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淅
【摘 要】大學是個體成長發(fā)展的關鍵轉折點,大學新生剛結束高中生活,邁入大學生活,對于新生活有著很高的期望與憧憬。但是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有差距,如何幫助大學新生快速地適應這種差距并調整自我,更好地適應新生活,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文章分析了大學新生產生落差的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為引導新生思想走向提供了思路。
【關鍵詞】高校新生 ? ?學習生活落差 ? ?引導策略
大學是新生人生的起點,同時也是轉折點。剛剛脫離高中“應試教育”模式的學生,邁入大學生活,面臨著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各方面的轉變,與之伴隨的是學生思想思維模式以及心理的調整。對新生活的不適應帶來的是學生思想上的落差、情緒上的不穩(wěn)定。如何有效地對新生進行引導,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
新生產生思想落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 ?自我期待值過高與現(xiàn)實之間的落差
高中階段的生活較為單一,大多數(shù)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考上大學。加上高中生的思想較為單純,家長的期待值也過高,造成了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不甚準確,自我期待值也較高。進入大學之后,失去了老師、父母保護左右的生活學習模式,尤其是在開學第一個月的時間里,新生需要快速轉變生活模式。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實際能力與預想中有差別,并且這種差別很大的時候,就會產生對大學新生活的恐懼。以前樹立的人生理想過于宏大,而現(xiàn)實中的大學生活是從艱苦的新生軍訓開始,每天“軍訓場——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讓新生產生了疲憊。隨之而來的是大一緊湊的學習課程安排,三點一線變成了“教室——食堂——宿舍”。沒有了父母、老師24小時的監(jiān)管,很多學生放松了對自身的學習要求,考試成績出來之后,加上平時顯得單調的學習生活,大一新生的自我期待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會變得尤其明顯。當代大學生自我期待值過高,人生理想與實際差距較大的問題導致了他們一旦遇到考試失利,情感生活不如意,沒有精神支撐,便會瞬間懷疑自我,否定自我、嚴重的甚至有放棄自我的念頭與行為。
2 原有的學習方式與大學自主學習方式的差異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應試教育”,老師將考試的要點、重點分析透徹之后,灌輸給學生,學生基本無須太多的理解力,直接死記硬背。家庭作業(yè)隨堂抽查每周的質檢考試,保證了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破壞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入大學之后,學習模式較之高中完全發(fā)生了改變。課堂上老師不再是一個知識點講三遍,課后也沒有人督促作業(yè),失去了老師的監(jiān)管以及家長的監(jiān)控,很多學生有如鳥兒失去了翅膀,魚失去了鰭,不再能夠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此外,師生關系也成為影響學習成果的原因之一。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到大學里完全轉變,老師不再強迫學生學習,轉變?yōu)樽灾鲗W習模式。課后不懂的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內向型性格的學生往往故步自封,難于開口向老師、同學尋求幫助,而性格外向的學生,在自主學習模式下,能夠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
3 歸屬感與人際交往能力之間的落差
隨著網絡通信工具的發(fā)展,當代95后的大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方式大多是通過微博、微信、QQ、朋友圈等。交流的語言也是以圖片、吐槽話題等為主。放下手中的手機、ipad,離開了網絡世界,大多數(shù)學生會感到孤獨。他們的內心迫切地需要與人進行溝通交流。但是由于長期的依賴網絡世界,語言的匱乏、交流技巧的缺失,導致了學生人際交往產生了困難,而這些困難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克服。因此,他們會感到沒有歸屬感、自信缺失,對自身的人際溝通能力產生懷疑。新生進入大學以后,離開了父母,離開了熟悉的同學與朋友,進入大學的集體生活,他們迫切地需要找到存在感。但是“不被需要”“不被重視”是新生開始大學生活之后普遍反映的問題。在這種負面思維的影響下,學生通常會感到孤立無助,甚至有放棄大學生活的念頭。
4 大學新生活與理想之間的落差
在進入大學以前,學生抱著對新生活的向往,有比較遠大的目標與理想。但是開始新生活以后,寬松的大學環(huán)境,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經常使學生忘記了最初的理想。同伴群體的影響力也很明顯,受到同學舍友、學長學姐的影響,很多同學會質疑自己的初心,從而改變自己的理想,跟隨大家的步伐。他們發(fā)現(xiàn),堅持自我是一件很難的事,有時候甚至是將自己孤立的做法。在這樣的環(huán)境影響下,許多學生盲從大眾價值觀,別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根本不考慮自身的實際,從而迷失了自我。
根據以上大學新生學習生活落差,筆者提出以下引導策略:
4.1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分為群體教育和個體教育兩種方式。群體教育主要以召開年級大會為主,對新生提出做好大學規(guī)劃的要求以及全面發(fā)展的期望,在全年級的范圍內,營造有理想、有信念、有目標的大學生活氛圍。個體教育為約談出現(xiàn)心理落差的學生,幫助其分析原因并樹立明確的奮斗目標。
4.2組織專業(yè)學習教育
主要方式為專業(yè)老師見面會,由本專業(yè)的任課老師給學生進行系統(tǒng)地專業(yè)學習介紹以及輔導。其次,組織學長學姐經驗交流會,由高年級的優(yōu)秀學長學姐傳授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新生解答學習困惑。同時,由各個班級組織學習幫對的學習模式,由學有余力的同學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一起進步。
4.3開展文化體育交流活動
在學院范圍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交流活動,比如籃球賽、足球賽、歌手大賽以及素質拓展活動,幫助學生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針對少數(shù)民族同學,開展民族生交流會,增進民族之間的團結。
4.4開展價值觀教育
通過價值觀教育,了解現(xiàn)今學生的追求以及目標,由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能夠正確處理堅持自我和與人融合之間的矛盾,做一個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時代的大學生。
綜上所述,大學生學習生活產生落差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作為輔導員,我們需要適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大學生活,更好地開展新生活。
【參考文獻】
[1]程杉.高校新生輔導員工作探討[J].企業(yè)家天地,2007(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