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麗
(秦皇島市海港區(qū)建國路小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所占用的教學課時也最多。通過閱讀,學生不僅能夠了解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還可以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水平。學生依據(jù)書本中的知識來認識世界,學會與人和社會交流溝通。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不僅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對其它學科的學習,而且會進一步影響到他們對于信息的理解與處理能力。一定的閱讀強度、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發(fā)散思維、調(diào)節(jié)學習節(jié)奏、開拓視野,還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其整體文學素養(yǎng)。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边@就說明了閱讀在教育中的特別的地位,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它同樣面臨著怎樣適應新的教學標準的要求,轉(zhuǎn)變不適當?shù)慕虒W方法,從而在根本上實現(xiàn)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等諸多問題。
(1)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個性化閱讀被淡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常見現(xiàn)象就是教學方法單一,教師經(jīng)常以自己的思考和經(jīng)驗代替學生自身對文本的感悟與思考。很多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只是一味地強調(diào)課堂講解、反復地進行朗讀及課后習題練習,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無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枯燥而無趣。閱讀過程由教師包辦代替,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2)學生可自由支配的課外閱讀時間不夠,缺乏有效的閱讀目標。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校和學生而言,應試依然是其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現(xiàn)在占有學生大量的課內(nèi)、課外時間的任然是無休止的講解和做不完的練習,這也正是應試教育的特點。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角度來看待,課堂教學僅僅是整個學習活動的第一步,要提升學生閱讀水平、養(yǎng)成閱讀習慣還賴于課外的自主學習,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生真正可以用來從容地進行實質(zhì)性閱讀的時間卻少之又少。
(3)教師教學風格墨守陳規(guī),閱讀教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單一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們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一般情況下,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會培養(yǎng)出一種自身的教學習慣,一旦他們形成了教學風格特點,就會相對依賴于某種固定的教學方式。教師墨守陳規(guī)的教學風格,單調(diào)、固定的教學方式既無法達到對學生實際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在應對應試教育的問題上實用性也并沒有想象中好。
(4)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選材不當、閱讀膚淺、偷懶懈怠等情況,教師要及時獲取學生閱讀情報,針對性制定引導策略,悉心點撥閱讀技巧,對學生閱讀缺陷進行校正,讓學生“立體閱讀”順利實現(xiàn)眼動、手動、心動等立體效果。
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以上問題,現(xiàn)提出以下應對之策:
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低下、課堂注意力渙散、整體教學質(zhì)量不高、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退化等多方面的問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具體來說,首先小學生的閱讀材料故事性強、人物情感飽滿,很容易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色彩鮮明、主題明確的學習情境,起到幫助學生們深入理解閱讀材料中所想要表達的情感的作用,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有著積極作用。其次,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要注重對教學導入藝術(shù)的使用,應當盡量避免直奔主題式的枯燥講解,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采用實物引入、表演引入、多媒體課件引入等學生們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教學導入方式,讓學生們樂在其中才能培養(yǎng)出他們對學習興趣。
想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的現(xiàn)狀,除了要進行全面的教學方法改革,更應該從根本的觀念上擺正教學關(guān)系中的主體問題,進一步確定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核心地位,加強對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信心、解決學生們在通過自主學習道路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而不是單純的進行知識教授。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直接告之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應當有意識地輔助學生們學習對諸如字典、詞典等學習工具的使用,多向?qū)W生們提出對閱讀有啟發(fā)性指導性的問題、組織他們進行討論學習,這樣才會開發(fā)他們的自主意識和發(fā)散性思維。
學生們重溫在課堂上學到的學習方式方法、檢驗自身學習成效、強化閱讀技巧、進一步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關(guān)鍵所在就是課外閱讀。但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應試體制下的小學生們一般也都有著較為繁重的課業(yè),真正能夠用來進行閱讀的課后時間并不充足。為了給學生們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條件,各學科教師應當通力合作,針對學生不同學習時期的學習特點,適當?shù)販p少課外作業(yè)中不必要的、機械性重復的部分。因此學生學習功底是否扎實,如何能將學習的知識有機、綜合地運用起來,這就需要良好的閱讀能力。因此,語文教師應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味地提問題,然后讓學生來回答,長期下去,學生將會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訓練學生主動提問題,這樣學生就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提出不懂的某一個句子或者是片段。如果提不出來,老師可以先問學生幾個問題,看他們是否真正明白了課文的意思,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己找出不懂的地方并提出的習慣。對于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老師應先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互相解決,如果解決不了,老師再進行講解。比如,老師在講《坐井觀天》這一課時,可以采用一個青蛙坐井里看天的故事來開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幽默的手法來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教師要積極配合學生的學習,利用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與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其閱讀能力。小學語文積極開展快樂游戲課堂,營造游戲的氛圍,融合語文基礎(chǔ)知識,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的理解能力??鞓酚螒蛘n堂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教師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鼓勵學生參與到游戲的氛圍中來,幫助學生享受游戲的快樂,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1]王麗梅.淺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途徑[J].學周刊,2012(3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