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靜
[摘 要]我校的生源75%是農民工子女,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小學階段未接受或從未重視過英語課程。結合我校學生實際,研究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民工子女英語作業(yè)的改革,從口語操練、筆頭作業(yè)布置、集體或個體指導法等多方面去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初中英語作業(yè)的改革,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運用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 英語作業(yè) 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190039
《初中英語作業(yè)的改革研究》是2010年南寧十七中規(guī)劃課題立項項目,經過努力,課題項目完成了各項建設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項目建設目標已基本實現,現將基本工作予以總結。
一、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我校生源75%是農民工子女,絕大多數學生在小學階段未接受或從未重視過英語課程?,F在使用的初中英語教材對他們來說起點高,不太適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除了不容易啟發(fā)、調動學生們的學英語興趣之外,還有作業(yè)的布置方面也是難題。本改革試圖改變這種狀況。本調查旨在了解歷時三年的初中英語的作業(yè)改革實施情況及成效。
二、研究的目標
通過作業(yè)的改革,探索出一條適合起點低、教材難度大的學習任務完成途徑,解決學生們懼怕學習英語的問題,幫助學生渡過困難期,順利完成三年的英語學習任務。
三、研究的內容
1.七年級至九年級現用教材中平時布置的學習任務。
2.七年級能初步達到口頭和筆頭交際能力所學的語言等。
3.八年級能達到進一步地提高運用語言的技能。并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
4.九年級能達到較自如地運用所學知識,能具備有質量的預習能力。如:預習時找出所學的重、難點,并能夠輕松和正確地完成書寫小短文。
四、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結合我校學生實際,研究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民工子女英語作業(yè)的改革;通過對初中英語作業(yè)的改革,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
五、研究的方法
1.通過口語操練、筆頭作業(yè)布置、集體或個體指導法等多方面去進行研究。
比如:外研出版社教材九年級上冊Module 2 Great books Unit 1的作業(yè)布置,我會要求學生嘗試用對話中的一些短語造句或編寫小短文:as far as , not … any more, be read , be influenced , millions of , be known as , 這樣的作業(yè)練習,不僅突出了本模塊的語法——被動語態(tài)及重點短語,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每次改作業(yè)時,我都會有一些意外或驚喜。同時,我會非常重視作業(yè)講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會點名表揚一些同學,尤其是成績中等或偏下的學生;在班上選讀他們自己編造的精彩句子,讓全班同學為他們鼓掌,極大地增添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我也會展出一些優(yōu)秀作品,貼在教室的墻上,讓他們更有成就感。(請看后面所附學生們的作品。)
2.采用問卷和數據的方式調查,根據調查目的設計問卷。如:
調查表(1)
同學們,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你是否對英語這一科目加深了認識和了解呢?請大家就下面的調查問題做出回答:
①你現在是否會運用本學期課本上的單詞或詞組造句子呢?
A. 會 B. 不會
②你會模仿課本上的句子自己造句嗎?
A. 會 B. 不會
③你會用口頭或筆頭自己造句嗎?
A. 會 B. 不會
④你已能自己寫出五個句子以上的小短文了嗎?
A. 能 B. 不能
六、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七年級教學實踐初步調查階段(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第二階段:八年級在教學實際中實施階段(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第三階段:課題總結,結題鑒定階段(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
七、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 課題的研究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
第一階段:2009年6月,通過問卷調查了84名學生,結果如下:
實驗班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和訓練,調查中的各項問題已完全解決,合格率達100%,已超出原定的目標。
非實驗班結果顯示:第一項合格率達55.2%,第二項合格率達40.1%,第三項合格率達37.1%。
第二階段:2010年6月,通過問卷調查了84名學生,結果如下:實驗班經過一年的學習和訓練,調查中的各項問題已完全解決,合格率達100%,已超出原定80%的目標。非實驗班結果顯示:第一項合格率達53.8 %,第二項合格率達68%,第三項合格率達32.1%,第四項合格率達75.3%,
第三階段:2011年南寧市中考英語成績對比結果如下:
實驗班——宋詞班參加中考共38人,其中A+6人、A16人、B+12人、B4人;
非實驗班——元曲班參加中考共41人,其中A+0人、A7人、B+18人、B12人、C+4人。結果表明實驗班成績明顯優(yōu)于非實驗班。
(二)課題的研究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的提升
在新形勢下,結合我校學生實際,研究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民工子女英語作業(yè)的改革,并通過對初中英語作業(yè)的改革,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對初中英語作業(yè)的改革的課題研究與提升,發(fā)揮課題研究在素質教育中的更大作用,穩(wěn)步提高教學質量。課題的研究引領了教學工作的針對性、高效性、創(chuàng)新性不斷地升華,必將為辦人民滿意的學校作出貢獻。在開展課題研究期間,我學會了思考,能積極撰寫隨筆、論文,工作有成效,獲得了一些榮譽,如:
2009年發(fā)表論文刊登在《廣西教育》上;
2011年論文獲廣西三等獎;
指導學生參加2008— 2011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榮獲國家級二、三等獎、廣西區(qū)級一、二、三等獎;
2008年獲南寧市“十一.五”時期“教學骨干”稱號;
獲2008年南寧市中考成績評比校級二等獎;
2010年被聘任為南寧市青秀區(qū)中學英語兼職教研員;
榮獲校級2011年中考“推優(yōu)工作一等獎” ;
獲青秀區(qū)2011年中考“優(yōu)秀指導教師” 稱號等。
(三)建立、完善十七中初中英語資源庫
根據教學的需要建立了南寧十七中教學資源庫,對初中英語作業(yè)改革采用問卷調查;通過口語操練、筆頭作業(yè)布置、集體或個體指導法等方法,進行改革研究。這些資源都是進行課題研究期間,收集和整理出來的,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使今后的教學更有實效性。
八、問題與思考
1.本課題是初中英語作業(yè)的改革研究,課題只在初中英語作業(yè)布置上進行了探索研究。今后可在小學、初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使九年一貫制英語教學能螺旋式上升,使學生的英語邏輯智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2.在取得一些經驗的同時我也總結了教訓,對該課題的理論研究與分析缺乏一定深度;今后我還要加強理論學習,深入思考,不斷地總結經驗,我相信自己能在今后的課題研究實驗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責任編輯 夏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