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美婷 楊春葉
摘 要: 雖說當今世界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在生活中依舊受到性別不平等傷害??ɡ褪且粋€例子。本文使用女權(quán)主義批評理論分析卡拉的逃離,旨在展現(xiàn)她成長經(jīng)歷中的痛苦,體現(xiàn)她沒獲得應(yīng)有的女性權(quán)力,婚前婚后都受到男性主義的壓迫。
關(guān)鍵詞: 女權(quán)主義 男性主義 壓迫
一、引言
《逃離》是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的代表作,此書獲得了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小說有八個故事,由逃離、機緣、匆匆、沉寂、激情、侵犯、播弄、法力組成,每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描述的主要是她們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展示其成長歷程的艱辛。下面主要用女權(quán)主義批評理論分析第一個故事。該故事講述主人公卡拉因受不了丈夫克拉克的冷言冷語及忽視,最終在西爾維婭的勸說之下,搭乘公交車踏上逃離之路,然而卡拉終歸回到丈夫的懷抱,標志逃離以失敗而告終。
“女權(quán)文學批評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歐美,是以婦女為中心的批評,其研究對象包括婦女形象、女性創(chuàng)作和女性閱讀等。它要求以一種女性的視角對文學作品進行全新的解讀,對男性文學歪曲婦女形象進行猛烈批判”。這個理論為解析文學作品提供一個新視角,可以更好地探索女性內(nèi)心世界(朱立元,2014:288)。為什么選用女權(quán)主義批評理論而不是其他理論呢?原因顯而易見:(1)作者是一位女性作家,從女性視角觀察生活,本身帶有濃烈的女性氣息;(2)作者筆下的主人公也是女性,是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人物的加工,女性意識強烈;(3)主人公卡拉和丈夫克拉克的婚姻地位描述可用該理論分析。
二、逃離前的卡拉
卡拉在生出逃跑念頭之前,一直備受來自父母、哥哥和丈夫的父權(quán)制壓迫,致使卡拉在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受到男性思維標準的約束。他們以自己為獨特中心,此中心世界由男性主宰,女性處于被統(tǒng)治地位,屈居于男性之下,似乎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肯定男性的首要性,女性被邊緣化。小說里卡拉的父母自她選擇和克拉克在一起后就不喜歡她,連她是死是活都不知道。這是父權(quán)制對女兒的壓迫,因為女兒不聽從他的安排,違背他的旨意,挑戰(zhàn)他的主宰地位,令他憤怒,以致他不理不顧??ɡ哪赣H是父權(quán)制的幫兇,雖然她本身是女性,但她依舊淪為父權(quán)制的統(tǒng)治工具,因為她沒有站在女性角度考慮卡拉的抉擇,相反,更因卡拉的行為而鄙視她,和丈夫一樣責怪卡拉(張玲玉,2014:69—71)??ɡ母绺鐚λ矝]有什么感情,他妻子更是以狗眼看人低的態(tài)度對待卡拉。雖然哥哥并非血肉上的父親,但本質(zhì)上其行為和父親是一樣地嫌棄妹妹。嫂子和母親的行為也如出一轍。而卡拉的丈夫是很不體貼的人,“什么時候都沖著她發(fā)火,就像心理有多恨她似的”,以至于卡拉“覺得她不管做什么都是做得不對的,不管說什么都是說錯的,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瘋了,有時候又覺得是他瘋了”(愛麗絲門羅,李文俊譯,2009:22)??死藦牟豢紤]卡拉的思想感情,所作所為都圍繞自己的心意,把妻子當做發(fā)泄的對象,并未把她放在平等地位上,好似他永遠是高高在上的統(tǒng)治者,卡拉必須匍匐在他腳下,供他差遣??ɡ瓕死说目卦V赤裸裸地揭示了男權(quán)主義對女權(quán)的壓迫,展現(xiàn)了女性必須仰賴男性而存活的畫面。
三、逃離中的卡拉
