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秀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逐漸被提上議事日程。通過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創(chuàng)設出更加輕松愉快的小學數學學習氛圍,體現出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性,保證所有的小學生都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數學課堂中。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索。
關鍵詞:教學情境;教學目標;學習評價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需要興趣來驅使的,只有調動他們的興趣,符合他們的興趣點,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課堂當中,而這需要教師在小組學習階段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來感染學生。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其中很多概念學生憑借生硬的定義描述很難理解,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方式來讓其理解課堂知識。比如教師可以講一些小故事,這些故事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并且將數學知識與故事結合起來,通過合適的提問方式,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對知識進行理解,這不僅有利于小學生對課本中的概念進行理解,同時能夠提高他們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在新的教材中也有很多形象的插圖,這些圖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也能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當中。
二、確定教學目標
小學生由于相關經驗比較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自主去安排自己的學習,因此,教師就要為學生制訂一些階段性的目標,讓學生向著這些目標努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大的目標,再給每一個學生分配一個小的目標,讓大家都參與到學習討論當中,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讓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小組合作學習如果沒有目標,一般學生都比較盲目,不知道如何進行學習,而教師提出目標可以很好地改善這種情況。
三、相互交流
每一個小組在確定了學習目標之后,學生之間必須通過交流來共同解決問題,對于小組合作學習而言,交流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彼此交流,才能對彼此的想法有所了解,從而將大家的思維結合到一起解決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大家能夠順利地將討論學習進行下去。
四、學習評價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時,對于每個小組的學習效果要進行評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競爭,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讓小組中的每個人都為了小組的整體榮譽而努力,從而使課堂效果事半功倍。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清楚地將自己組的情況表達出來,說明小組成員合作學習的情況,教師在聽完每一個組的評價之后,加上自己的評語,然后整體性地對實際情況作出判斷,給每個組綜合的評價。
五、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注意的地方
1.合理地進行合作小組的劃分
對于小組合作學習來說,分組是比較關鍵的一環(huán),只有分組比較合理、均衡,才能讓各個組都很好地進行共同學習。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特征等進行分組,盡量縮少小組之間的差異,讓每個組的學習能力、成績、活躍程度等都相當,這樣在分組學習過程中每個組之間才能公平競爭,讓組內的所有人都能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可以幫助學習差的同學提高成績,性格比較活躍的同學也能帶動比較內向的同學更加融入小組中。此外,教師對于組內的每個成員要進行合理的分工,讓每個組員都有自己的責任,這些分工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段時間之后,讓大家輪換,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鍛煉自己的能力。
2.將小組集體的學習成果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
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將小組集體的學習成果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教師應該重視將小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成不同的小組之間的競爭,將小學生的個人成績轉化為小組總體成績。這種方式能夠鼓勵小組中的每一個小學生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合作,更為重要的是,更多的小學生能夠同時得到教師以及同伴的鼓勵和表揚,都能夠體驗到勝利的美好滋味。
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實現了以小學生為本的先進教育理念,真正尊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合作,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是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探究中健全人格的形成。在今后的工作中,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仍然需要不斷探索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新方法、新思路,讓小學生能夠真正做數學課堂的主人,讓所有的小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尚仁寶.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形式與策略的現狀調查與反思[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