,如何使旅游文化與英語課堂教學進行完美結合,讓旅游文化發(fā)揮出它的魔力,使英語課堂教學朝著更高質量的方向發(fā)展,成為每個旅游英語教學工作者共同探討的熱點話題。本文結合多年的實踐工作經(jīng)驗,對旅游英語的教學及文化滲透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旅游英語 教學 文化滲透
伴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全球一體化的發(fā)展,世界開始緊密聯(lián)系成一個整體,旅游業(yè)開始從國內各地旅游發(fā)展到世界各地旅游。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旅游業(yè)逐漸成為促進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由于中國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我國在2008年成功申辦北京奧運會后,境外來華旅游業(yè)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旅游觀念的不斷轉變,人們更希望觀看各國的異域特色,出境旅游成為大家的重要選擇。境外來華旅游大多都是國際友人,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對旅游服務工作者的需求增多。鑒于這種情況,我國各院校開設了許多旅游英語專業(yè),并將英語始終作為旅游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希望能夠借此培養(yǎng)高素質、高層次的人才。旅游英語課堂因為其自身帶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實踐性及綜合性,有利于文化的傳播、保護以及旅游文化的順利交流,所以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也顯得尤為重要。
一、旅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旅游市場得到了不斷的拓展,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中國旅游,這對我國的旅游英語教學來說,既是一個機遇,又是一種挑戰(zhàn)。正因為旅游英語的最大特點是當面與國外游客進行交流,所以必須要解決好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問題。旅游文化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語言的交流,英語作為一種主要的交際語言,即ESP,地位已變得越來越重要,學生在學習旅游英語時,不僅要掌握專業(yè)術語和旅游基礎知識,而且還要開闊視野記憶、拓寬旅游文化的知識面,促使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得到提高。
二、旅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現(xiàn)實性
旅游英語專業(yè)的基本內容是通過文化教學來使學生學到知識,旅游管理者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主要包括管理學知識、旅游經(jīng)濟學知識、旅游法學知識、旅游地理學知識、旅游歷史學知識、旅游文化學知識、旅游規(guī)劃學知識以及國際旅游學知識,他們還必須了解本國的政治、文化、經(jīng)濟、歷史等相關知識,必須具有英語交際能力,開設的旅游英語課程必須要以一定的教學語言為基礎,還應該把我國五千多年的傳統(tǒng)文化融合在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國外游客能夠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三、旅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途徑
1.重視教師的自身文化素質
我們應該注重英語旅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英語課堂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提問題的形式,充分發(fā)揮孩子的積極性,積極組織學生圍繞知識點去挖掘中西方的不同歷史背景;還有,教師還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工具和資源,將語言教學和旅游文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具備豐富的文化底蘊,使學生在進行語言學習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促使學生更好地與外國游客進行交流。
2.采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對中西文化的理解能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放棄原有的“灌輸式”教育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形式不一的課堂活動,比如聽英文歌曲、觀看英文電影。學生通過親自參加課堂活動,能夠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鑒于英語旅游專業(yè)自身很強的專業(yè)性和實踐性,英語教學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設法創(chuàng)造類似旅游的情景,比如機場接待、餐廳就餐,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使學生融入現(xiàn)實的英語交際環(huán)境中,從而促進學生文化交際能力的養(yǎng)成以及英語思維能力的形成。
3.將文化知識與詞匯教學相結合
詞匯教學指的是教師通過音標、聯(lián)想記憶的方法指導學生去學習和記憶單詞。英語詞匯雖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蘊,但許多方面卻存在著不對應現(xiàn)象。教師在詞匯教學中,不僅僅只是讓學生認識和掌握單詞,還應該引導學生感受詞匯的文化內涵。在英語中有些詞的文化內蘊漢語中沒有,比如fruitcake(水果蛋糕)常用來指的是一個人腦子不正常,舉止怪誕;漢語中有一些詞的文化內蘊英語中也沒有。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不應只告訴這些詞的讀音,還應該讓學生了解到詞匯的文化內蘊,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同國外游客進行交流。
四、總結
越來越多的國外游客來中國旅游,這對于旅游教學來說,既是一個機遇,同時又是一種挑戰(zhàn)。旅游英語作為不同文化形態(tài)交流、碰撞時的媒介,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擺脫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窠臼,注重旅游英語教學中文化的滲透作用,才能拓展文化滲透的深度以及廣度,從而為我國旅游業(yè)創(chuàng)造更為強大的發(fā)展動力。
【參考文獻】
[1]呂海濤.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0(03).
[2]宋文麗.論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中國校外教育,2011(22).
[3]王秀文.淺析旅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