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珠
【摘 要】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要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然而我國傳統的德育工作卻往往以說教為主,收效甚微。筆者認為要改變德育現狀,必須讓德育內容和形式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過程,滋潤和提升學生的德性。
【關鍵詞】心靈 ? ? “體驗式”德育方法 ? ? 游戲 ? ?發(fā)展 ? ?社會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品德和社會性發(fā)展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泵绹逃龑W家杜威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觀點。然而我國傳統的德育工作卻往往把學生當作“美德袋”、“德育容器”進行灌輸,收效甚微。筆者認為要改變德育現狀,必須讓德育內容和形式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過程,滋潤和提升學生的德性。
一、活動體驗,啟迪心靈
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我們要充分利用晨會、班會、主題中隊會課等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可以嘗試讓學生當德育的主人,把辯論、小品、朗誦等孩子喜聞樂見的活動引進課堂,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啟迪心靈、開啟智慧、陶冶情操,習得美德。例如:在“我愛我?!钡闹嘘牷顒又?,讓學生用慧眼去觀察學校,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校園,有的介紹寬闊的操場給他們帶來了運動的樂趣;有的介紹班班通的神奇作用點亮了學習的智慧;有的介紹了學校公園式的環(huán)境放松了他們學習壓力。我想,在同伴們圖文并茂、聲畫結合的介紹講解下,學生的愛校情感就油然而生了。緊接著“如何保護母?!钡膯栴}也會水到渠成,一個個“金點子”在課堂冒泡,有的學生還自編自演小品,啟迪同學要做一個文明學生,歌謠《彎彎腰》更是在無形中教育學生要隨手撿起地上的每一張紙。最后又結合我們開展的少年宮活動,展示舞蹈、武術等才藝,讓同學們享受校園文化大餐。整堂課下來,打動學生的不僅僅是學校美麗的畫面,還啟迪了學生的心靈,熱愛學校、保護學校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二、游戲做伴,點燃心靈
心理學家認為,游戲是人類的本能和動機之一。游戲活動是兒童的天性,當有一定價值的教育活動蘊藏在游戲活動中時,教育的效果才會最有效、最持久、最真實。同樣,游戲也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它能起到“寓教于樂”“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比如:開學之際,學生經過一個假期的時間,也許彼此多了一份陌生,或者剛轉入的插班生剛接觸新朋友,也許很少有學生有勇氣主動融入大家庭,內向的孩子甚至害怕新的環(huán)境,因此可以組織同學玩“大風吹”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如下:主持人說“大風吹”,大家問“吹什么”,比如:主持人說“吹戴眼鏡的人”,那么所有戴眼鏡的人都要起來搶對方的位置,最后肯定有一個人剩下來,讓他做主持人再次玩“大風吹”的游戲,以此類推。這個活動讓學生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消除緊張情緒,敞開了心扉,有助于學生盡快地融入班集體,增強班級凝聚力。
三、走進家庭,感悟心靈
家庭是社會的組合元素,是學生們的第一課堂,它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結合德育內容,把為家庭生活服務作為“崗位”,引導學生進行生活體驗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一張卡片,一個問候,一次與父母的對話,一次與家人的互動……這樣的體驗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觸動情感之弦,喚起學生對生活的記憶,激發(fā)他們內心的真情。比如結合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婦女節(jié)等日子,適當布置一下親情式的活動,體驗父母的辛苦和懂得感恩的快樂。如為父母洗一次腳、為父母泡一杯茶,買一次菜,做一頓飯、洗一次衣服等等。這樣的體驗常常可以帶給學生心靈上的震撼,當父母品味孩子的勞動成果時,孩子就能體會到成功與感恩的快樂。再如洗腳體驗中,很多孩子會發(fā)現爸爸媽媽的腳有的粗糙,有的長著老繭,遠不如自己的小腳稚嫩光滑,孩子已經深深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孝敬的行為慢慢融入生活的小細節(jié)中。
四、融入社會,釋放心靈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也是一個大課堂。走進社會,融入社會,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情真意切。通過各種體驗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開始學會認識身邊的生活,開始思考周圍的社會,學習從生活中尋求結果。這種探索,超越了書本的框架,體現了個體自主性地發(fā)展。如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可結合北師大版語文六年級下冊《遺跡》單元中的綜合活動,組織學生參觀泉州——東亞文化之都的古跡,寫一處古跡的考察報告。在活動中,學生的參與面廣,有的寫了東西塔的神奇?zhèn)髡f,有的拍攝了清源山的美景,有的講了鄭成功的英雄事跡……充分感受到了感受東亞文化之都的文化魅力,從而增強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自覺轉化為為文化之都做貢獻的實際行為。再如還可以結合重大節(jié)日,組織學生了解民俗,如結合元宵節(jié),校少先隊可組織一系列的活動,先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做湯圓、煮湯圓、吃湯圓的活動,鼓勵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做花燈、賞花燈,感受勞動者的智慧以及勞動的樂趣。
總之,只有品嘗了橄欖果,才能理解苦澀的滋味;只有喝了蜂蜜水,才知道香甜的美好。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說:一件事,我聽到了,隨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記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若我們用心去敲醒學生沉睡的心靈,重視他們的感悟與體驗,我想,我們將會看到燦爛成片的美德花朵。
【參考文獻】
[1]宋廣文等譯.生活體驗研究.2003.
[2]劉剛.小學品德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2.
[3]董寶良.陶行知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生活德育理念解讀.
[5]小學德育游戲的研發(fā)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