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兵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微寫作;資源開發(fā);影視作品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2-0074-01
經(jīng)典影片與文學名著一樣都是我們的精神盛宴,從影片中挖掘語文教學資源,開展微寫作訓練活動,是讓語文教學“開放而有活力”的理想途徑。
一、回顧概括: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
經(jīng)典影片往往都有吸引觀眾的故事情節(jié),如《泰坦尼克號》表現(xiàn)的是災難中的人性,它以男女主人公相遇、相知、相愛、相離的悲情故事貫穿始終。能概括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是學生整體感知影片、掌握影片輪廓的一個重要前提。電影的時間一般較長,頭緒也相對復雜,學生觀看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多個矛盾沖突中理清主要矛盾,梳理思路,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主要情節(jié)。這種微寫作文字雖少,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視聽品味:品味影片中富有韻味的人物對白
一部成功的電影常常與一句或幾句廣為流行的意蘊豐富的臺詞相伴:《秋菊打官司》中的“俺就是要個說法”;《向左走向右走》中的“生命中充滿了巧合,兩條平行線也會有相交的一天”。這些臺詞,都是編劇的精心設計,凝聚了他們的才情和心血。當它們在觀眾心中引起強烈的共鳴時,會長時間在生活中相傳。品味影片中富有韻味的人物對白,符合“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之要求,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力大有裨益。
三、觀賞描述:選擇影片中的精彩鏡頭進行描寫
《泰坦尼克號》中有一個鏡頭永遠定格在觀眾的心中:男女主人公緊貼在一起,站在巨輪最前端,張開雙臂,迎風“飛翔”。精彩鏡頭的畫面感是非常鮮明的,對于寫作素材匱乏的中學生來說是難得的練筆資源,引導學生描述精彩的鏡頭,既能夠加深對影片的理解,又能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再適當融入自己的想象,豐富畫面的內(nèi)容,呈現(xiàn)自己對影片的獨特體驗,這與“課程標準”中倡導的“個性化解讀文本”十分吻合,可謂一舉多得。
四、研究領悟:介紹影片中的精巧情節(jié)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影視作品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奧秘所在:《肖申克的救贖》中獄警揭開墻上張貼的宣傳畫后發(fā)現(xiàn)了一條暗道。這些情節(jié)的設計牢牢抓住了觀眾的“獵奇”心理,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學生在記敘文的寫作中平鋪直敘、平淡無奇幾乎成為通病。引導學生尋找影片中的“波瀾”,感受其魅力,無異于用直觀形象的教材作示范,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nèi)L試模仿,學以致用。
五、探微評論:探尋影片的關(guān)鍵道具
用一件小道具貫穿影片始終是許多導演的“癖好”,《泰坦尼克號》中的“海洋之星”,《阿甘正傳》中的羽毛,《指環(huán)王》中的魔戒,《活著》中的皮影,這些道具都是導演的匠心獨運,引導學生羅列與之相關(guān)的情節(jié),并理解其作用,有利于學生把握整部電影的結(jié)構(gòu),更有利于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影片的深刻內(nèi)涵。
綜上,“看電影”是手段,“學語文”才是目的。要將電影與課文勾連起來,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結(jié)合電影特點,設計微寫作訓練,為課內(nèi)與課外架起一座橋,指導學生開展“現(xiàn)實的感性的具體的聽說讀寫活動”。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勵才實驗學校)
注: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期重點課題“中學語文讀寫共生學習體系構(gòu)建研究”(課題編號2013JK10-Z056)研究成果之一。