卡拉在西爾維婭的幫助下,決定逃離克拉克,前往多倫多。這是卡拉長期受丈夫的壓迫,不堪負重而滋生的念頭,表明其對男權(quán)主義統(tǒng)治的反抗正式開始。然而,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那般順利美好??ɡ谏洗蟀颓昂芑艔?,手腿顫抖,腦袋混沌,對此種反抗表現(xiàn)出難以置信和恐懼的感覺。在上大巴之后,卡拉可謂身在曹營心在漢,一直回憶著自己結(jié)婚前如何被克拉克吸引,抗拒父母旨意和他生活,甚至想與他分享兩人至今未能發(fā)達致富的原因。由此可見,卡拉既渴望逃離丈夫的掌控,又害怕自己失去支撐,難以生存。她無法想象每天都生活在不是克拉克的人群之中的場景,似乎生命黯然失色,沒有存活意義。終究熬不過心里的煎熬,她忍不住懇求克拉克接她回家。心理防線崩潰了,卡拉終究向男權(quán)主義繳械投降,重新回歸到男性主宰的世界,她未能成功地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手里,或許是因為從小到大,已經(jīng)習慣了以男性為天,失去男性作為依附,等于失去生活目標,如同扯線木偶,沒有獨立自主的思想,一切動作都須由主人控制。作為完全獨立的個人,卡拉茫然不知所措,如斷線的風箏,毫無方向,面對的是沒有男性掌舵的世界,所以她茫然,她退卻。
四、逃離失敗
卡拉逃離失敗后,又重走舊路,生活又恢復成原來的軌道,好似她的舉動如輕風,恍然而過,并未造成任何實際性的破壞。她依舊被困在男權(quán)主義的堡壘之中,情緒、思想、行為都受到克拉克的掌控。然而卡拉的逃離絲毫沒有撼動他的主導權(quán)利;恰恰相反,妻子逃離失敗,愈加助長了他男權(quán)主義的威風,愈加肯定了他在家庭的中心主導地位,愈加彰顯卡拉逃離意義的渺小性,愈加凸顯卡拉已經(jīng)淪為男權(quán)主義依附物。在克拉克和西爾維婭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對卡拉離不開他的洋洋自得心情(ibid:43):
“痛苦”,他(克拉克)說,似乎在掂量這兩個字的分量,“我尋思她的確是挺痛苦的。她跳下大巴找到電話打給我讓我去接她的時候,真是痛苦得很哪。她哭得好傷心,連她在說些什么我?guī)缀醵悸牪磺辶??!?/p>
“那當然。當然是她自己想回來的。她想回來想得都歇斯底里了。她是個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的女孩。我想你肯定不像我那樣地了解她?!?/p>
克拉克沒說錯,的確是卡拉求他接她回來。在這兩段話里,他都是用一種蔑視、反諷的語氣與西爾維婭交談,諷刺西爾維婭對卡拉的說服在卡拉逃離失敗后顯得那么無足輕重,同時顯示出他因為妻子舍不得離不開他而愉悅自得的心情。從這些話可以看出,克拉克的大男子主義之風很強,好似他對妻子了解得一清二楚,知道她最終會逃離失敗并回家似的。但實際上,克拉克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是不理會妻子的感受的,他做任何事情,只會按照自己的意志執(zhí)行,對妻子的建議置之不理,棄于一旁,好像沒有聽過,好像妻子是個木偶,只需按照他的旨意執(zhí)行即可,不需要她在出謀劃策方面的任何參與。一旦卡拉違抗了他的思想,遭受到的就是冷落,似乎一切過錯都是卡拉造成的,一切都是她自討苦吃,與自己沒有任何關(guān)系??死艘苍磫査睦掀攀欠褚粋€人。由此可見,在他內(nèi)心深處,卡拉作為獨立個體的人的地位是微乎其微的。這是對女性的極其不尊重,甚至是一種藐視。
五、結(jié)語
卡拉是個被塑造得很成功的家庭婦女,她的生活中心主要圍繞著丈夫克拉克,似乎她的生活電影里只有丈夫的影子,而自己毫無存在感。因為克拉克,她與父母兄弟的關(guān)系決裂;同樣是因為克拉克,她聽取西爾維婭的建議,搭乘大巴離開他;也還是因為克拉克,她擦不掉心中的不舍,只能重回男權(quán)主義的堡壘。雖然卡拉逃離并未成功,但是她至少曾經(jīng)萌生過為維護自己的女權(quán)而奮斗的勇氣。不過,很可惜的是,逃離失敗了,而她也不敢去觸碰和抵抗男權(quán)主義了,只能把它深埋在身體內(nèi),好像扎在肺里的一根針,“淺一些呼吸時可以不感到疼??墒敲慨斔枰钌钗M去一口氣時,她便能覺出那根針依然存在”(門羅,李譯,2009:52)。
參考文獻:
[1]愛麗絲.門羅著.李文俊,譯.逃離[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
[2]張玲玉.門羅小說集《逃離》女性主義的文本解讀[J].欽州學院學報,2014,29(7):69-71.
[3]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