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珍
【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了雙語教學的含義和目的,并探討了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高級運籌學》雙語課程建設的必要性。通過《高級運籌學》雙語課程建設,整個教學團隊對教材建設、教學內容的取舍、教學模式的拓展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并著重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改進,取得了初步成效。
【關鍵詞】高級運籌學;課程建設;雙語教學; 教學方法
雙語教學, 通常是指運用兩種教學語言媒介科目教學的教學形式[1-2]。在學生整體培養(yǎng)的系統(tǒng)中,通過一系列課程的雙語教學,其目標就是提高學生對外語的實際運用能力。隨著國際合作交流日趨緊密以及上海理工大學的外國留學研究生數(shù)量逐年增長,對作為上海理工大學系統(tǒng)工程、系統(tǒng)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和技術經(jīng)濟及管理等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的《高級運籌學》進行雙語課程建設及雙語教學已成為該校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3]。但傳統(tǒng)的《高級運籌學》雙語教學中有很多晦澀難懂的專業(yè)術語,以及繁瑣的理論推導,故而學習難度較大。加之作為一門研究生課程,學生學習完《基礎運籌學》和《線性代數(shù)》等先修課程的時間較長。故而學生學習《高級運籌學》時凡是涉及到一些嚴密的理論推導過程就會感到十分難懂,造成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針對《高級運籌學》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教師教學難,學生畏學這一現(xiàn)狀,本文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對如何提高本校系統(tǒng)工程、系統(tǒng)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和技術經(jīng)濟及管理等專業(yè)《高級運籌學》的雙語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探討。
1 教學資源建設
1.1 教材建設
合適的教材是保證雙語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教材的選用對開拓學生知識面,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4]。自開設《高級運籌學》課程以來,本課程選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馬良教授主編的《高級運籌學》。根據(jù)以往教學經(jīng)驗及雙語課程建設所需,該課程教學團隊成員不僅參照外文教材,而且結合該學科最新成果,自主建設了課程教學課件和講義,而且對現(xiàn)有《高級運籌學》教材進行修訂,于2015年5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適合高級運籌學雙語教學的教材——《高等運籌學》教程。
1.2 教學內容確定
因為《高等運籌學》教程中的內容太多,不適合全部詳細講授。本課程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運籌學》為主教材。該教材的前5章內容為理論教學課堂講授內容,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如果聽課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薄弱,可以對前5部分內容擴充課時數(shù);對后5部分內容,授課教師可采取小組討論或專題講解的方式進行授課。授課教師對后5部分內容中重點部分作選擇性精講。
1.3 課程網(wǎng)站建設
自《高級運籌學》課程開設以來,教師上課時講授的知識點主要集中在教材上,知識內容和范圍固化,不利于研究生擴展學習。為了很好地補充教材中內容固化方面的短板,能和教材一起取長補短,豐富教材中知識點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本課程建設建立了相應的課程網(wǎng)站。一方面,我們在課程網(wǎng)站上掛出與教材對應的雙語講義、配套背景資料、章節(jié)學習重點和難點,使學生的學習有針對性。另一方面,我們通過雙語論壇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學習與討論,并采用遠程問答的方式為學生解疑答惑。多種學習方式的綜合應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并縮短了學生之間知識水平的差距。
2 教學方法改革
根據(jù)上海理工大學學生的實際情況,《高級運籌學》課程的教材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課堂講授采用英語和漢語完成。然而,使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課堂的信息量,影響教學進度。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們使用了多媒體進行雙語教學,課程PPT、教案和網(wǎng)站教學資源同時使用英語和漢語完成。此外,本課程在例題、習題,選材及組織方面,注重科學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強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雙語講解從實踐中抽取并經(jīng)過精心改造和設計的例題和案例,不僅循序漸進、逐步建立起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理論框架,改變了學生以前學完理論不知如何應用,只注重理論而不注重應用的狀況,而且使學生的外語文獻閱讀能力及應用外語的寫作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加強了能力的培養(yǎng)。
《高級運籌學》課程的數(shù)學理論和公式較多,課程內容相對枯燥,再加之聽課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聽力和口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異,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主導作用,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鮮的事例,活躍教學氣氛,啟發(fā)學生思考,增強教學效果。在教學方法上,我們堅持互動性原則,采用了不限于講授的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外語思維能力,我們以精選的知識點作為課堂雙語教學的切入點,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設疑式、反問式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地用外語提出問題、用外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2]。
在《高級運籌學》雙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雙語學習環(huán)境。第一、學習一些重點內容之后,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理解所學內容,同時也為了培養(yǎng)學生查找外文資料的能力,要求每個小組寫一篇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英語小論文,并在課堂上用英語講解,接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提問,讓學生從單純被動地接受知識過渡到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第二、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時,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上臺講解,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
3 結束語
以國家建設對綜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為指導,以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雙語教學改革為契機,以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廣泛吸納國內外前沿觀點,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通過對雙語教學過程的不斷研究總結,進一步改善《高級運籌學》課程的雙語教學效果,最終引導和促進學生使用雙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管理過程中的相關建模、求解等優(yōu)化技術,而且能夠運用優(yōu)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盧秀萍. “高分子粘合劑”雙語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 高分子通報, 2008 (11): 78-81.
[2]沈學東,王淮亭,吉順如.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雙語課程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 計算機工程與科學, 2011, 33(A1): 45-48.
[3]常麗萍,李剛. 信號與系統(tǒng)雙語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 高等理科教育, 2013 (2):105-108.
[4]張暉.研究生“人工智能”雙語課程的建設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15):3599-3601.
[責任編輯: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