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輝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
1.如圖l所示,在用杠桿撬石頭的過程中,該杠桿屬于
杠桿,在用力方向不變的情況下.該人想用更小的力撬起石頭.那么他的手應該向____(填“遠離”或“靠近”)支點O的方向移動.
2.列車上有出售食品的手 一推車,如圖2所示,若貨物在車內(nèi)擺放均勻.當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按扶把,這時手推車可以視為杠桿,支點是____(寫出字母):當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上提扶把,這時的支點是_________.
3.圖3是一種拉桿式旅行箱的示意圖,使用時相當于一個______(填“省”或“費”)力杠桿: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動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則抬起拉桿的力至少為____N.
4.如圖4所示,m重50N,M重80N,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shù)是____N.
5.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個200N的重物,現(xiàn)用如圖5所示的裝置將物體勻速拉動.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是50N,水平拉力F為20N.若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為0.6m/s.則物體移動速度為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
6.用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把一個重100 N的物體勻速提升1m,手下降的距離是____m,若此時的動力為60N,則此杠桿做的總功為______J.
7.某同學用圖6所示裝置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圖中杠桿勻質(zhì)且刻度均勻.當杠桿水平平衡后,在左側第2格上掛了3個相同的鉤碼,則應在右側第3格上掛_____個相同的鉤碼才能使杠桿水平平衡,若在右側改用彈簧測力計向下拉,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逐漸向左轉(zhuǎn)動,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逐漸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16分)
8.“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如圖7所示,生產(chǎn)和生活巾的杠桿與阿基米德設想的杠桿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9.制作桿秤時,為了避免秤桿損壞,會在秤桿兩端各包上質(zhì)量相等或相近的兩塊小銅片.某秤桿一端的銅片脫落丟失,主人怕影響秤的準確性,把另一端的銅片也取了下來,用這樣的桿秤來稱量.結果是().
A.稱量時的讀數(shù)比實際質(zhì)量大
B.稱量時的讀數(shù)比實際質(zhì)量小
C.不論兩銅片的質(zhì)量是否完全相等,都可以恢復秤的準確性
D.只有在兩銅片的質(zhì)量完全相等的情況下,才能恢復秤的準確性
10.在海南舉辦的大力士比賽中.有一個項目是把車輪推上臺階.下面把車輪推上臺階的四種方法,推力的作用點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圖8所示,則推法最省力的是().
11.小李的質(zhì)量為50kg,可以舉起80kg的杠鈴;小胖的質(zhì)量為70kg,可以舉起60kg的杠鈴.他們兩人通過如圖9所示的裝置來比賽,雙方都竭盡全力,看誰能把對方拉起來,比賽結果應是().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兩個都拉不起
D.兩個都拉起
12.山問公路往往環(huán)繞山坡,盤山而上,這樣可以使上…的汽車().
A.提高功率
B.提高機械效率
C.減小所需的牽引力D.減小所需的功
13.如圖10所示.規(guī)格完全相同的滑輪組用相同的繩子繞成甲、乙兩個滑輪組,分別提起重為G.、G2的兩個物體.比較它們的省力情況和機械效率(不計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CI=C2,則FI 13.若G1=G2,則F1>F2,乙的機械效率較高 C.若CI D.若G1 14.有一個滑輪組經(jīng)過改進后機械效率提高了.把同一個重物提高相同高度,則改進后比改進前(). A.有用功減少了 B.有用功不變,額外功減少了 C.總功不變,有用功增大了 D.總功不變,額外功減少了 15.下列做法不能改變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是(). A.改變提升重物的高度 B.用體積相等的塑料動滑輪代替鑄鐵動滑輪 C.提升更重的物體 D.給定滑輪加潤滑油 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 16.如圖11所示,輕質(zhì)杠桿可繞O轉(zhuǎn)動,杠桿上吊一重物G,在力用下杠桿靜止在水平位置.已知ι為F的力臂,請在圖中作出力F的示意圖. 17.一個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輪組將重物G拉起來,請在圖12中面出滑輪組的繞線. 四、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 18.下面是小明驗證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和彈簧測力計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高左端低,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調(diào)節(jié),將杠桿調(diào)到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測量_____. (2)如圖13所示,杠桿水平平衡后,小明調(diào)節(jié)左邊鉤碼的個數(shù)和位置,杠桿水平平衡時,測出F1=1.2N,F(xiàn)2=1.5N,OA =30cm,OB=20cm.他將所得數(shù)據(jù)直接代人杠桿平衡條件的公式中,發(fā)現(xiàn)F1xOA和F2xOB并不相等,從而認為杠桿的平衡條件不是Flι1= F2ι2,小明的錯誤是_______. (3)什么情況下拉力的力臂才等于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答:____. (4)若B處的鉤碼不變,小明將彈簧測力計由A處移到C(OC=10cm)處,為了使C處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最小,則這個力的方向應____,大小為_____N. 19.某小組同學研究動滑輪的使用特點.他們先用彈簧測力計緩慢提起鉤碼,如圖14a所示,再分別用所受重力不同的動滑輪甲、乙、丙(G甲>C乙>C丙)緩慢提起相同鉤碼.如圖14b、c、d所示.請仔細觀察圖14的操作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然后歸納得出結論. (1)比較圖a與b,或a與c,或a與d兩圖可得:_______. (2)比較圖b、c、d可得:____. 20.某小組同學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提出了一些猜想.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該小組同學按如圖15所示的A.B、C、D四種情形組裝滑輪組, 為了驗證猜想“兩個相同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其機械效率與滑輪組的繞線方法有關”,應選擇裝配圖中的______兩組滑輪組做對比實驗:選擇裝配圖中A、B或C、D兩個滑輪組做對比實驗,可以驗證什么猜想?____ 五、綜合計算題(每題8分,共16分) 21.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16所示的裝置將重為500 N的建材從地面勻速送到6m高處,所用拉力為300N,時間為20s.不計摩擦和繩重,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 (4)如果用這個滑輪組勻速提起400N的重物,需要用多大的拉力? 22.如圖17所示,斜面長s=6m,高h=2.1m.用沿斜面方向50N的推力F,在10s內(nèi)將一個重為100N的物體由斜面底端勻速推到頂端.求: (1)推力F的功率 (2)運動過程中物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斜面的機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