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芬
摘 要: 作者指出應(yīng)從激發(fā)初中學生閱讀長篇文學名著的興趣入手,巧用語文教材、借用多種媒體、撰寫閱讀筆記、開展課堂演講等手段,并且聯(lián)手家長,營造學生閱讀長篇文學名著的美好氛圍,從而使學生由閱讀升華為“悅”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 閱讀興趣 激發(fā)興趣 “悅”讀名著
文學名著是指具有較高藝術(shù)價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題和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能夠經(jīng)過時間考驗經(jīng)久不衰,被廣泛流傳的文字作品。它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瑰寶。讀經(jīng)典文學名著,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深遠的作用,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鑒賞能力,積累他們的處世經(jīng)驗,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取精神。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最大責任莫過于在有限的課時里,憑著誠摯與興趣,以及慢慢升華的知識與感悟,與學生一起欣賞文學,然后領(lǐng)略與完善人生。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第98條提到:“學校教育的缺點之一,就是沒有那種占據(jù)學生的全部理智和心靈的真正的閱讀。沒有這樣的閱讀,學生就沒有學習的愿望,他們的精神世界就會變得狹窄和貧乏?!薄度罩屏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2修訂版)明確指出:七至九年級的學生要“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蘇教版語文教材更是將“名著推薦與閱讀”寫進初中語文教材。隨著新課標實施的不斷推進和深入,相應(yīng)地各地語文中考試卷名著題型不斷涌現(xiàn),其出場方式更靈活多樣,考查內(nèi)容更趨向于對長篇文學名著的“通讀”、“精讀”和“深讀”。這樣的變化使得長篇文學名著閱讀課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然而,作為站在第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都知道:初中生名著閱讀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即使現(xiàn)在名著閱讀已經(jīng)成為中考不可或缺的題型,但學生只是“勉為其難”地囫圇吞棗地閱讀文學名著,更有甚者只是閱讀選入《語文》教材的一兩個“精彩片段”,結(jié)果考試時一考具體情節(jié)就不知所措。究其原因,興趣不足、時間不夠、沒有耐性、認知偏見等是他們閱讀長篇文學名著的重重障礙。難道長篇文學名著真的是枯燥無味的嗎?當然不是。是因為我們沒有將名著中有價值的地方及能打動人心的地方展示給學生,埋沒了它的價值。所以名著閱讀一定要讀出興趣,一定要用最亮的點吸引學生。
“名著推薦與閱讀”學習板塊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的一個創(chuàng)新之處,它從學生的閱讀需求出發(fā),三年六冊《語文》教材依次推薦了《湯姆·索亞歷險記》、《西游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水滸傳》《格列佛游記》、《朝花夕拾》六部優(yōu)秀的文學名著,內(nèi)容豐富,視野開闊,為初中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閱讀平臺。但是這一板塊的設(shè)計大多是理論闡述多,具體指導少?!懊扑]與閱讀”,“推薦”的主角應(yīng)該是語文教師,而“讀”的實施者應(yīng)重在學生。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中提到:“學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體,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所以設(shè)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是很要緊的?!毕仁タ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傊?,激起學生名著閱讀的興趣很重要。學生一旦對名著閱讀產(chǎn)生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提高求知欲,變“要我讀”為“我要讀”,進而變成“我‘悅’讀”?;诙嗄甑拿虒W摸索實踐,我認為可以從點滴入手,用下幾種方法激發(fā)初中學生閱讀長篇名著的興趣,使學生愉“悅”閱讀名著,現(xiàn)將我名著閱讀教學指導的點滴做法小結(jié)如下。
