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
【關鍵詞】 小學英語;思維導圖;閱讀教
學;興起;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6—0057—01
思維導圖是使用一個中央關鍵詞,引發(fā)形象化的構造和分類的想法,以輻射線連接所有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lián)項目的圖解方式。經由思維導圖的放射性思考方法,可以提高資料的累積量,實現對數據的分層分類管理,使資料的儲存、管理及應用更加系統(tǒng);可以依托顏色、圖像、符碼的使用,有效利用左右腦的功能協(xié)助記憶、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將思維活動變得更輕松有趣,且具有個人特色及多面性,從而提高大腦思維的效率。
一、思維導圖的興起及國內研究現狀
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巴贊(Tony Buzan)在20世紀60年代初首先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訓練一群被稱為“學習障礙者”和“閱讀能力喪失”的族群,這些被稱為“失敗者”或曾經被放棄的學生,很快地變成好學生,其中更有一部分變?yōu)橥昙壷械馁摺?971年,托尼·巴贊開始將他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維導圖的概念。目前,新加坡、英國已把思維導圖作為國民中小學的必修課程,韓國、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的教育教學機構也已經對該課題進行探索和研究。
近年來國內對思維導圖在教學工作中的實踐研究也日益興起。相關軟件公司已經開展了思維導圖軟件的制作開發(fā)和漢化工作。國內許多培訓機構也在嘗試把思維導圖作為培訓課程,特別是在教育領域。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1. 閱讀前準備。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在嘗試思維導圖課堂教學實踐初始時期,筆者在課前先根據課文將思維導圖繪制好,在學生展開閱讀前圍繞前一課學習內容或本課內容相關話題引導學生發(fā)言,再以圖片或幻燈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以思維導圖輔助復習,幫助學生再次熟悉整理文本,并學習繪制這類課文思維導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順利、準確地理解文章。
2. 閱讀中交流。學生根據自己對文本理解制作思維導圖并展開小組討論活動,之后在全班范圍內開展分享和交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筆者指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調整思維導圖完成主要的教學任務,提高了學習興趣和效率。以《新起點英語》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話題是‘Animal World,單元內容學習完后,筆者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整理所學知識,首先給出中心詞‘Animal World,學生在這一中心詞下延伸出第一枝干自主完成剩余任務,內容有‘Mammals,Birds,Reptiles,Insects,這是對第三課‘Good to know.知識的復習。第二步,部分學生會繼續(xù)描述這四類動物的特點,這是對這一部分知識的鞏固復習,另外一部分學生會在這四類動物后面的分支上列舉出不同的動物名稱,這是對本單元‘ Get Ready部分動物名稱學習的復習。到第三枝干后,學生會將列舉出的動物例子進行描述,會運用到四年級和五年級的知識。思維活躍發(fā)散性思維較好的學生還能衍生出其他話題。一張小小的思維導圖,一個中心詞在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同時,還激發(fā)了他們的無限思維。
3. 閱讀后輸出。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可以復述全文,也可以復述片段,重點在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進行復述。特別是《新起點英語》六年級下冊每個單元都有三篇以上較長篇幅的文章,在進行長篇文章的閱讀教學時,思維導圖不僅能幫助師生梳理文章主旨,抓住文章主線,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達到看圖復述文章的目的。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梢詫⒖菰锏男畔⒖梢暬?、色彩化,變成易于學生記憶并且有高度組織性的圖,而且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易于被學生所接受。經過筆者一段時間的實踐,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提高從文本中捕獲信息的能力,能夠將重要的信息進行組織整理,并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轉換成思維導圖的形式,使概念之間形成體系和層次,進而迅速把握文本的內涵,提高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獨立學習英語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根據閱讀文本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梳理教學重難點;學生通過制作思維導圖、運用思維導圖對閱讀文本進行分析和理解,可以培養(yǎng)他們邏輯嚴謹、條理清晰的思維模式,提高他們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心探索,注重方法的傳授,一定能夠發(fā)現更多的有益于教學的切入點,使英語閱讀教學走入一個新的階段!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