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琴
摘 ? ?要: 小學語文中要經常性地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作為學習材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年齡結構、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對應的教學情境,然后根據課本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的備課,以激發(fā)學生積極獲取知識的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學生參與 ? ?創(chuàng)設情境 ? ?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小學語文貼近日常生活,把課堂教學內容和日常生活情境素材進行進一步的藝術加工,圍繞教學目標,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鉆研教材,做到既備教材內容、教學教法,又要備學生,針對學生的個體存在差異性構思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從教學情境中運用小學語文語言提煉出小學語文問題。怎樣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參與的教學情境呢?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進行解讀,然后根據教學的需要設置教案,創(chuàng)設適應學生的教案和學案,有利于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的生活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具備的知識水平,平時多注意學生的具體生活,了解學生的直接經驗,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從中感悟到小學語文的樂趣,進一步產生學習的需要,調動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主動理解知識。在因材施教方面,在本縣教師進修學校的帶領下,全體教師大力開展分層教學法,并且使這種教學常態(tài)化,收到一定的成效。教材中展示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教師可以直接進行加工成為課堂教學情境,教會用數(shù)學觀點和方法認識周圍事物,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比如把課內知識進行延伸與拓展,將抽象知識學習過程轉變?yōu)閷嵺`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小學語文生活經驗,通過對學生生活及興趣的了解,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這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準確而深刻地理解每一個重點和難點,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注重教學方法改革,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這樣教學結構得到了完善,課堂教學就比較生動。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有明確的目的,從而對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征出發(fā),設計教學情境的內容和教學形式。教師要協(xié)調好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增強學生的學習情感,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培養(yǎng)學習自信心,自覺學習,這樣課堂教學效率就能切實提高。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因此,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重難點知識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等方式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fā)性地提出問題,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也應結合學生知識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fā),按照不同年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識的掌握情況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在教學《詹天佑》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認真研讀環(huán)境描寫,讓學生感受愛國情懷。我先讓學生從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哪些描寫了環(huán)境,思考這些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讓學生先理解社會背景,從中體會帝國主義者張狂、霸道,引導學生思考帝國主義者利用什么弱點,強迫答應他們的什么要求。學生總結:帝國主義者利用清政府腐敗、經濟貧窮、技術落后、缺乏人才的弱點,強迫答應他們修筑京張鐵路,從中看出帝國主義者目中無人、狂妄自大,接著讓學生交流得出帝國主義者瞧不起中國的工程師,瞧不起所有的中國人。再從地理環(huán)境分析:“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外國的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睂W生積極參與體會與交流。由于地理條件太差,修筑鐵路非常困難。我進一步指導學生思考作者描寫社會、自然環(huán)境有什么作用呢?學生討論總結:突出帝國主義者咄咄逼人的氣勢,狂妄自大的本性,烘托出詹天佑真摯的愛國情懷。抓住當時當?shù)氐沫h(huán)境,不難感受到環(huán)境惡劣,形勢逼人,詹天佑直面巨大壓力,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操。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加強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這就要求問題情境的內容、形式以學生所處的年段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而不同,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數(shù)學知識。
教師要善于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為了不斷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水平,教師對備課時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預設與課堂教學效果認真總結思考,進行深入的剖析,找出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處,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哪些需要改正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從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在我校,分管教學的領導重視課堂教學,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寫課后反思,并交流,讓學生養(yǎng)成教學行為的好習慣,對各個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同時,教師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的實效性。教學過程要有明確的目的,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策略進行思考,詳細備課,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根據學生的情況設置練習,練習要精挑細選,選擇有代表性的、能突破重點和難點的練習,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適量的練習,并且詳細地講解,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使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發(fā)揮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教師要針對差異性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操作,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