一、巧用教材,懸念激趣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配套的“名著推薦與閱讀”是我國“四大古典長篇小說”之一的《西游記》。教材選取了原著中的兩個精彩片段,分別是《美猴王》和《孫悟空一調(diào)芭蕉扇》。我們在名著教學時僅僅掌握精彩片段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節(jié)、語言特色等是遠遠不夠的,否則無異于斷章取義。
我們要把這些節(jié)選精彩片段看做是一把把開啟名著閱讀的鑰匙,通過鑰匙的開啟,進而使學生在名著的海洋里盡情遨游。教師可以嘗試以語文課堂為起點實施名著的閱讀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閱讀長篇文學名著的興趣。
如《孫悟空一調(diào)芭蕉扇》一文記敘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方取經(jīng)的路上途經(jīng)火焰山,因火勢兇猛,無法過山西行,后經(jīng)土地公公幫忙,才知唯有向翠云山鐵扇公主借得芭蕉扇,搧滅火焰山的火焰才能過山。孫悟空前往借扇,但鐵扇公主覺得兩人之間有仇隙,不肯借扇。于是兩人激烈打斗起來,鐵扇公主用芭蕉扇把孫悟空一搧搧到靈吉菩薩那里,孫悟空取得定風丹,再回翠云山與鐵扇公主打斗,此時,芭蕉扇對他失去作用,鐵扇公主打不過,逃回洞中,仍不肯借扇。孫悟空機智聰明,變做小蟲子,飛到鐵扇公主的茶水中,順著茶水到了鐵扇公主的肚中,在肚中反復(fù)折騰,讓其疼痛難熬,逼迫其交出芭蕉扇。結(jié)果鐵扇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燈,借他一把假扇子,火焰山的火不僅沒有熄滅,還越扇越旺,把孫悟空屁股上的毛都燒沒了。
這《孫悟空一調(diào)芭蕉扇》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引人入勝,表現(xiàn)了孫悟空本領(lǐng)高強又有勇有謀的性格特點,也表現(xiàn)了鐵扇公主勇猛狡猾的性格特點。此外,故事中的次要人物如土地公公、唱歌的樵夫、唐僧等人物性格也躍然紙上。此時,語文教師可以就此故事進行拓展,“一調(diào)芭蕉扇”已經(jīng)如此精彩,其實原著在此之后更精彩,還有“二調(diào)芭蕉扇”、“三調(diào)芭蕉扇”,到底孫悟空有沒有借到芭蕉扇呢?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原著,概括出此后“調(diào)”芭蕉扇的情節(jié),利用上課時間邀請學生講述。
此精彩片斷如果仔細推敲,還可引出學生許多感興趣的問題。比如:孫悟空為何稱鐵扇公主為“嫂嫂”?當?shù)鼐用穹Q鐵扇公主為“鐵扇仙”,說明她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妖怪,她為什么唯獨對孫悟空心懷仇隙,不肯借扇?火焰山為何五百年來火焰滾滾……
其實這些問題不難解決,而且充滿趣味性。一旦學生感興趣,自覺主動地閱讀《西游記》就不難解決。這里涉及到孫悟空五百年年前與牛魔王結(jié)拜為兄弟;大鬧天宮時打翻圣上老君的煉丹爐;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紅孩兒要吃唐僧肉,結(jié)果被觀音菩薩收作善財童子……故事精彩異常,膾炙人口;人物性情不同,刻畫傳神,以此激發(fā)學生帶著濃厚興趣閱讀《西游記》。另外,精彩片段前的“推薦·閱讀”、“思考·交流”、精彩片段后“附錄有關(guān)資料”、“寫作·活動”,都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讀了“精彩片斷”,再看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簡介,許多學生都會產(chǎn)生一探究竟的想法,激發(fā)完成從片段到整體的名著閱讀的興趣。
莫把課本當《圣經(jīng)》,一味死記硬背,像個虔誠的教徒。學生在學好教材中名著精彩片段的基礎(chǔ)上,廣采博覽,完成由點到面、由課內(nèi)到課外、由片段到整體的閱讀,才能形成較強的語文能力。
二、借用媒體,開渠引流
現(xiàn)代社會,各種媒體傳播著大量的信息,其中有許多是可以被語文教學利用的新型資源。如果我們充分利用,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閱讀的興趣,進而推進學生的名著閱讀。
學生熟知的長篇文學名著幾乎都被拍成影視作品,這些作品在如今高科技的現(xiàn)代社會,借助各種不同的媒體,視頻資料唾手可得。
初中生都喜歡看電視,如果抓住學生這個心理,巧妙引導學生收看由名著改編的電視劇,讓學生將不同版本的影視作品進行對比欣賞,同時也與原著進行對比閱讀,在比較中深入理解名著的主題、人物和精彩之處。從這方面入手,引導學生看電視,是讓學生走進名著的“第二課堂”,更重要的是觀看電視劇后,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閱讀原著的想法。
如我在教學《西游記》這部名著時,通過網(wǎng)絡(luò)下載相應(yīng)的動畫、舊版、新版的連續(xù)劇。語文課堂上,把下載的動畫片《猴王出世》播放給學生欣賞,當“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三徒弟……”的歌詞響起時,學生興奮異常,一下子產(chǎn)生興趣,這是他們兒時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別看他們已經(jīng)是初一的學生,但童心未泯,兩眼癡癡看屏幕,一集過后還意猶未盡。
