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歡歡
【摘 要】 《牛津高中英語》中 Project板塊旨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把英語聽、說、讀、寫的訓練從課堂內(nèi)拓展到課堂外。要求學生分工合作,通過討論、調(diào)查、專訪、文獻檢索等活動,完成一個選定的課題,即用英語做一件事情,最后呈現(xiàn)學習成果,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培養(yǎng)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本文通過對一節(jié)Project 板塊常規(guī)課分析,探討了如何該板塊的教學融入到常規(guī)教學中,實現(xiàn)讓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設計理念。
【關(guān)鍵詞】 《牛津高中英語》 Project板塊 教學設計
1. Project 板塊的導論
Project 板塊是牛津英語教材中的亮點之一,該板塊的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把英語聽說讀寫的訓練從課堂內(nèi)拓展到課堂外”。該板塊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工合作、調(diào)查訪談、信息檢索、交流匯報等形式的活動,用英語去做一件事情,最后呈現(xiàn)學習成果,培養(yǎng)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它既秉承了項目學習的理念,又與《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指出的“在教學中應增加開放型的任務型活動和探究性的學習內(nèi)容,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理念是一致的。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把Project 上成了閱讀課,只處理語篇內(nèi)容,而忽略了項目活動的實施。Project 板塊中的活動能否用于常規(guī)課中,而不是停留在公開課中?如何提升該板塊的可操作性?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一節(jié)常態(tài)課探討上述問題。
教學案例: Starting a new school club
牛津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1 School life 是一個以校園生活為主題的單元。在Welcome to the unit 導入校園生活的話題后,Reading 部分介紹了英國的校園生活,Word power中學習了校園設施的表達。Project 要求學生制定一個有關(guān)校園俱樂部的海報。
2. 教學設計
Step 1 Lead-in
Which kind of school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 Or would you like to start a school club?
校園俱樂部的話題對于新入學的高一新生是很熱門的,既貼近他們校園生活的實際,又能夠激發(fā)他們對于項目活動的興趣。他們給出了各式各樣想成立的俱樂部,如cosplay 俱樂部、流行音樂俱樂部、籃球俱樂部等多種答案。那如何介紹你的俱樂部呢,自然引導到兩篇文章的閱讀。
Step 2 Reading
Read the article about the radio club and find out:
1) Who started the radio club?
2) When did the radio club start?
3) Why did the radio club start?
Summarize the clubs activities:
Read the article about the poem club and find out:
The name of the school club:
Who started the school club?
When the members of the school club meet:
What the members of the school club do:
通過這兩篇短文章的閱讀,學生們懂得介紹一個俱樂部要包括俱樂部的名稱、歷史、成員、主要活動、活動時間等重要信息,并且學會一些有用的表達方式,為接下來項目的實施搭建了腳手架。
Step 3 Discussion
讓學生分小組探討設計俱樂部的名稱以及海報的構(gòu)想,最終總結(jié)出海報的具體內(nèi)容:
What information does the poster provide?
Name of the club;
Activities of the club;
How does it attract people?
Slogan;
Images;
這一步驟非常重要,給予學生時間讓每個學生參與討論,能最大程度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程度,讓學生對海報的具體內(nèi)容清晰化,剩下的就是分工協(xié)作了。
Step 4 Designing a poster
讓學生自行分組,然后進行具體分工,明確各自任務。
Step 5 Presenting posters
各組展示他們的作品,筆者和學生一起進行點評,并且頒發(fā)了獎項,比如最佳海報版面獎,最佳人氣俱樂部、最佳創(chuàng)意俱樂部等等。學生們獲得了學習的成就感和喜悅感.事實證明實施多樣化的評價,有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升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在此附上我班學生兩幅作品:
3. 總結(jié)與反思
3.1 語篇閱讀的靈活處理
Project板塊是由語篇閱讀和項目活動兩個部分構(gòu)成,語篇閱讀是為了后續(xù)的項目活動服務的,因此閱讀時不能糾結(jié)于細枝末節(jié)的語言點,而應著眼于文章大意和篇章結(jié)構(gòu)的分析。在本課的教學中,兩篇小文章是為了制作海報提供信息,大家語言支架,所以筆者簡要處理,要求學生找出主要信息即可,這樣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充分討論,完成海報制作。
3.2 形成完整的活動評價機制
教師如不及時做出評價,學生會失去“用英語做事情”的興趣。一方面,本課中學生們積極評價每個小組的作品,他們從以往教學中評價的被動接受者變成評價的積極參與者。另一方面,要多元化評價。本課中就評出了最具人氣俱樂部獎、最佳版面獎、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書寫獎、最佳展示獎等。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能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自我完善的積極性。
3.3 發(fā)展學生主動探究能力,促進學生角色轉(zhuǎn)變
在Project 教學中,要大膽放手,讓學生去體驗和探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轉(zhuǎn)變角色,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本節(jié)課中,不少平時不太活躍的學生都發(fā)揮了繪畫書寫等特長,積極參與到項目活動中。
4. 綜述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中Project板塊體現(xiàn)了“用英語做事情”的設計理念。該板塊完全可以在常規(guī)教學中實現(xiàn),而不應僅僅成為公開課上的教學秀。教師要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結(jié)合學校硬件條件和學生水平精心設計活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提升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xiàn)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C].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2] 王守仁, 何峰. 牛津高中英語教師教學用書(模塊一高一上)[M]. 南京: 譯林出版社, 2007.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