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山
【摘要】對于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而言,文言文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還是中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點。自教育部門實施新課標至今,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不論是在教學觀念方面,還是在教學模式方面均實現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必須要認識到一點,即高中文言文教學中依然存在多種問題,這些問題都極大的阻礙了我國高中教育的發(fā)展。對此,本文從多個方面分析了當前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 文言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054-02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在長時間的生存與進步過程中所生產出的重要文化財產,其本質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若文言文消失了,那么中華民族將會失去大量的文化遺產。但是,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都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之一。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與理解能力,并可以領悟其中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
一、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
筆者通過研究分析發(fā)現,現階段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高中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激情比較低,對該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也不夠深入。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其他內容上,例如作文、閱讀理解等。其次,串講加分析情況十分明顯,而且還片面的強調掌握文言文具體內容和中心思想的重要性[1]。同時,文言文教學的改革進程也比較緩慢,將文言文教學從文教學中脫離了出來,使教學效果始終得不到優(yōu)化。最后,有些學校將文言文看作是一種特殊的“外語”,而且才叫的選擇也并不統(tǒng)一。不僅如此,文言文的教學手段也較為單一,無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盡管為解決這些問題國內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些建議,但是效果卻不明顯,可行性不高。
二、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情趣
筆者認為,中學生對文言文學習激情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文言文的產生和新時期下的生活與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學生很難與之產生共鳴。所以,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環(huán)境來刺激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從而和學生一同進步。例如,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在課堂開始前簡要介紹文言文中的主要角色,以此來幫助學生初步認識文言文的背景與人物。之后,再要求學生通過劇本的形式改編文言文,并將其表演出來。為更加淋漓盡致的表演出所負責的角色,學生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理解文言文中的角色特征,如此一來也就達到了教學目的[2]。就拿《鴻門宴》 來說,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組分別扮演范增、樊噲、項羽以及劉邦等角色,其余學生在臺下觀看。這樣,整個語文課堂將會充滿樂趣,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也將會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鼓勵誦讀
文言文的學習必須要注重誦讀,因為誦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找到文言文的節(jié)奏,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感受到文言文所表現出來的氣勢。誦讀練習的第一步就是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范讀。范讀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誦讀,還會和學生產生共鳴。教師應在備課時就做好范讀準備,注意不常用漢字的讀音、含義,還要注意語氣的停頓與音調的調整,還要注重情感的投入[3]。文言文中的感情色彩與語氣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如“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在誦讀這一句時,必須要大聲,否則該句的氣勢無法發(fā)揮出來。之后,學生則要自讀。教育家曾提出,在學習文言文時要要求學生熟讀。此處的熟讀并非強制學生進行記憶,而是要自然成誦。如荊軻的“易水悲歌”、王勃的 “秋水長天”以及蘇子的 “清風明月”等,如果只是單純的依賴于翻譯是不能感受到它們的氣勢的,必須要學生進行自讀,并在自讀中逐漸學習章法,了解作者的內心感情。
3.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營造輕松、友好的課堂教學氣氛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策略。不僅如此,新課標也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心理環(huán)境,從而為學生的精神活躍提供重要的前提條件[4]。與此同時,還要為學生留出足夠大的時空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fā)言機會,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學生的智慧與能力。除此之外,還要營造充滿激情的幫助環(huán)境,劃分小組,在學生需要時給予相應的啟發(fā)式幫助。例如學習《鴻門宴》一文中,教師先為學生留出探討劉邦和項羽兩人性格的時間。這時學生的心中就會產生一種期待,而此時如果可以營造出輔助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的氛圍,那么學生就會暢所欲言的進行探討,將自己的思維、看法以及感覺等都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5]。這時,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適當的補充或修正,并要求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搜索和教材相關的文章,使其更深入的了解文言文的背景、內容以及所蘊含的意義。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的制定與實施都必須要切合實際,既要滿足學生特征,又要滿足文言文這一特殊文化的需求,保證所制定、實施的教學策略適用于學生,并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基于當前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給出了幾點適合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建國.尋找新思路,構建新課堂——新課標背景下文言文教學兩大轉變[J].語文月刊,2011(01):25-27
[2]馬興貴.于虛實之問尋找一種合理的契合——文言文閱讀教學新探[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13(01):66-67
[3]張戰(zhàn)備.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2011(08):179-180
[4]代愛珍.文言文教學的問題與出路[J].教研天地,2010(09):6-9
[5] 陳雪.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學創(chuàng)新[J].現代語文,2013(0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