這時,語文教師有布置他們閱讀名著的作業(yè),回家觀看1986年拍攝的真人版《西游記》第1集,再閱讀原著,比較辨析三者之間有何異同,并分析原因。這樣的作業(yè)學生樂于做,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看電視,又激發(fā)他們閱讀長篇名著的興趣。借助不同的媒體,采取不同的名著閱讀方式,多視角多方位地“悅”讀名著,從而不感到枯燥。
此外,文學名著或影視作品催生了一批優(yōu)秀的電視節(jié)目,如“百家講壇”、“萬家燈火”、“讀書時間”等。我們在指導學生閱讀長篇文學名著的同時,也把這些優(yōu)秀電視節(jié)目推薦給他們觀看,讓學生從中直接聆聽到作家及專業(yè)學者的論述,從他們的談話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閱讀體驗。
三、閱讀筆記,精彩紛呈
閱讀長篇名著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閱讀長篇名著的方法,方法正確,事半功倍,反之則往往事倍功半。而經(jīng)過多年名著教學實踐的摸索,我認為讓學生樂于讀長篇名著最好的方法是寫閱讀筆記。
如蘇教版八年級(下)《語文》,配套的“名著推薦與閱讀”是長篇章回體小說《水滸傳》。《水滸傳》情節(jié)曲折起伏,人物豐滿多樣,整篇小說引人入勝。
怎樣鼓勵初中學生堅持把一百章回的長篇小說閱讀完?怎樣督促學生閱讀到位?怎樣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深思熟慮后,我布置了相應(yīng)的讀書筆記:①每人制訂讀書計劃:每天至少認真閱讀《水滸傳》2個章回,50天內(nèi)必須讀完整部小說;②在每天閱讀的《水滸傳》章回內(nèi)容中,至少摘抄200個字以上的精彩片斷(精彩片斷可以是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可以是精彩的打斗場面;可以是富有個性的人物對話……);③在摘抄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必須適當?shù)丶由献约簩θ宋铩⑶楣?jié)、語文等方面的點評,點評要體現(xiàn)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為了落實這項工作,我規(guī)定學生的閱讀筆記每天必須上交,然后仔細檢查并及時反饋。
作業(yè)布置剛開始,學生怨聲載道,明顯缺乏閱讀興趣。畢竟靜不下心,明代的長篇小說是很難“啃”下來的。當它成為每天的語文作業(yè)時,學生就不得不硬著頭皮堅持下來。“萬事開頭難”,隨著教室后面“優(yōu)秀閱讀筆記”展示的內(nèi)容越豐富,展示的人次越來越多,展示的質(zhì)量越來越高。學生豁然開朗,這個名著閱讀作業(yè)原來與他們的智商毫無關(guān)聯(lián),只要端正閱讀態(tài)度,誰都可以上“光榮榜”。隨著《水滸傳》閱讀的不斷深入,學生逐漸尋找到名著中有價值的地方、打動人心的地方,書中的英雄替天行道,“該出手時就出手”,一百零八將,個個性情不同,將將本領(lǐng)高強,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
每天的名著閱讀筆記再配套每天打分的“課堂演講”,無形中形成一種你追我趕、閱讀競爭的美好局面。
不到三個星期,教室里學生閱讀《水滸傳》蔚然成風:每天課余時間,學生手捧《水滸傳》,仔細閱讀,遇到精彩的片段,馬上勾畫圈點,仔細摘抄,并不時與周圍學生交流,深怕自己所選的不是最精彩的;一旦摘抄好,就馬上和學生交流閱讀心得,把認為最能體現(xiàn)自己“思想”的見解書面呈現(xiàn)出來。每一次檢查收上來的閱讀筆記本,總給我無盡的驚喜。學生摘抄的內(nèi)容不盡相同,但“景陽岡武松打虎”、“魯智深大鬧野豬林”、“黑旋風斗浪里白條”、“吳用智取生辰綱”等經(jīng)典故事紛紛再次呈現(xiàn)。
兩個多月下來,學生在閱讀筆記、課堂演講的過程中,對《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節(jié)都了如指掌,記憶深刻;有學生對書中的精彩片斷甚至能背誦出來;更難能可貴的是,以閱讀筆記為切入點,學生甚至對《水滸傳》的人物塑造、語言特點、藝術(shù)特色等有所涉獵。這些都得歸功于每天的一點閱讀筆記,在持之以恒中不知不覺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實現(xiàn)長篇文學名著的“悅”讀。
四、課堂演講,展示風采
要使閱讀成為一種持久的自覺活動,語文教師應(yīng)該組織開展各種生動有趣的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磨煉他們的閱讀意志,激發(fā)學生對長篇文學名著的濃厚興趣,實現(xiàn)名著的“悅讀”。激發(fā)學生名著閱讀興趣的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進行專題性讀書活動;可以組織專題的名著閱讀知識競賽;可以寫讀后感或文學評論;可以編寫課本劇表演;可以舉行課堂演講、辯論賽等。豐富多彩的名著讀書活動,既可以開拓初中學生的讀書視野,又可以使學生在交流中開闊眼界,拓展思想。
在眾多活動中,通過實踐證明,課堂演講取得的效果最好。在語文課堂這個屬于我們的陣地,每天堅持上課前三分鐘為學生名著演講時間。具體做法是:①按學號進行演講,演講內(nèi)容為長篇名著中的經(jīng)典情節(jié);②務(wù)必提前一個星期寫好演講稿,老師檢查合格后方可站上講臺演講;③輪到演講的學生課前要把自己演講的題目,相關(guān)人物及其性格板書在黑板上;④課堂演講時要注意演講的儀容儀態(tài),由學生進行點評,從演講稿和演講技巧兩方面進行點評;⑤學生觀眾點評以鼓勵為主,但不合格的第二天繼續(xù)演講,直至“觀眾”滿意。
為了督促學生認真準備演講稿,我專門準備相機,聘請學生為“小小攝影師”,把學生演講的過程以照片或錄像的形式保存,放到QQ空間,供學生點評學習改進。
在進行《水滸傳》故事演講時,一百零八將的精彩故事紛紛呈現(xiàn)。人物、綽號、相關(guān)情節(jié)通過演講都給每個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記憶最深的是杜倩倩這個學生,她演講前的板書與眾不同,下面展示給大家看:
武松怒殺潘金蓮、西門慶為兄報仇
人物:武松綽號:行者
性格:武藝高強、嫉惡如仇、敢作敢當
演講的時候,該女生對照黑板示意圖,侃侃而談,人物關(guān)系清晰,故事情節(jié)完整,人物性格鮮明,贏得陣陣掌聲。
學生為了留下好的影像,都認真研讀原著;為了撰寫好演講稿,都閱讀相關(guān)的名人書評,不知不覺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得到鍛煉,進取精神日益高漲。
課堂演講使學生成為長篇文學名著閱讀的真正主人,閱讀興趣不斷提高,為學生的終身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五、聯(lián)手家長,營造氛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這個資源,與家長聯(lián)手,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這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大有裨益。
每學期初給學生開列名著書單,讓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到書店精心挑選書籍;讓當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制訂名著閱讀計劃;讓家長保證在孩子的臥室里擺放一個書柜……這樣在墨香四溢的環(huán)境中,學生徜徉在文學名著的美妙天地中,與中外名家親切交談,相信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欲罷不能。建議家長一起參與讀書活動,如果與自己的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簡·愛的自尊、魯濱遜的堅毅時,學生一定會興趣盎然,受益匪淺。
一次,閱讀到一個學生寫的兩千字左右的書評。題目是《解析宋江怒殺閻婆惜背后的隱情》,文章借用現(xiàn)代人的觀點,首先解析閻婆惜和宋江之間的關(guān)系,結(jié)論是閻婆惜連妾都不如,不過宋江可憐她,是養(yǎng)在外面的“小三”而已;其次解析兩個年齡差異,一人已是中年,且面貌丑陋,另一人二八年華,貌美如花,閻婆惜感情出軌是必然的;最后解析兩人的性格差異,宋江講究兄弟義氣,閻婆惜好逸惡勞,當閻婆惜動了那金子和告密的事情后,宋江忍無可忍,殺死閻婆惜是必然結(jié)果。整篇文章的觀點雖有待商榷,但算有理有據(jù),更難得的是用現(xiàn)代人的一些思想觀點解析宋朝那點事兒,顯得深沉犀利。詢問過后,才知是該學生和他爸爸閱讀《水滸傳》、觀看有關(guān)電視節(jié)目后,父女倆有感而發(fā)。
由此可見,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促進孩子的心靈、人格和情感正常地發(fā)展。家校合作可以使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顯著提高,而量的積累必然帶來質(zhì)的飛躍。
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長篇名著時,提高閱讀興趣是基礎(chǔ)??巳R恩說:“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更為有效?!边@就要求語文教師把力氣用在平時,用在細微之處,從點滴入手,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悅”讀名著。當學生渴望讀書,閱讀的時刻就會給他們帶來歡樂,那么所讀的東西就會深印在他們的意識里。精神高漲的狀態(tài)、研讀書籍時的喜悅,這些都將成為強大的杠桿,用它把大塊的知識運用起來。
參考文獻:
[1]毛雨先,等編著.語文學習面面觀.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1,第2版,第2次印刷.
[2][英]博比·尼特,著.賀薇,張榮建,江地,譯.閱讀——閱讀技巧指南.重慶出版社,2004.7,第1版,第1次印刷.
[3][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6,第2版,2010年5月第25次印刷.
[4]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的方法http://wenku.baidu.com/view/63d2970690c69ec3d5bb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